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原生代最怕「沒電沒網路」,但對老一輩的數位新住民來說,沒電沒網路還是活得很自在?恐怕未必!國內一項針對青少年及家長網路使用習慣的調查顯示,每天上網的家長有47.4%,比青少年的21.2%更高,顯然「沉溺網路」已不只是年輕人的通病……
青儀從小就接觸手機和平板電腦,對她來說,所有的事只要有手機就能搞定,可以同時聽音樂或看影片、接受訊息、找資料、邀約、P圖、上傳IG、寫作業、自拍、直播,一天24小時幾乎醒著的時候都掛在網上。青儀無法想像爺爺小時候沒有手機和網路,日子是怎麼過的?但也發現自己一旦到了沒有網路的地方,就會心神不寧,好像和世界脫節……
至於青儀的爸爸,平日工作都使用電腦,經常透過網路和各地分公司人員聯絡,休息時就玩手遊打怪,看老婆用line提醒的事,或看其他親友社群傳的訊息,或上電子商務平台看新奇商品,有空也在臉書上抒發兩句,晚上回家再和朋友在群組中聊天互酸。不過,使用手機的時間不輸年輕人的他,有時還是不習慣公司裡的年輕人,明明打通電話就能說清楚的事,卻總是用極為簡短的訊息來溝通,不僅顯得沒溫度,有時還會打錯字,讓人會錯意……
國際學理定義,1980年網路問世後出生的人歸類為「數位原住民」或稱「數位原生代」,在此之前出生的人稱之為「數位移民」或「網路移民」。這兩者之間的差異在於,前者意指孩子在成長過程或在入學前,未經學習就能觸類旁通,自行摸索並使用網路和3C產品;而後者則是入學後,才在學校經過特別學習或者是進入職場後,經過教育訓練而學會使用數位科技產品,並去適應數位時代的科技社會,因而被稱為「數位移民」。
政大廣電系教授黃葳威從2004年起就在政大成立「數位文化行動研究室」,關注國人安全使用網路的議題,她同時也推動成立「白絲帶關懷協會」,長期舉辦各種數位相關課程和活動,並曾受NCC委託主辦 WIN網路單e窗口、iWIN計畫多達7年。
黃葳威說,雖然學理上是從1980年網路問世來劃分,但臺灣網路建制始自1990年資策會「3年300萬人」使用網路計畫,而且前十年國人並不熱衷,直到2003年臺灣爆發SARS,政府宣導民眾盡量在家工作及休閒,無形中帶動學習上網傳訊及購物的熱潮,到2003年底竟然突破800萬人上網,加上之後手機功能日新月異,臺灣才正式進入大量使用網路的社會。所以,臺灣學界一般定義「Z世代」(年齡在29歲以下)的年輕人為「網路原生代」,意指一出生就活在網路社會中的世代。
不同世代面對3C產品
態度和使用習慣大不同
宇寧身心診所院長暨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兼任主治醫師吳佑佑,長年關注兒童暨青少年身心狀況,她發現臺灣使用網路的族群,大致分成三個世代,分別是60歲以上的「數位移民」、1980年左右出生的年輕爸媽是「數位移民二代」、至於年輕爸媽的孩子,才算是真正的「數位原住民」。
這就像早年老僑移民到美國,雖然生活在美國,但從小接受的母國教育思維根深蒂固。1980年代以後出生的孩子,就是俗稱的ABC,雖然是美國人,但生活習慣和想法受到父母教導的影響,多少仍認同東方思想,但這些第二代再生的孩子,則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除了擁有黃皮膚,整個思維模式已是美國人,不會再認同自己是亞裔或是黃種人。
吳佑佑認為,由於環境文化不同、使用3C的能力不同,20歲世代跟40歲世代的差異性已蠻大的,更何況是60歲以上的世代!在使用習慣上,60歲的人拿手機打電話、交朋友和玩遊戲,但還會拿筆記本記事情;40歲把網路當成謀生工具、便利生活的創新平台,學習使用網路銀行和線上支付;但對新一代的孩子來說,手機的功能性就高太多了,食衣住行育樂,甚至喜怒哀樂愛惡,幾乎所有事都可以在手機上搞定。
黃葳威也認為,數位新移民大多是因為工作、和家人聯絡或學習需要而使用3C產品,使用面向較多是通訊及資料查詢,頂多再增加電子商務的部分。這些人已有完整的感覺統合學習經驗,也體驗過各種學習及人際互動訓練,之後即便學習利用電腦這個新平台來輔助資訊或溝通,他們仍不會忘記最初人和人交流互動的感受。
數位新住民若慣用類比式學習
遇到阻力易裹足不前
白絲帶關懷協會每年為長輩舉辦3C產品使用教學課程時,常發現有趣的狀況。由於長輩過去的學習模式是類比式的學習,有一個路徑,必須一步步打好基礎,然後越學越深,所以當長輩在學習新媒體時,也用同樣的思考模式,覺得一定要先有123,才能到達456,有時遇到阻力會裹足不前,覺得之前可能漏學了某個步驟。
但數位科技的學習模式並非如此,可以先跳到5,再到2、再到3、再到1,學習路徑並不一定要按照程序,所以年輕世代在學習3C產品時沒有限制,覺得萬流歸宗,不從這裡進入,從另外一個地方進入也可以,相信「凡事一定有捷徑或更方便的軟體」。可見兩個世代之間,不但常識背景不同,思考模式和學習型態不同,解決問題的方式也不同。
黃葳威說,數位原住民一出生就使用3C產品,科技產品和網路早就是食衣住行的一部分,也是喜怒哀樂的一部分,加上資訊平台非常豐富,年輕世代樂於處理或接受各式新科技跟加值服務,他們的態度很開放。反觀長輩,大多只希望具備基礎的科技能力,不要跟不上時代或與晚輩的距離太遙遠,但也不希望太脫離現實生活,所以他們使用時較謹慎,也怕群組太多會攪亂生活,面對載具也害怕觸碰一些不熟悉的按鍵。
黃葳威在課堂上明顯發現,很多孩子在網路世界幽默善談,真的面對面時卻是「少話族」,其實他並非不愛溝通,而是從小缺乏感覺統合的實體經驗,習慣透過手指指尖用簡短的話語和貼圖、貼文跟人溝通,所以實際面對面人際互動的能力較薄弱,有時也會無法完整表達想敘述的概念,甚至會把頭低下。
世代間溝通文化不同
導致出現代溝
有趣的是,吳佑佑和黃葳威不約而同認為,老一輩未必多喜歡面對面溝通,也有不少人認為,透過中介的工具來溝通比較自在,也逐漸接受用手指傳送文字、圖片來溝通。「每個人在手機裡和真實人生的樣貌,本來就會不同,不必苛求年輕人要虛實如一。」現在上了年紀的人也不寫信了,大家都是Line來Line去的,吳佑佑說,因為時代在改變,追求方便快速是自然的事,雙方只是改變溝通方式,只要不是不溝通,問題都能解決。
吳佑佑認為,兩代的差異不在於喜不喜歡面對面溝通,而是有可能因為不同文化形成不同的溝通方式,例如:年輕人看到LOL,自然瞭解意思,而面對老一輩的人,可能還要解釋:LOL意指「笑死我了(laughing out loud)」,至於XOXO,則是「親親抱抱」的意思,表達的方式有很大的差別。
當然在使用科技的方法及嫻熟的程度上,代間還是有差異的,60歲以上的人可能還是習慣使用現金、信用卡,但年輕人可能未來都不用現金了,不要貶抑,要尊重彼此的習慣,就能減少溝通上的摩擦。
此外,吳佑佑提醒,每個人在網路上所呈現的,不見得是真實、完整的自己,很容易讓人感覺「彼此很熟悉很親近,但其實並不是真的認識」的錯覺。「畢竟,IG、臉書上所貼的照片或文字都是經過選擇的,累積很多短暫的訊息所形塑出來的印象,跟實際上全部的我是有落差的。」吳佑佑覺得年輕世代必須有此認知,才不會形成錯覺。
黃葳威也建議年輕父母,讓孩子在學前多增加感覺統合及肢體探索的體驗,不要跳過紙本直接給孩子平板或電腦,因為這不但傷害視力,對孩子在探索3C產品之外的真實人生並沒有幫助,反而會扼殺孩子的興趣。此外,在高中以前,家中的電腦要放在公共空間,18歲以後才給孩子私人筆電。至於手機和網路吃到飽也不一定需要,以免孩子流連豐富變化的網路世界,取代掉對於周圍環境及人事物的探索。
老一輩從科技的鑑賞和被動使用者切入,經歷新的科技、平台和媒材,因為有真實體驗的輔助,可以虛實整合,增加許多過往沒有的經驗;但年輕一代只有從網路上獲得經驗,卻以為已完整體驗,其成長、人際溝通及生涯規劃多少會受到影響。
在人際互動上,年輕一代要知道,年長者需要更有品質的溝通,不能少話或以關掉網頁的方式處理情緒和關係。此外,也應更善用科技成為創造者,找到自己的生涯機會,整理分析出自己需要的資訊,成為主動而非被動的科技平台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