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心靈活水 預約快樂 心靈成長課程,葫蘆裡賣的是什麼?

心靈成長課程,葫蘆裡賣的是什麼?

出處/ 2004年1、2月合刊號/第213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6923
收藏 瀏覽數 : 6923
心靈成長課程,葫蘆裡賣的是什麼?

近年來,心靈成長已成為一股潮流,坊間林立的潛能激發中心或心靈成長團體,是否能協助人們撥開雲霧見青天?又該如何篩揀這些機構?除了上課,還有哪些方法能喚回失落的能量?

 

世界彷彿一座巨大冰山,在這個教室裡的人,各自拿到一個小釘槌,在冰山的微小角落敲敲打打,碎碎點點的冰屑應聲落下。課程結束了,每個人帶著小鎚回家,繼續釘釘咚咚。他們相信生活中的冰山可以融化,各自繼續努力。

 

這幾年愈來愈多人接觸到心靈成長課程,在google搜尋網輸入「心靈成長課程」的關鍵字,就有46300筆庫存資料。也難怪身邊的人或多或少在這些課程中來來去去。只知道學費從上萬、到幾萬、到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元,課程名目不一,但多半蒙上一層神秘色彩。不少知名人士投入,有講師,也有學員。上過課的人,有的讚不絕口、有的倒盡胃口。究竟心靈成長課程葫蘆裡賣的是什麼?成效如何?透過個案分享,讓我們一探究竟。除了參與心靈成長課程,是否還有其他方法,可以滿足內在需求,聽聽心理學家和精神科醫師的專業意見。

 

從靈修到激勵 包羅萬象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林家興認為,心靈成長課程的熱潮反映出一種社會現象,很多人開始往內思考反省,希望過得更健康快樂,以致尋求各式各樣的方式幫助自己,心靈成長課程正是其一。目前社會上提供這方面課程的,主要分成三大類,第一種是宗教機構,名稱多半是靈修課程,幾乎都免費,經濟負擔最輕。第二類是諮商機構或心理輔導機構,內容從人際關係、兩性關係到自我肯定,收費一般,大致在數千元之譜。第三類也是最常見的則是企管顧問公司開辦的課程,有的名為激勵課程,有的叫做成長課程,價位最高,學費動輒上萬。Chris上的就是這類課程。

 

去年七月,透過朋友介紹,從事企業公關的Chris接連上了台北某家業者的三階段課程。從第一階段的探索一萬八,到第二階段的蛻變三萬,再到第三階段的旅程一萬七,他總共投資在自己身上六萬五千元。現在問他做何感想?他說:值得。但一開始,他並不這麼想。
「剛開始是賣朋友人情。在嘉賓講座中有一些小測驗,主題是人生中遇到的問題。起初我覺得我的生活很好,沒什麼需要改變的,後來我打算看看這個課程究竟搞什麼鬼?好奇心驅使我報名。」Chris回想。第一階段的五天課程,前兩天Chris覺得和一般的激勵課程差不多,不過第三天開始,他有一種從課程中拿到東西的感覺。「當時我的體會是,人生可以不要那麼快,應該適當的停下來,看看現在擁有以及過去失去的。」

 

從旁人觀點撞擊出新視野

第一階段的課程讓Chris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原本我很直接的回答我要錢,可是不斷往深處挖掘,才發覺自己真正要的不是錢,是愛,尤其是自己給自己的愛,以及來自別人的愛,我這才找到自己內心深處真正想要的東西。」第二階段Chris則是讓自己突破,透過練習,他嘗試以前沒做過的事,包括公益活動、慈善活動,挑戰以往從來不曾有的角色和服裝,「用不同的形象去測試我的勇氣和自我價值。」Chris回憶。 

 

Chris總共上了半年課,歷經酸甜苦辣。他曾赤裸裸將內心世界和同學分享,包括快樂悲傷,甚至極度敏感的隱私,透過課程和學員彼此扶持,他的生活變得不同。「到目前為止,上完課已經快一年了,有時候覺得現實的洪流真是強大,遇到挫敗時,心情偶爾還是難以調整,我就會回想當初上課時拿到的心態,如何適當思考,如何讚美自己、肯定自己,相信自己可以、事情一定會順利解決。當然也有人勸我:與其花大錢去上課,還不如買幾本心靈成長的書來看,但我覺得那不一樣,課程是體驗式的,跟我單獨用文字體會不同,況且書本無法提供同儕的力量幫助我成長,這種團體的力量,是書本無法給予的。」Chris下了結論。

 

林家興分析,像Chris上的這種心靈成長課程,除了提供理論、概念和認知的內容,像是如何認識、了解、照顧自己,如何發展潛能…,更重要的在於「體驗式」的課程。每個人在團體中輪流分享自己的成長背景、面臨的問題、和原生家庭的關係…,透過互動以及別人的眼睛看到自己,同時理解自己也可以使用新的角度和觀點看待世界、與自己相處。另一個特點是這些課程較重視情緒和感情的學習,和在學校學習書本知識相當不同。這一點,吳佳晉的體會也很深。

 

尋求內在對自我的肯定

和Chris一樣上完三階段課程的吳佳晉認為,她在心靈成長課程中最重要的收穫是認識自己、親近自己,透過近似於剝洋蔥的過程,她了解到:其實她可以學習對自己的現況感到滿足、誇獎自己、愛自己、感謝自己,而不是一直在追求、奮鬥、努力,但又永遠無法滿足、難以達到自己的期待,因為她把目標定的太高、對自己又過於嚴苛。

 

「有一天晚上開車時我突然想到:高中時我告訴自己,我要當記者,現在我是了;幾年前我對自己說,只要我當上中國時報記者,我就要買輛車犒賞自己,如今也莫名其妙做到了,我答應自己的事,都完成了,雖然經過很長的時間。這個經驗告訴我,有時候停下腳步,感謝自己、疼愛自己、為自己鼓鼓掌,其實是很棒的。有了這些安慰,可以鼓勵自己往前走。」回憶這段往事,她的眼睛閃出微光,思緒回到從前。

 

經由上課,吳佳晉發現自己成為今日模樣的秘密。「由於家中重男輕女,大人都寵弟弟。我記得很清楚,我媽如果買藍色和紅色的東西回來,我永遠要把藍色的東西搶走,所以我總是穿藍皮鞋、藍牛仔褲、藍皮帶,我弟只好穿紅衣服、紅鞋子、紅帽子。我永遠要在功課上求得第一名,得到阿公、阿媽、爸爸、媽媽的疼愛和誇獎,唯有活在長輩的掌聲中,我才覺得自己有價值。」上課的過程中,吳佳晉發現自己一生的努力付出、那麼認真的過生活,原來是為了要得到別人的誇獎,「當我了解之後,開始學習放下,我想我應該尋求內部對自我的肯定,掌聲應該從我的內在激發出來而非外求。課程中不斷教我如何相信自己、適時感謝自己、愛自己。愛自己才能愛別人。」

 

重修情感的課題 

吳佳晉也在課程中拿到一個價值,和她的初戀有關。那是一段長達七年的失敗戀情,經過兩年空窗,遇到後來的男友、現在的夫婿。「我一直以為已經忘記那一段,也走出傷痛。可是上課時,我才發現,從頭到尾不曾忘記那個陰影。」她不相信後來的這段感情和對象,不認為他可以陪自己走一輩子,「我對婚姻不信任,不是那麼願意把自己交給對方,我希望他愛我勝過我愛他,這些發現都是在上課之後。我也知道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來自第一段戀愛,我並沒有清除內心不好的感受,於是我有了人生最大的突破,分手五年之後,打電話給他。」回憶起這一段,吳佳晉的語氣中還有幾絲逝去的激動。

 

「依我天蠍座的個性是絕對不可能這麼做的,分手之後我會詛咒他去死,他過得不好才是我的快樂。上課告訴我要學習原諒對方,這是我得到最大的價值。從小到大我不是一個可以原諒別人的人,但是我打電話告訴他我原諒他,就因為這個動作讓我全身上下通體舒暢,僅止於嘴巴上說我原諒你,卻有著千軍萬馬般的力量,整個人如釋重負。」那一段不好的關係就像黑煙一般消失了,原來原諒別人就是原諒自己。因為這個體悟,她也原諒了她的父母。

 

探尋陰影的源頭 

「我發現,我對婚姻的不信任來自於從小到大父母的爭吵,上課告訴我,父母也不是生下來就會當父母的,他們也需要學習。後來我嘗試去擁抱父母,告訴他們我愛他們。當我這麼做的時候,我爸哭了,冰凍多年的父女關係融化了,我媽則是嚇傻了,因為我從來不曾讓他們看到我柔軟的一面。和父母的擁抱,是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的感覺。」對吳佳晉而言,心靈成長課程讓她學會什麼是原諒,同時找到自己的力量。

 

和父母擁抱之後,吳佳晉也開口對弟弟說抱歉。「當我和他擁抱的時候,我哭了。我告訴他:弟弟,其實我很對不起你,從小我就給你很大的壓力,」這個從小就把弟弟的藍衣服搶走、讓他穿的一身紅的強勢姊姊,這個不斷用功課好來證明弟弟很糟糕、只為了突顯自己多麼優秀的姊姊,終於驚覺到,怎麼可以這樣踐踏自己的弟弟。在那一次的擁抱之後,吳佳晉高興的寫了一個memo,好像湯姆克魯斯在電影「征服情海」中那樣,她對自己說:我一定可以讓我的家變得不一樣,讓一個冷冰冰的家,變成一個熱哄哄的家。現在,她也做到了。

 

殊途同歸 誠實面對自己為關鍵

台北市立婦幼綜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陳質采說,她不反對有錢有閒的人去上心靈成長課程,因為多數的人都活得很壓抑,願意檢視內心深處的處境,一定會有效。好比有愈多討論愛情的電影,人們就會愈精進愛情的品質。問題在於,個別的經驗、個別的效果很難看到整體的需求何在。

 

對陳質采而言,她有興趣的不在於上不上課,而是心理衛生如何普及。她舉例說,董氏基金會最近辦了一個「畫心情──憂鬱情緒紓解之兒童及青少年繪畫創作徵選」,有些孩子的畫就讓她覺得很有意思。有一個高中孩子寫到:「悲傷的人不喜歡別人的假安慰,虛假的安慰像一把劍,又把他刺傷了。」顯然,在心理學這一塊,大家都不是很熟悉,她認為,最重要的是誠實面對自己,傾聽自己內在的需要。此外,生活需要休閒,她鼓勵所有人去發展至少一個自己喜歡的興趣,找到自己到底需要什麼?出去走走,實踐自己的興趣,拓寬自己的生活,多看看這個世界,生活將更有意思。

 

如何選擇課程?

心靈成長課程上了有沒有用?林家興的觀點是,要看是什麼機構、什麼人在教這門課。由於目前並沒有法律規範管理心靈成長教學機構,誰想上就去上,並不篩選。他建議,上課前先了解該機構是否立案?是否為心理諮商的專業機構?講師最好是具備證照的專業心理師或諮商人員。他強調,這種課程對一般人想要自我成長和探索,會有程度上的幫助,但並不適合用來治療心理疾病,如果明顯有心理困擾,還是找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諮商比較妥當。  

 

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對於不打算花大錢上課,但追求心靈成長的人,林家興認為,還有很多方法可以達到目的。首先是閱讀,坊間有很多關於心靈成長的書籍,包括心靈工坊、張老師、生命潛能和心理出版社…,已經出版不少相關書籍。若個人領悟力高,也能透過自我覺察進而自我成長。若有機會上課,像是由宗教慈善機構主辦的課程,透過體驗式的學習和回饋,效果會更好。對於不喜歡團體諮商的人,不妨考慮個別諮商,不過這部分必須負擔一定的費用。

 

林家興強調,無論是自我成長還是潛能開發,都是現代人的新課題,每個人透過不同方式滿足這種需求,大家都得學習處理個人的問題,包括面對失落、探索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有價值?如何欣賞自己、照顧自己、如何和別人好好相處…?知識不只存於教室,學習並非限定在學校裡,只要有心,時時刻刻都是追求心靈成長的時機,隨處都是為心靈注入能量的所在。

 

人生最難的必修課

不少心靈成長課程,都傳講一個關於海星的故事。大意是:在海邊,一個小女孩默默埋首忙碌著,一趟一趟,將沙灘上的海星,一個一個丟進大海。旁人問,小女孩,妳在做什麼?她說:我在把海星放回海裡,不然他們就會死了。人們笑她:傻女孩,海裡面有千千萬萬個海星,妳救不完的,放手吧,休息多好啊!天真的小女孩卻堅定地回答:可是我多救一個,就會有多一個海星活下來…。

 

漫漫人生路,有時我們是需要救援的小海星,有時是執著善良的小女孩,有時又是聰明清醒的旁觀者,無論扮演哪個角色,每一個腳步踏出之前,都有再一次選擇的機會。誠如陳質采所言,心靈成長課程絕對不是追求心靈成長的人,唯一可以憑藉的工具,在讚不絕口和倒盡胃口的兩極化評價之間,在上課與不上課之間,如何誠實面對真正的自己,才是每個人在人生教室中,最困難也最值得的必修課程。

延伸閱讀:《愛是一切的答案》芭芭拉安吉麗思著、汪芸譯  天下文化出版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