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人物報導 醫療公衛 前台大醫學院院長黃伯超》跨世代的營養教育先驅

前台大醫學院院長黃伯超》跨世代的營養教育先驅

出處/ 2006年12月號/第245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5637
收藏 瀏覽數 : 5637
前台大醫學院院長黃伯超》跨世代的營養教育先驅

一生奉獻基礎醫學的黃伯超,堅守崗位半世紀,多項「蛋白質」研究受國際肯定,連日本衛生主管機關,都參考他的研究訂營養政策,目前高齡80的他,不因退休而與世脫節,仍跟上時代,孜孜不倦地學習電腦, 實踐「活到老、做到老、學到老!」的人生態度。

 

穿著白袍,每天忙著教書、開會、做研究,是一般醫學院教授的生活模式。退休後生活會改變嗎?現年80歲的前台大醫學院院長黃伯超退休後的日子,和以前一樣,每天穿著白袍到學校報到,不同的是,不再主持研究,而是去學電腦。

 

做了一輩子的研究,目前擔任台大醫學院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科名譽教授的他,沒有半點躲在「象牙塔」和現實脫節的形象,所作所為仍和時代緊密結合,默默對社會付出貢獻,他的撇步是:「活到老、做到老、學到老。」

 

基礎醫學誰來做?

走上基礎醫學領域,黃伯超考量的是社會需要,並沒有把個人名利擺在首位。出生於1926年,接受日式教育的他,成績相當優異,小學升中學時,順利考上台北高等學校尋常科(中學部),此後一路直升台大醫學院,一生只參加過一次升學考試。

 

早年在台灣社會的傳統價值裡,當醫生是最穩當的路,然而,選擇科別時,黃伯超卻決定做較冷門的基礎醫學,而不是多金、受病人尊崇的臨床醫學,他所持的理由是:「醫學院沒有人了,怎麼辦?必須要有人做基礎醫學呀!」

 

1945年,中日戰爭結束,日本統治者退出台灣,由日籍教授領導的台大醫學院,只剩少部分教授留在台灣。1949年後,留任的日籍教授金關丈夫、河石九二夫也返回日本,台籍老師只有杜聰明、魏火曜、李鎮源、董大成等,加上數名講師、助教。黃伯超回憶,當時醫學院「連學生在內,也覺得人煙稀少。」

 

堅守崗位半世紀

做研究很寂寞,物質報酬也較少。1949年,4萬元舊台幣換1元新台幣時,黃伯超當助教的月薪不到300元,和開業醫的收入根本無法相比,所以多數醫科學生畢業後都去當開業醫。

 

之後,黃伯超當到醫學院院長(1987~1991年),收入仍比醫院院長少。記得有一次,醫學院和醫院發起捐一日所得行善,他赫然發現:「我(醫學院院長)的基本薪水,只有醫院院長的一半。」

 

在經濟條件較差的情況下,黃伯超從沒有想過更換跑道。他笑著說:「不是我不愛錢,我也喜歡錢;不過,收入至少算是中等,還過得去。」他還透露:「好在父親在我當助教的時候,就買了房子給我。」

 

物質環境別人還幫得上忙,長期做研究工作的寂寞非要自己承擔,到底是什麼動力,吸引他在這個崗位堅守近半個世紀?黃伯超調整一下耳朵上的助聽器,認真地說:「做一些以前的人沒做過;或者雖然有人做過,但還沒確定的問題,都會覺得『假如自己做得成功,會對社會有一點貢獻』。」回溯過往做過的研究,他自剖:「和興趣相比,也許那種感覺是更強烈一點的動機。」

 

蛋白質研究成果
被世界衛生組織收編為文獻

細數黃伯超的研究,幾乎都在當時發揮很大的影響力,也因為這些新的論點,讓他成為營養知識先驅。尤其是對蛋白質的研究,是他自認「比較有成績」的領域。

 

早年,物資普遍缺乏,只有少數人能過豐衣足食的生活,處於開發中國家的台灣,雖然比東南亞各國好些,但最大的營養問題來自「蛋白熱量缺乏症」及「維生素B群缺乏症」,但是,到底缺多少?吃多少才夠?黃伯超的第一個研究就是「中國人的蛋白質需要量」,分析國人和外國人的蛋白質需要量有無差異。

 

研究結果顯示:中國人的蛋白質需要量和其他國家差不多,黃伯超將需要量和實際攝取量相比,進一步發現:「1930年代,國人的蛋白質攝取量不太夠,而好幾種維生素、礦物質也有不足的現象;結論是,台灣早期兒童的生長發育不夠理想。」

 

時間往後推50年,也就是1980年之後,國小5、6年級到國中1、2年級階段的男生,身高比50年前多出10餘公分,體重也明顯增加,他對此數據提出解釋:「1930~1970年代以後,台灣小孩子的營養狀態才逐漸改善。」

 

黃伯超的蛋白質需要量研究,先後以本國成年人、1歲左右的嬰兒為樣本,其研究成果,收錄於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合編的蛋白質專書中;而日本最高的衛生主管機關——厚生省,建議的嬰兒蛋白營養需求量,也參考他的研究結果。

 

爭取美國國衛院經費
回台做研究 

基礎醫學雖然冷門,但研究工作所需的精準度,比臨床醫學更嚴苛,每個環節都要嚴密監控,結果提出去後,還要面對各界質疑,當研究者無法為自己的研究提出強而有力的說明,整個研究結論的價值便蕩然無存,前面的努力也化為泡影。

 

研究得到國際的肯定,成為參考文獻,是因為黃伯超的研究方法很科學。他曾於1965年遠赴著名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取經,在該校進修兩年,當時的麻省理工學院營養及食品科學系主任就是蛋白質營養專家,黃伯超說:「在那邊(麻省)比較深入瞭解蛋白營養的研究方法怎麼做。」

 

返國後,黃伯超更在麻省理工學院主任的協助下,申請到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經費,也因為這筆經費,他才有辦法開始研究「中國人的蛋白質需要量」。

 

1960年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的研究經費有限,他指出:「還好申請到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經費,現在看來,好像沒有很多錢,當時對我們來講,是相當大的金額。」

 

那時,平均1年贊助1萬5千美元,總經費約3、4萬美元,可是因匯差大、台灣物價低,算是不小挹注。當時研究助理月薪才1500~2000元新台幣,他請了4、5位研究助理;還把實驗室整修一番,屋頂換新、裝上中央空調設備等,做好大幹一場的準備。

 

指著台北市仁愛路、中山南路口那棟現在稱為「台灣大學人文醫學館」的平房古蹟,黃伯超說:「那就是以前的生化學科,後面本來還有一棟研究用的新陳代謝病房,已經拆掉了。」

 

乖乖收集大小便

當時做蛋白質研究,需要連續收集研究對象兩週的大小便,如果研究對象住在宿舍或家裡,常會忘了收集有效樣本,所以黃伯超爭取建設新陳代謝病房,讓6位研究對象住在裡面。

 

當時是找學生當樣本,雖有給報酬,但吃的都是不含蛋白的東西,既難吃又沒變化,還要連續吃兩週,現在回想起來,他感到欣慰:「那時候的學生比較乖,不會偷吃別的東西,乖乖地收集大小便。」

 

研究完成後,黃伯超寄給當初協助他的麻省主任,還跟美國的結果做比較,原本以為會有的種族差異問題,深入分析後發現:「種族的平均差異,比同一種族的個人差異小。」這項結論使「是否有種族差異」變得比較不重要,WHO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刊登這項研究時,也就沒提到種族差異問題。

 

皮蛋躍升為研究主題

蛋白質需要量的研究完成後,他把觸角轉向「中國特有的高蛋白食品」,其中關於皮蛋的研究結果,也常被引用。在研究之前,黃伯超的想法是:「皮蛋的味道、顏色和普通的鴨蛋都不同,營養價值也許不同。」

 

研究後發現,經過強鹼醃製的皮蛋,除了維生素B群變得較不穩定外,維生素A、D還算安定;此外,皮蛋還含有原本在雞、鴨蛋中,沒有的胺基酸(Lysine alanine),黃伯超解釋,這種胺基酸是強鹼引起的變化,不過,純粹分析蛋白質,「皮蛋和一般雞、鴨蛋的蛋白質營養,只差一點點而已。」

 

發現吃素者
動脈硬化的可能性較低

1960~1985年,黃伯超花了25年做蛋白質研究,隨著經濟起飛,國人的營養問題也從不足轉變為過剩、不均,一向對社會脈動敏銳的他,把研究方向做些微調整,從蛋白質轉為脂質。在多項研究中,以「素食研究」最廣為人知。

 

做素食研究時,黃伯超已年近70歲,準備退休,算是告別研究室的最後代表作。那時,他在台北找了56位研究對象(女生30位、男生26位),在慈濟醫學院教書的學生也在花蓮找了53位女性吃素者,另有大約相同人數的雜食族為對照組,測量這200多人的身高、體重、血壓、血脂值,結果發現:「吃素者的體重較輕,血壓、低密度膽固醇(LDL,俗稱壞的膽固醇)都較低,且LDL不易被氧化,罹患粥狀動脈硬化的可能性較低。」

 

退而不休的生活

70歲主持研究、80歲還在醫學院兼課,放眼台灣的大學,像黃伯超能活到老、做到老的例子算鳳毛麟角,除了學養外,和他選擇冷門的基礎醫學也有關。

 

按規定,65歲是退休年齡,但可續聘至70歲,15年前醫學院的老師較少,申請續聘的機會高,他幽默地說:「還不必被逼下來。」退休後被聘為台大醫學院兼任教授,教學時間少,一學期教2、3小時的課。

 

詢及如何規劃退休生活,他自認「沒什麼規劃」,因為退休後還有一些事情要做,感覺上是退而不休。像他65歲後,仍在當教育部醫學教育委員會常委(相當於主任委員),及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會醫科常委。70歲後,請辭教育部工作,還有跨部會的保健食品計畫召集人、純青嬰幼兒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等行政工作,幾乎每天都會到學校研究室。

 

跟上時代 學生也是他的老師 

年紀、學識、涵養足以稱為「大老」,但在學生眼中,黃伯超並不LKK(思想古板)。中午時間,一票學生聚在他的研究室外面吃便當,師生間親切地互動、打招呼,早年的學生覺得黃伯超望之儼然,現在的學生卻覺得他親和力超強。黃伯超還會問學生有關電腦方面的問題。

 

兩年前,他為了親自操作電腦,還去資策會繳學費學電腦,5、6堂課下來,只學一些皮毛,真正要用時,還得隨時找人諮詢,學生便成為他的電腦老師。有趣的是,黃伯超受日本教育,沒學過注音,至今還不會打中文,反倒是英文難不倒他,因為在美國就已學會英文打字。

 

穿著白袍,繼續教書、開會,孜孜不倦地學電腦,80歲的黃伯超,一如半世紀前的他,是醫學院裡跟得上時代的指標人物之一。

 

價格昂貴的魚翅,蛋白質最差?

同樣是蛋白質,攝取到好的蛋白質,才對人體有幫助,台大醫學院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科名譽教授黃伯超指出:「蛋的蛋白質」是最好的蛋白質。

 

至於如何分辨蛋白質的好壞?他指出:通常是用老鼠做實驗。方法是在老鼠飼料中放進10%的某種蛋白質,實驗後發現,飼料中放蛋的蛋白質,老鼠長得最快。他進一步表示:「蛋類、奶製品、瘦肉、魚類等食物的蛋白質相當接近,差異不大。」

 

相傳「吃麵粉的北方人,長得比吃米的南方人高大」,黃伯超也提出科學數據佐證。沒有煮過的米,蛋白質含量只有6%,而高筋、中筋、低筋麵粉的蛋白質含量分別為13%、11%、9%,換句話說,蛋白質含量最少的低筋麵粉,也比米的蛋白質含量高,所以「吃麵粉的國家,蛋白質缺乏症比吃米的地區少。」

 

不過,吃米的地區又比吃玉米的地區好一點,不是玉米的蛋白質含量低,而是玉米的蛋白質當中,缺少人體所需要的兩種必須胺基酸:色胺酸和離胺酸。黃伯超補充說明,「現在的玉米經過基因改良,本來不夠的兩種胺基酸都增加了,吃這種玉米就可以。」

 

有最好的蛋白質,也有最差的蛋白質,黃伯超透露,「也許大家覺得訝異,不過,最差的蛋白質,居然是價格昂貴的魚翅。」

 

他曾只用魚翅為蛋白質來源餵食老鼠,最後老鼠都死掉了。分析原因,不是魚翅缺乏蛋白質,相反地,魚翅的蛋白質含量很高,不過,品質都是不好的蛋白質,如指甲之類的蛋白質,缺少人體某幾種不可或缺的必須胺基酸,尤其是色胺酸。

 

此外,時下美容保健聖品膠原蛋白,也在科學分析後破功。他指出:「膠原蛋白中,色胺酸等必須胺基酸的含量很少,甚至沒有,我們平常吃肉時,多少會吃到膠原蛋白,所以沒那麼需要額外補充。」

 

畢業50年後,你還跟多少同學聯絡?

在公領域的學識上領先潮流的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黃伯超,在私領域是非常念舊的,從台大醫學院畢業後第10年開始,每隔10年就幫同學做一本相簿,完整記錄50多年來醫科第三屆畢業同學的概況。

 

畢業時有60位同學,如今約剩下一半,常出席同學會的約20位。黃伯超幫同學做相簿的方法是:請同學把全家福和生活照寄給他,一本本剪貼,做成很多本相簿,再一一寄給同學。每10年做一本班上同學的相簿,就可看出這10年有哪些變化。

 

相簿的工作還不算工程浩大,因為只是同班同學而已,黃伯超還擔任台北高等學校同學會的會長,聯絡數百名同學聚會,才讓黃伯超覺得「麻煩」。

 

全台只有一所高等學校,在光復後易名為台北高中,3年後,台北高中也廢了。所以,高等學校和台北高中的同學會是一起舉辦,過去每1年聚一次,後來改為2年聚一次,至今還有200多位同學,最老的一位客居美國紐約,健康情形不清楚,第二老的學長不久前以97歲高齡仙逝。最年輕的同學約77、78歲,80歲的黃伯超還算年輕的一輩。

 

這麼一個高齡化的同學會怎麼辦下去?黃伯超想過要解散。和台北高等學校情況雷同的台北帝國大學預科(高中部),今年6月辦完末代同學會,高等學校明年要辦85週年校友會,黃伯超正訪查民意,討論日後同學會的運作。

 

高等學校的同學會也曾風光過。70、75、80週年的同學會,台灣和日本同學齊聚一堂,熱鬧非凡。比黃伯超高3屆的李前總統登輝,也曾出席70週年的同學會。

 

說著說著,黃伯超還透露,今日台北市和平東路上的台灣師範大學校舍,就是當年的台北高等學校校舍。如果有時間,他還會告訴你更多古蹟建築的歷史,由此可知,不只生化科學有一套,黃伯超還有很深厚的人文素養。

 

現代版的十全老人

事業有成、身體健康長壽,加上家庭幸福美滿,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黃伯超稱得上是現代版的十全老人。

 

黃伯超夫妻結髮超過50年,生下二子二女,子女都成家立業,各育有二子,長孫現已30歲,最小的孫子還在讀國小6年級。除了大女兒住在美國,3名子女皆住台灣,親子間每月至少聚會一次。結婚50週年時,長女還特地帶長孫返台祝壽。

 

夫妻感情更是令人羨慕,直到現在,兩人還每天一起吃晚飯,由太太親自煮給黃伯超吃,可見黃夫人身體仍很硬朗。黃伯超的父親有高血壓,沒有服藥控制,79歲就過世,黃伯超的舅舅97歲才過世;岳父則是99歲仙逝。夫妻兩人的家族都有長壽基因,以兩人的健康狀況來看,還有機會慶祝鑽石婚(結婚60週年紀念)。然而,黃伯超沒想那麼多,也不奢望活到100歲,他覺得:「活到85、90就很滿意了。」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