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健康加油站 新聞專區 人緣差的人,才會得憂鬱症?運動就能遠離憂鬱?快看你對憂鬱症的了解有多少!

人緣差的人,才會得憂鬱症?運動就能遠離憂鬱?快看你對憂鬱症的了解有多少!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9681
收藏 瀏覽數 : 9681
人緣差的人,才會得憂鬱症?運動就能遠離憂鬱?快看你對憂鬱症的了解有多少!

若是在十年前,詢問民眾「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哪個比較重要?」大部分的人都會回答:「身體健康比較重要!」不過,根據董氏基金會發布2017年「六都民眾的心理健康需求、認知及憂鬱情緒現況調查」,結果卻顯示,超過九成六的民眾覺得心理健康更重要,九成二覺得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一樣重要,顯見民眾對憂鬱等情緒問題愈來愈重視。

 

國人憂鬱症認知大進步
但「求助」比例仍偏低

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邱弘毅表示,今年世界健康日主旨為「一起聊聊憂鬱症」是近十年來世界衛生組織首次以「情緒疾病」作為關注主題。世界衛生組織已提出呼籲,預估在2030年時憂鬱症將會成為疾病及失能主因,如同其他身體健康議題,在變成重大疾患之前,進行預防工作,是公共衛生策略的當務之急。

 

然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醫師詹佳真指出,提到憂鬱症防治,大多會以「接納、了解、求助」為口號,不過,從此次調查不難發現,在政府和民間團體強力宣導下,大部分的國人已能接納、並了解憂鬱症,只是在「求助」這方面卻仍有進步空間。

 

詹佳真醫師進一步說明,國外文獻指出,有心理困擾或精神疾病卻不願意尋求協助的患者,主要原因包括對精神疾病的特徵不了解、不知道尋求協助的管道、對正接受心理或精神相關治療的人存有偏見、及擔心自己接受治療會被歧視。但事實上,即使像嚴重的思覺失調患者犯罪,也只有7.5%的罪行是直接與精神疾病的症狀有關,比例很低。

 

人緣不好愈容易有憂鬱情緒?
錯!好好先生才是憂鬱症常見的候選人

為何會有憂鬱情緒?調查顯示,因情緒困擾而求助的人,高達六成是因為「人際關係」,而「職場壓力」和「創傷壓力」則分別占了約兩成。不過,這並不是說人際關係不好的人,比較容易有情緒問題;相反的,人際關係愈圓融的人,反而較易深陷憂鬱漩渦。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林萃芬分享,在實務經驗上,大部分會來求助心理諮詢的人,都是那些民眾眼中人緣很好、很隨和的好好先生和好好小姐。因為不想得罪別人、重視他人眼光,因此常會為了讓人際關係更美滿而委屈自己,等到覺得自己受盡委屈、撐不下去、不知道該怎麼辦時,才會來找諮商師。

 

至於因職場壓力而憂鬱的人,則多半為完美主義者、或是放不下工作、對未來徬徨焦慮的人,林萃芬因此建議,有此類困擾的人應學習舒壓、試著釋放焦慮的情緒、排解壓力。

 

此外,林萃芬強調,美國曾有研究指出,約有六成的人一生中會有一次創傷經驗。很多人其實經歷了創傷卻不自知,尤其在台灣,地震、車禍、颱風過後,常會有人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而出現失眠、反覆做惡夢、注意力不集中、工作能力表現下降等症狀,建議若症狀持續兩周仍沒有改善,應主動尋求專業協助。

 

跑步、運動能遠離憂鬱?
不一定!僅能「預防」憂鬱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提到,在回收了2244分有效問卷後發現,平均每四位受試者就有一人身邊有罹患精神疾病的親友,且「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尋求專業協助」的比例,比身邊「沒有」親友罹患精神疾病者高,占17.4%。

 

對此,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聯會理事兼台北公會理事王韻齡表示,從臨床經驗也看到,許多患者都是因為經常被情緒不好的親朋好友求助,導致自己心情跟著不好,像是半夜接到情緒不好的親友打來的電話,常邊安慰邊聽對方吐苦水,不知不覺就過了一個小時,影響到睡眠,導致作息混亂、出現失眠。

 

王韻齡因此建議民眾,要學會拒絕,即便是至親好友,也要懂得適時和對方說「不」,避免成為對方的情緒垃圾桶。同時,她也提到,要憂鬱症患者主動尋求協助最困難的地方在於,他們連出門、接觸人群都不願意了,又怎麼可能願意到醫院就診?

 

反觀在科技的浪潮下,大部分的民眾都習慣用網路找資源,呼籲政府建構合法的網路諮商系統,當患者不願意出門時,就能透過「網路諮商」溝通平台尋求協助。

 

在勸導憂鬱症的親友時,很多民眾都會勸多方想開點,並鼓勵對方多運動、多跑步,可以讓心情變好。然而,曾罹患重度憂鬱症長達六年的作家歐陽靖認為,雖然運動可以紓壓、讓心情變好,但僅限在「預防」層面。因為憂鬱症患者就是不想出門,連就醫都不想了,更別提去運動和跑步了,「不要強迫憂鬱症患者去運動、跟人群接觸,因為這對病友來講很困難,與其叫他運動,還不如鼓勵他就醫。」

 

葉雅馨建議國人可善用各地的心理衛生資源,台灣目前設有22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超過300個民間心理健康相關團體,服務項目從初級預防教育、諮商輔導到醫療治療,如民眾當遇到壓力事件,可透過現有的心理健康資源尋求協助,不要等到讓壓力或負面情緒變成疾病時才就醫,否則將增添治療難度。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