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骨盆腔炎若沒有完善治療,當心留下骨盆疼痛、性交疼痛或影響生育功能等後遺症。到底哪些人是高危險群,生活中需特別提防呢?
35歲的筱晶近日感到下腹部不適,以為是腸胃問題,逕自吃了好幾天胃藥,卻不見好轉,同時她發現過去陰道分泌物從未多到需要使用護墊,但這幾天除了需要頻繁更換護墊,還有頻尿狀況,嚇得趕緊到婦產科求診。原來是平常使用私密處清潔液清洗私處,破壞了陰道的酸鹼平衡,且在生理期的第5天開始有性行為等種種因素,導致細菌從陰道進入體內,造成骨盆腔炎。
有性行為者
都須留意
雙和醫院副院長暨婦產科主任賴鴻政表示,骨盆腔炎的主要感染途徑是細菌或披衣菌經過陰道、子宮頸,沿著子宮、輸卵管,轉至卵巢等器官。少數病例可能經由淋巴系統、血液循環,或者因周遭器官發炎而感染。例如肺炎患者罹患菌血症,血液將病菌帶到生殖器官而導致骨盆腔炎,但這些狀況相當少見。
預防骨盆腔炎最好的方法,是避免陰道和子宮頸受到外來細菌的侵入。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鄢源貴表示,雖然每位女性都可能得到骨盆腔炎,但臨床上超過25歲女性較為常見,主要感染途徑是性行為。臨床診斷上,醫師需詢問患者的性行為習慣,多重性伴侶、較早開始有性生活、性生活頻繁、曾感染性病等是高危險群。
骨盆腔炎的患者多因性伴侶有性傳染病,常見如披衣菌或淋病等,因而被感染。為預防再次感染,建議性伴侶也要做檢查。
生理期前後避免性行為
能降低罹患機率
生理期及其前後的性行為,可能導致危險因子增加。臺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彭成然指出,生理期前陰道分泌物增多、生理期後經血尚未排淨,都會導致骨盆腔炎危險因子增加。因此,生理期前後應避免性行為,非生理期的性行為也應做好防護措施,使用保險套。
此外,過度的陰道盥洗會打破天然的黏膜屏障,改變陰道的酸鹼值,影響菌落的平衡,導致壞菌增多,增加危險因子。再者,細菌性陰道炎患者如果沒有適當的治療,約有四成的女性會罹患骨盆腔炎,這些行為都應避免。
接受子宮相關手術,如輸卵管攝影、子宮腔鏡檢查等,以及產後、流產後女性,都是骨盆腔炎的高危險群。賴鴻政醫師表示,臨床上會診斷,給予預防性抗生素。
有說法指出,避孕器與骨盆腔發炎有關,但大部分避孕器引起的發炎,多在安裝2周內發生,若是超過半個月,或放置數年,才發覺骨盆腔不適而診斷出骨盆腔炎,這發炎可能和避孕器無直接關係,但若治療後效果不佳,可考慮將避孕器移除。
5提醒,遠離骨盆腔危險因子
♥ 提醒1》有性行為習慣,多重性伴侶、較早開始有性生活、性生活頻繁、曾感染性病等是高危險群。
♥ 提醒2》生理期及其前後,應避免性行為。
♥ 提醒3》勿過度的盥洗陰道,會改變陰道的酸鹼值。
♥ 提醒4》接受過子宮相關手術者,小心後續感染。
♥ 提醒5》安裝避孕器兩周內,留意有無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