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聰明醫療 治療與用藥 咳嗽、打噴嚏就漏尿,怎麼治療應力性尿失禁

咳嗽、打噴嚏就漏尿,怎麼治療應力性尿失禁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2024年9、10月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3174
收藏 瀏覽數 : 3174
咳嗽、打噴嚏就漏尿,怎麼治療應力性尿失禁
近年治療漏尿等尿失禁的方式進步許多,以下介紹能改善應力性尿失禁的凱格爾運動注意事項,及治療「應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的藥物、主流手術;還有「電磁刺激、PRP療法、陰道雷射」等新療法的效果及費用。

漏尿延誤治療,小心腎病變

有些人以為「漏尿」是身體自然老化現象,台灣婦女泌尿暨骨盆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盧佳序部長提到,只要是在不想解尿的情況下,無法避免的滲尿,即稱為「尿失禁」。尿失禁成因複雜,除年齡增長、肥胖及生產經歷之外,也可能受其他疾病,如糖尿病、攝護腺肥大或藥物影響,原因並非都是民眾認知的「膀胱無力」。
 
目前尿失禁種類分為四種:
 
1. 應力性尿失禁:主因為骨盆腔肌肉支撐無力,只要出現打噴嚏、咳嗽或搬重物等常見行為導致腹壓增加,就會不自主漏尿,好發於多次生產或更年期後的婦女。
 
2. 急迫性尿失禁:出現尿急感即不可控的排尿,常見於中風、巴金森氏症或失智等中樞神經功能障礙患者,大腦無法支配膀胱收縮以致尿失禁。
 
3. 滿溢性尿失禁:膀胱因攝護腺肥大或糖尿病等因素,無法正常排尿,導致尿液脹滿膀胱而漏尿;有時膀胱內壓力不斷上升,甚至可能使尿液逆流到腎臟,引發腎病變,嚴重時甚至讓腎功能衰竭而要洗腎。
 
4. 瘻管性尿失禁:膀胱及尿路周邊組織在外科手術或外傷後產生廔管,造成結構損傷,因此不論何時何地都會持續性漏尿。
 
若同時合併「應力性尿失禁」及「急迫性尿失禁」,則稱為「混合性尿失禁」。盧佳序部長表示,醫師問診時會從患者病史、症狀及排尿情形做初步判斷,分析是急性或慢性尿失禁,倘若有侵入性治療的需求,則會再安排尿路動力學檢查,找出確切的尿失禁種類。有些應力性尿失禁患者可能在不用藥及手術治療的狀況下獲得改善,及早治療能避免泌尿道感染,甚至腎功能損傷等併發症。

男女都可能尿失禁,成為焦慮及憂鬱症風險因子

據2020及2022年發表針對中國、台灣及南韓等地區尿失禁相關研究抽樣的調查顯示,40歲以上女性尿失禁盛行率約26.4%,平均每4人即有1位(註1);男性則為17.3%。而40歲以上患者以混合性尿失禁居多(9.7%),隨後為應力性尿失禁(7.9%)及急迫性尿失禁(4.3%)。

即便尿失禁造成生活中嚴重的工作限制,影響健康及生活品質,仍有許多患者至今未就醫改善,除了難以啟齒之外,也可能是自認其對健康沒有太大影響,然而,已有研究指明,尿失禁同時也是焦慮及憂鬱症的獨立風險因子(註2),不可輕忽。

尿失禁治療SOP 

尿失禁治療依據症狀種類而異,盧佳序部長提到,雖然近年臨床上有相當多新型治療,但治療成功率或治癒率最顯著的無非下列三者,包含:
 
1. 凱格爾運動 無痛改善漏尿
 
無論何種尿失禁皆可進行,但以「應力性尿失禁改善」最為明顯。可分快、慢骨盆肌肉收縮運動。
 
(1)慢收縮運動:首先需緊閉尿道、陰道及肛門口,收縮臀部肌肉向上提肛,保持肌肉收縮至少6秒,再慢慢放鬆5秒,重複收縮,每回20遍以上,每日至少三回。
 
(2)快收縮運動:則不論坐、站、躺、任意姿勢,或從事任何活動都可進行,每一秒肌肉快速收縮一次,每回至少收縮20次,在能力範圍內不需設限,慢慢累積,次數越多,效果越好,可強化骨盆底肌,發達的肌肉能提供有效的尿道關閉能力,改善尿失禁。
 
2. 藥物治療
 
尿失禁治療藥物以抗膽鹼藥物為主,這類藥物的作用為拮抗膀胱的乙醯膽鹼受體,可減少膀胱逼尿肌收縮,因此,對於神經功能障礙引發的「急迫性尿失禁」較有效。常見副作用為便祕、口乾舌燥、頭痛、視力模糊,常影響病人長期治療的意願。若有隅角閉鎖性青光眼、胃排空延遲、重症肌無力或尿液滯留的病人,則不建議使用。
 
另一類藥物為β3乙型交感受體促進劑,可活化膀胱逼尿肌的β3受體,進而抑制逼尿肌收縮,增加膀胱儲尿容積,與抗膽鹼類藥物具相似療效,但價格較高。副作用方面,要注意血壓的控制,可能出現高血壓、鼻咽發炎(nasopharyngitis)、頭痛及泌尿道感染,因此,血壓控制不良者(血壓≥180/110 mmHg)不建議使用。
 
3. 手術治療
 
微創「中段尿道陰道帶手術」為現今治療女性應力性尿失禁最有效的標準術式,以無張力的人工陰道帶,懸在尿道中段,與自體組織結合形成強硬組織,平時對尿道不會造成張力,但當腹壓產生時,可有效支撐尿道,防止尿液外滲。手術傷口小、恢復快,多可在20分鐘內完成,改善尿失禁成功率高達90%,且五年以上仍有八成以上治癒率。
 
目前手術演進至第三代,稱「單孔尿失禁懸吊手術」,差異點為無張力陰道帶是從陰道口進入,固定於陰道內壁二邊的閉鎖孔肌肉上,懸吊帶放置於尿道中段下方,藉以支撐尿道,同樣達到阻滯尿液外滲的目的。相較於前幾代術式,第三代手術僅有陰道內單一小傷口、出血更少、復原快,併發症的風險也更低。

中段尿道陰道帶手術比較

 
盧佳序部長強調,藥物僅能針對因神經功能障礙引發的急迫性尿失禁進行治療;而手術則對急迫性尿失禁無效,因此,若為混合性尿失禁,一般會先服藥治療急迫性尿失禁,但若患者應力性尿失禁症狀相對明顯,有時手術可能連帶改善急尿問題。

電刺激、陰道雷射效用如何?費用及治療頻率一次了解

臨床上當凱格爾運動、藥物和手術治療都無法有效改善「應力性」、「急迫性」或「混和性」尿失禁症狀時,可考慮輔以下列治療:
 
1. 電/磁刺激
 
功能性電刺激大致上與凱格爾運動目的相同,但後者為主動訓練、前者則為被動訓練,主要仍運用在神經功能障礙引發的「急迫型尿失禁」,還有治療另外一種因膀胱傳入系統過度敏感導致出現急尿、頻尿或夜尿等症狀的「膀胱過動症」(膀胱過動症不等於尿失禁)
 
電/磁刺激利用二個作用來達到治療效果,二個都需要透過身體內正常完整的神經傳導反應來完成。第一種作用較簡單,又稱直接作用反應電流。由陰道內電極刺激會陰神經,傳到尿道旁肌肉時,會誘發肌肉收縮;第二種作用較複雜,由陰道內電極發出持久性低壓電流,經由陰部神經傳至脊髓,誘發神經反射,再傳回膀胱,促使膀胱迫尿肌放鬆,讓膀胱變得較穩定,藉此改善頻尿、急尿症狀。若患者本身神經受損,嘗試電/磁刺激後發現無法誘發肌肉收縮,則不適用此療法。
 
2. PRP療法(platelet-rich plasma)
 
PRP是指「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PRP可幫助注射區域的血管和神經元再生,增加血流量、增強反應和神經纖維元再生的敏感性。目前少數研究認為,注射PRP對患有「應力性尿失禁」和「膀胱過動症」的人來說,可短期改善尿失禁症狀,但每半年或1年需再次注射,療效仍需更多研究資料佐證。
 
3. 陰道雷射
 
使用二氧化碳或鉺雅克雷射,以光點與點陣式輸出,將雷射能量作用於會陰部或陰道組織上,利用熱效應向下傳遞至深層結締組織,促進膠原蛋白與彈力纖維的更新與重組,強化陰道壁結構,以治療「應力性尿失禁」。雖然症狀多能改善,但效果較短,半年或1年後,都需再次進行雷射治療。
 
4. 幹細胞療法
 
來自脂肪、肌肉、骨髓或羊水幹細胞的幹細胞療法,近年有不少實驗研究和臨床試驗證明可使受損組織再生,未來可能被應用於應力性尿失禁的治療,但目前離人體應用尚有一段路。
 
除了改善症狀外,有些人會透過外在輔具解決漏尿問題,像是在陰道置入輔具以阻滯尿道,使尿液不外滲,其缺點為排尿時需取出輔具方能解尿,較不方便。此外,收集尿液的外用集尿器或尿布,可幫助阻絕氣味,降低漏尿對於社交的影響。
 
盧佳序部長表示,現今判斷尿失禁嚴重程度多以患者為中心,取決於患者的主觀感受。隨著衛教知識的普及,尿失禁已不再像過去如此難以啟齒,目前主動前來就醫者比以往多,「我的門診從第一個到最後一個,幾乎八成以上都是漏尿患者」,及早治療更能改善生活品質。

新型治療「應力型、急迫型尿失禁」方法比較

參考文獻:
圖片來源:富爾特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