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增長,歲月悄悄地在身體刻畫下痕跡,除了皮膚外貌逐漸變化,行動力和敏捷度也不比青春年少時。當身體不時出現手麻、腰痠背痛、膝蓋痠痛無力等問題,退化性關節炎可能已找上你。
台灣目前約有150萬人受關節疼痛所苦,尤其年過70歲的老人家,10人中就有7人患有退化性關節炎。然而,退化性關節炎也不全然是老年人的專利,關節炎問題也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如果有肥胖、慢性病、基因遺傳等問題,或者過度使用,甚至缺乏運動,都可能會讓關節軟骨磨損,提前在年輕時候就發生,尤其女性更是高危險群,約占了2/3以上。
2010年3月,我與台大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任王至弘醫師多次拜訪聯繫,請他為《大家健康》雜誌所整理編輯的關節炎書籍初稿審閱及調整,王醫師百忙中,仍撥空為我們調整書的內容及篇章順序,同時留意書中的治療訊息,並提供新的觀念,為出版這本《用對方法,關節不痛》的內容,打造不可或缺的骨幹。
王醫師風趣開明,不只在骨科醫療領域學有專精,他對法律、財經等議題也極為嫻熟。他喜歡看書,為了我們出版的這本書,還特別提供國內外與關節炎相關出版的書籍,供編輯時參考,分析每一本書值得編輯研究的地方,包括書籍版型、書名、標題等,他站在讀者及病友的角度,看待書籍的編輯內容及方向,有哪些實用的內容,是適合讀者和病友閱讀了解的,讓我們即使遇到專業的病理問題,也能順利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幫助讀者理解。
不少人上了年紀後,常擔心太常使用關節,會導致軟骨磨損。王至弘醫師解釋這樣的觀念,事實上錯了一半。他認為,關節不見得承受身體所有的力量,肌肉、肌腱也會承擔一部分,因此肌肉、肌腱強健的人,關節的受力反而減少;相反的,肌肉、肌腱不強健的人同樣站立,受力一樣,力量卻全部集中在關節上,加上骨質疏鬆,軟骨的磨損就更快。所以只要肌腱、肌肉、骨頭夠強壯,即使關節會隨著使用而耗損,速度也不會那麼快。他強調,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反而特別重要,只要每天簡單的小運動就能增強肌力,讓關節少痛一點、快活一點。
為讓全書更實用,王醫師建議除了從醫學角度,應從復健治療及營養層面來檢視。於是,我們榮幸邀請到國內知名物理治療師,也是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理事長簡文仁為本書審閱。簡理事長在序中提到「年輕重訓練,上了年紀重保養」的使用關節觀念,提醒不同年齡的保健重點。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李青蓉,是營養學的專家,她在我們每期《大家健康》雜誌「蔬食好料理」單元做營養分析,也感謝她為本書審閱推薦。本書第二篇──減重篇、第三篇──飲食篇,都有重要的營養概念,告訴關節炎患者哪些食物少吃,哪些食物有益關節。
《用對方法,關節不痛》一書有系統的剖析關節炎患者遇到的各種問題、善用運動改善關節炎困擾的方法外,詳盡的告訴讀者如何預防保健,如果遇到關節炎疼痛難耐或急性發作時,建議病友可採行哪些方法或藥物控制病情,什麼情況才需要開刀治療等等。希望本書的出版能協助被關節炎所苦的讀者,找到適合的處理方式或預防方法,擁有快樂生活。
(本文為2011年4月出版《用對方法,關節不痛》一書的編輯後記)
※ 立即購買:《用對方法,關節不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