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心靈活水 揮別憂鬱 情緒調節能力有問題而憂鬱?讓科技來幫忙!

情緒調節能力有問題而憂鬱?讓科技來幫忙!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5236
收藏 瀏覽數 : 5236
情緒調節能力有問題而憂鬱?讓科技來幫忙!

健康的情緒調節包括了選擇有助於穩定情緒的活動。但是,在個人選擇的活動受到限制的情況下,例如:在社交孤立和封鎖期間,這種自然的情緒調節會受到損害而可能導致憂鬱。尤其是憂鬱症患者,情緒自我調整能力受損可能更為嚴重。這是發布於2020年4月《JAMA精神病學期刊》一份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結果。
 

研究對象包括58328名來自低、中高收入國家的參與者,受訪者分成情緒低落、情緒高漲及有憂鬱症病史三組進行比較,了解他們如何透過選擇日常生活來調節情緒。結果發現,人們當下的感受與接下來選擇的活動存在密切的關連,這種機制──情緒的體內平衡,透過活動來穩定情緒的能力,在情緒低落者上是受到損害,甚至在曾被診斷出憂鬱症者是不存在的。

此外,該研究還發現,情緒低落的體內平衡可以預測出更高的憂鬱症發作頻率以及發病期間,且活動和情緒之間的某些關聯與文化特別有關係,在高收入國家,運動最能促進情緒;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則是宗教。

研究建議,透過即時(real-time)監控情緒,智能系統可以提供活動建議以增加情緒調節能力。這種干預措施可以做到遠程服務,讓無法獲得面對面照顧的患者,包括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民眾受益。
 

憂鬱症者自訂活動時
應以小目標為主

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系教授林梅鳳指出,紓緩情緒的方法很多,但要找尋自己喜愛且適合的,才能持久,也可以透過智能程式來輔助,例如:想運動的話,藉由程式中提醒及記錄機制,幫助合乎生活步調,納入日常生活,進而養成習慣。

林梅鳳建議,憂鬱症患者在自訂活動時不要設定過高,以小目標為主,每次活動時感受身體及情緒上是否有細微的變化,幫助情緒調節能力的恢復及自我肯定。她提醒,當發現情緒不穩定時,需透過有效的活動或方法紓緩,如嘗試新的活動,在持續練習或專家的指導下,逐步內化,穩定身心的節奏。
 

把「情緒的體內平衡」
當作情緒的充電器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我們已漸漸進入後疫情時代的新生活型態,上述研究的提醒是自我情緒調節和選擇的活動有關。情緒低落時我們傾向選擇做讓自己振作起來的事情,而情緒高漲時,則會進行一些讓我們平靜下來的活動。當活動選擇受限時,(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的封鎖或隔離)情緒的調節比較會出現問題。

所以,可在平常就關注並透過訓練,增加自己情緒的體內平衡,簡單來說,就是養成紓壓的習慣,無論是哪一種型態的運動、生活上的放鬆、影音欣賞、Spa、閱讀,或信仰上的禱告、頌經……等。可把這習慣當作是一個情緒的充電器。

葉雅馨也提醒,好好學習及應用智慧科技,讓遠方或國外的親友,即便隔離時在不同的空間,也可以用視訊互動,網路遊戲及資訊更新,讓自己不會處於孤寂、無助的狀態。這些都有助於面對外在環境的變化及憂鬱情緒的處理,甚至會發展為另一種能力,除了調節自己的情緒,也能協助周圍親友走出情緒的困境。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