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聰明醫療 治療與用藥 在歡笑中重建生命的希望

在歡笑中重建生命的希望

出處/ 2007年6月號/第250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3666
收藏 瀏覽數 : 3666
在歡笑中重建生命的希望

期許成為台北市南區復健重鎮的萬芳醫院復健醫學部,有別於一般復健科的做法,採取一對一個人化醫療外,在治療中還透過病友間的互動遊戲、郊遊、園藝……讓病患感受溫暖的人情味,不只復健患者的身體,更復健一顆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心。


20多歲的燦輝(化名),有天騎腳踏車出門準備買頂機車安全帽,不幸遭飛車迎面撞擊,造成右腦內出血,身體左側癱瘓。為了他的復健療程,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復健醫學部投入復健科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心理治療師及社工,約5、6名專家,組成一個專業團隊,針對其特殊狀況,提供肢體復健、心理治療、社會福利等多面項個人化服務,希望燦輝未來能正常回到社區,並順利就業。

不同於一般醫院,將復健科設在地下室或頂樓的「冷處理」作法,萬芳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劉燦宏表示,到萬芳掛號的民眾,只要順著一樓大廳人潮的流動方向,就能順利找到位於一樓門診區內的復健醫學部,它不同於其他科別,有專屬的空間規劃,但從復健流量每月破萬人次,及每月3,000人次的門診量,足以驗證萬芳醫院復健醫學部備受肯定。

中風患者 遊山玩水做復健

萬芳醫院位於院區3樓的「運動復健中心」,每天有三班中風團體在此進行職能復健。多數醫院是讓病人各自做復健,病人間幾乎沒有交集,但萬芳的復健課程卻設計得充滿遊戲感、快樂感和成就感,滿足病患人際關係的需求。

像腦傷而身體左側癱瘓的燦輝,就是中風團體的成員之一。20多歲的他和8、9位中風阿公、阿媽一起玩丟球,一顆塑膠球,他丟起來吃力不已,卻樂得眉開眼笑,每次丟球給旁邊的病友,總努力張開無力的嘴唇喊著:「伯伯」、「球」,隔壁伯伯沒接到球,他還會晃動身體,樂此不疲地提醒伯伯。

燦輝進行的「遊戲」是萬芳職能治療小組的巧思。萬芳醫院職能治療技術長王淑真指出,復健課程須兼顧社會化、開心化。病人在生病初期,心態多難以調適,出現自怨自艾的情緒,對於復健興致缺缺,久而久之陷入憂鬱漩渦。若復健治療添加人性化設計,考量病人的心理需求,讓病人建立起人際互動,每次的「笑」、「發聲」和「動作」,都在潛移默化中提升療效,也改變病人消沉的情緒。

萬芳的中風病友團體,每組約8~10人,除了一起玩遊戲復健外,每個月還有一次戶外郊遊活動,由專業醫師、治療師隨行,陪同吃元宵、看燈展、吃尾牙、踏青賞花或採草莓等。

王淑真說,復健是條漫長的困難道路,病人也要走入戶外、走入社區,所以復健設計以「讓病人保持正常生活行為」為核心,不僅「活得久,也要活得快樂」,每次1小時的復健活動,病人還會學到正向的生活態度,有助回歸正常生活。

栽培小種苗 孕育生命希望

在萬芳醫院後山的一塊土地上,擺了數十個保麗龍盒,盒裡冒出一株株小菜苗,都是中風病友親手栽種的,也是萬芳特殊的體貼設計,利用園藝治療中風患者。劉燦宏說明,園藝治療過去多用於醫療精神病患,萬芳則將其運用在中風患者的治療上。

可別小看「種菜」的療效,從挖土、撒苗、除蟲、施肥到鋤草,每個動作都能訓練患者肢體的靈活度。院方刻意挑選生長期約1個月的菜種,從種子冒芽到收成,患者看到生命的希望,體驗生生不息的真諦,達到心靈治療的目的。

他自豪地表示,萬芳復健部採取「團體方式」治療個案算是領先全台,強調訓練患者「如何生活」,並透過健康的社會化活動,重建患者回歸正常生活圈的能力,是兼顧身心靈的全方位治療。

此外,萬芳會替外傭、外籍配偶或家屬開設社區照顧課程,嚴格禁止陪同者把病患丟給醫院,坐在一旁「納涼」聊天,一定要求陪伴者在旁協助,回家後也要繼續復健。

把病患送回社會懷抱

在社區方面,萬芳期許成為台北市南區的復健重鎮,結合北醫、雙和醫院建構區域復健聯盟。做法是以病人為中心,採取一對一個人化醫療,樹立標竿學習案例,以燦輝為例,從病人急性期、亞急性期、復健到回歸社區,不單由醫師負責,也納入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和社工等多種專業者的團隊介入。

劉燦宏分析,復健科是各種專業者環環相扣的科別,須思考病人往後的安置,回家後的復健問題,因此,治療品質相當重要,萬芳的中期目標便是結合社區需求,增加人員編制,儘速成為復健專科醫師訓練中心;長期目標則將結合附設醫院復健科,共同發展復健次專科,如功能性電刺激、神經復健、運動醫學、老人醫學及小兒復健等。

目前萬芳有待加強的地方是空間仍不敷使用。觀察原因是病患太多,出現塞車現象,未來將規劃更流暢的排程設計,讓中風病人不因排程太慢,錯失中風後,前3個月的黃金治療期。

一分鐘,瞭解萬芳復健醫學部的特色

萬芳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劉燦宏表示,萬芳復健醫學部占地約300坪,包含水療室、足部裝具室、運動治療室、心肺訓練室、第一及第二電療室、第一及第二診察室、兒童物理治療室、兒童職能治療室、職能訓練及日常生活訓練室、第一及第二語言治療室、肌電圖檢查室、骨骼肌肉超音波檢查室、研究討論室、運動復健中心及肥胖防治中心。

人員編制有專任主治醫師5名、兼任主治4名、物理治療師14名、職能治療師8名、語言治療師4名。服務項目包括:肥胖減重、中風後遺症、腦傷後遺症、脊髓損傷、周邊神經病變、坐骨神經痛、骨科術後復健、關節炎、筋骨疼痛、運動傷害、心肺復健、腦性麻痺、發展遲緩、自閉症、感覺統合異常、手外傷後遺症、燒傷後遺症、義肢訓練、足部裝具製作、針灸疼痛治療、肌電圖檢查、骨骼肌肉超音波檢查、語言訓練、發聲矯正及嗓音治療等。

此外,萬芳醫院的「運動復健中心」,是全台第一家與歐美復健醫學中心採用同等級核心復健器材的醫療院所。臨床工作經歷2年以上的物理治療師有13位,其中4年以上經歷者有10位,擁有碩士學歷者約占三成。 

劉燦宏提及,復健科非診斷科別,不比設備競賽,但萬芳該有的儀器都有,包括肌電圖、肌肉骨骼超音波、短波、牽引機、干擾波等,也擁有國內較少見的儀器──遠紅外線雷射,專門治療交感神經的疾患。

孩子發展遲緩,可找「小兒復健中心」協助 

4歲的煥煥(化名),1歲學習走路時就容易跌倒,媽媽不以為意,認為「哪個小孩學走路不會跌倒」,直到煥煥開始學講話,才發現他怎麼講都說不清楚,把「哥哥」發音成「的的」,電「梯」說成電「滴」,且不愛吃東西,整天無精打采。

媽媽跑了好幾家醫院,醫師均診斷學習遲緩,到萬芳醫院才診斷出小孩肌肉張力不足,導致舌尖無力,影響發音;且平衡感不佳,走起路來容易絆倒;肌肉力量不夠,也讓他無法正常咀嚼食物,連帶影響食慾,在吃不飽的情況下,情緒跟著不穩定,變成全身性的影響。

確定孩子的問題後,媽媽與復健科醫師、語言治療師密切配合,每週固定帶小孩做復健,她說,萬芳的特色之一是很有人情味,做完復健後,治療師不會制式化和家長說再見,會與家長互動溝通,且文山區家長知識水平高,會主動吸收新知,固定聚會交換經驗。

不同其他醫院將小兒復健空間與大人混合,萬芳的空間規劃獨立又安全,不怕小孩突然溜走不見人影,讓家長很放心。萬芳醫院復健醫學部物理治療組組長鄒志敏談及,一間好的兒童復健中心,治療師要能清楚判斷孩子的狀況,光是小孩說話不清楚,專家和媽媽的觀點就不同;兒童物理治療師也要具備溝通技巧,因為指導家長如同引導孩子做復健一樣,需要良好的溝通能力。

其實,台北市的早療系統推廣得相當成功,若發現小孩有動作、語言方面的異常,可先至小兒科門診進行篩檢,若診斷出發展遲緩現象,再與醫師溝通,根據居住地、便利性或個人需求,轉介到適合的單位。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