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聰明醫療 治療與用藥 藥物過敏嚴重恐喪命!你不可小看的用藥安全

藥物過敏嚴重恐喪命!你不可小看的用藥安全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30507
收藏 瀏覽數 : 30507
藥物過敏嚴重恐喪命!你不可小看的用藥安全

看診時,醫生都會問病人:「吃藥會過敏嗎?」你常毫不猶豫的搖頭說:「不會」嗎?其實,藥物過敏大多是非預期的,不一定會出現在首次用藥後,可能多次服藥後才出現徵狀,用藥不可輕忽,才能避免疏忽致死的可能性。

感冒一個多月的淑芬,到了間未曾就醫過的診所看診,回家吃了藥後居然起了大片疹子,且眼睛紅腫。緊張不已的淑芬拿了這次處方的藥品回到診所求助,才發現原來她對具有「磺胺結構」的藥物過敏,醫生趕緊要求護士註記,診所內的磺胺類藥物都不能開給她。

使用藥物後的不良反應,可分為藥物的副作用和藥物過敏。體內的免疫系統對某藥物產生的防禦或攻擊反應,稱作藥物過敏。與副作用不同的是,過敏大多是非預期的。過敏反應有輕重之分,若疏忽有致死的可能性。過敏不一定會出現在第一次用藥後,可能在多次服藥後才出現徵狀。依症狀發生的時間可分為立即型、延遲型兩種。

● 立即型藥物過敏:症狀約發生在首次服藥後1小時內。

● 延遲型藥物過敏:服藥後數小時後或下次服藥後,皆有可能發生。因延遲型過敏反應的症狀發生在服藥後數小時或數日,民眾較易忽略此類型的過敏反應。

此兩種類型不一定有病徵輕重之分,且有交替出現的可能,如首次過敏症狀是延遲型,再次過敏可能是立即型。

藥物過敏症狀多發生於皮膚部位,如水腫、蕁麻疹、搔癢等。較為嚴重的症狀如過敏性休克、肝指數異常、脫皮,眼、鼻、口腔黏膜潰瘍等。

皮膚症狀反應多 
不可輕忽

亞東醫院藥師王明賢提到,根據2012年度臺灣藥物不良反應通報資料顯示,國內藥物不良反應最大宗為皮膚相關症狀,接著是神經系統、腸胃道的相關症狀。皮膚相關症狀包含皮疹、搔癢、血管性水腫等,皮疹常出現於軀幹與四肢,而血管性水腫多發生於眼與唇。腸胃道不良反應包含嘔吐、腹瀉等。

針對皮膚的不良反應症狀,如果民眾塗藥膏緩解發癢部位而錯過就醫黃金時段,延誤就醫可能導致嚴重性藥物不良反應,如史蒂芬強生症候群(Stevens-Johnson Syndrome,SJS)。史蒂芬強生症候群初期症狀為紅斑、紅疹,民眾易認為只是輕度過敏而忽略,後期症狀會快速進展至出現水泡、皮膚潰爛,這時就很有可能因併發症導致死亡。因此藥師建議,民眾在無法自行判斷的情況下,應立即就醫,並前往相關專科或具有規模的醫院。

任何藥物都有引發不良反應或過敏的可能,但在國內的不良反應通報案例中,最常引發不良反應的藥物類別是抗生素、止痛藥、抗癲癇藥物等。

出現過敏反應 
喝水不一定有效

藥物過敏時,大量飲用牛奶或水有用嗎?不一定!王明賢藥師指出,免疫性的藥物過敏反應出現後,就跟藥物殘留在身體裡的時間長短較無直接關係。藥師表示,藉由多喝水可能可幫助排出水溶性藥物,但對過敏症狀無法有效緩解。若民眾出現過敏反應,懷疑是吃藥造成,最佳的解決之道就是立刻停藥,並且聯絡醫師。

就醫時,當次所服用的疑似藥物不可丟棄,以利就診時判斷。就診時要提供給醫療團隊的資訊,包含出現過敏症狀的時間、過敏的症狀、服藥的時間,以及「新吃的藥」、近期曾服用的保健藥品、中草藥也必須一起提供。

一次服用多種藥物,該如何判定是對何種藥物過敏?醫師會依據服藥與症狀發生的時間序及醫療文獻來評估。另外,如果在藥物治療的需求之下,可能會再次服用來確認與辨別,但若疑似藥物具有替代性,醫師可以直接處方其他相同藥效但不同成分的藥品。和信醫院藥劑科組長姜紹青提醒,若能將飲食紀錄一併提供給醫師,或許能發現是食物方面的過敏。

藥物過敏引發併發症
可能致死

藥物不良反應或過敏致死的案例,多是患者在第一時間疏忽了嚴重性,延誤就診。如果就診時已是嚴重皮膚剝屑、黏膜潰爛,可能進而引發多重併發症而死亡。藥物不良反應或過敏引發的史蒂芬強生症候群的初期症狀不明顯,紅疹與輕度過敏類似,以致患者輕忽。

目前國內幾起史蒂芬強生症候群的案例,所用的藥物多是抗癲癇藥物,而其引發原因已由長庚醫院研究團隊發現,人體內如帶有某種特殊的基因,使用某種抗癲癇藥物就比較會引發嚴重的皮膚不良反應。現已規範醫師若要開該抗癲癇藥物,必須先確認患者有無該基因的檢測結果,以減少更多的悲劇發生。然而,引起其餘藥物過敏的原因,尚不可知。

過敏反應無法根治 
只能預防

目前藥物不良反應或藥物過敏尚無完全避免的辦法,只能使用替代用藥或預防性用藥。預防性用藥是針對「藥物依賴性」較高的個案,例如癌症患者。有些藥物對治療癌症是必須、無法替換的,針對該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與副作用,醫師就必須在患者使用該藥前先給予抗組織胺藥物、類固醇等預防性藥物,並且在患者用藥時密切觀察、備妥急救藥品。

針對盤尼西林類藥物,許多醫院在給藥前會進行皮膚測試,姜紹青藥師表示,皮試陰性不代表對該藥物不會過敏。且皮試時的微量用量也可能引起過敏。藥師建議民眾在接受測試或用藥時,都應要求醫師備好急救措施。

避免來路不明的藥品
用藥多留心

王明賢藥師表示,不應因為「害怕不良反應或過敏」而拒絕用藥。有過敏反應的時候機警地記錄下來提供給醫師,以建立自己的過敏紀錄,未來的用藥就能更加安心。藥物過敏無法預知,但出現過就可避免再次發生。

國人常透過購物頻道、廣播等管道購買相關非法的產品,可能會增加藥物不良反應的機會。王明賢藥師認為,要減少藥物過敏發生的機率,必須謹慎用藥,不要吃、塗抹來路不明的藥品。

藥物過敏史 
自行記住最保險

目前健保卡已有記錄藥物不良反應與過敏史的功能,但各醫院、診所用的電腦系統不同,並非所有電腦都可以讀取、輸入。且民眾無法判斷院方是否有確實鍵入資料,兩位藥師都建議,民眾自行將過敏藥物牢記會是最保險的方式。

現已有醫院提供「藥物過敏紀錄貼紙」,在醫院內確認出有藥物過敏後,就可至藥劑單位、藥物諮詢室等處領取,可直接貼在健保卡上。

自行製作藥物過敏清單,與健保卡或身分證放置一起,也是很好的方法,且一定要記載「藥物學名」而非「商品名」。往後就診時,若醫生忘記詢問藥物過敏史,也必須自己主動提及。

1分鐘認識最嚴重的藥物過敏反應

Q:什麼是史蒂芬強生症候群?

A:史蒂芬強生症候群(Stevens-Johnson Syndrome,SJS)通常與患者服用的藥物有關,屬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史蒂芬強生氏症候群會出現皮疹、發燒、喉嚨痛等症狀。若無即時就診,出現水泡、黏膜潰瘍、器官衰竭等併發症,則極度危險。

Q:有致死率嗎?

A:有的,皮膚壞死後失去保護功能,細菌入侵引發感染併發症的機率極高,個案的治療環境需等同於燒傷患者的無菌空間。

Q:哪些藥較易引起呢?

A:尚不可知,但已有研究指出,若帶有某些特殊基因的民眾,使用某種抗癲癇藥(Carbamazepine)較容易引發。醫生在選用該藥時已有規定必須先詢問過敏史。然而,其餘如止痛藥、抗生素等一般大眾的常用藥,也有機會引發。

史蒂芬強生症候群與毒性表皮壞死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簡稱TEN)的臨床差異在於皮膚和黏膜的侵犯範圍,兩者皆為十分嚴重的症狀。把握不良反應症狀出現的時間,即時與醫院聯繫、就醫,就可以開始給予治療。

感謝亞東醫院藥師王明賢、和信醫院藥劑科組長姜紹青審稿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