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健康加油站 影視異想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媽媽的遙控器》父母想掌控孩子的人生,要的是什麼?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媽媽的遙控器》父母想掌控孩子的人生,要的是什麼?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14474
收藏 瀏覽數 : 14474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媽媽的遙控器》父母想掌控孩子的人生,要的是什麼?

「媽,妳到底還要我死幾次?」一句赤裸卻如此痛心的話從孩子口中道出,或許讓人看了覺得很不舒服,但這些不舒服就真實發生在這些孩子身上。公視自製教育主題戲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7月7日首集〈媽媽的遙控器〉一播出就在網路上引起熱烈討論。劇中媽媽獲得一個神奇的遙控器,只要孩子的表現不如預期,她就會按下遙控器將時間倒轉。不少觀眾看著劇中主角小偉對已經安排好、無力的人生感到絕望,也對無法掌控自己的生死感到無奈,都會不解為何狠心的媽媽不願放手,堅持要孩子照著她希望的方向走?
 

我是為你好
難道不對嗎?

我們可以由小偉媽媽常不斷重複地擦拭水漬、灰塵、地板,看出她的焦慮、緊張與不安。心理作家海苔熊(本名程威銓)認為其實她要的不是真的去控制小孩,而是想找回人生的控制感,原因之一是在她離婚後失去了紀太太的身分,逐漸忘記自己是誰,所以她想透過控制小孩的方式來取回生命的主導權,因為那孩子身上流著她和前夫的血,某種程度上面看來,那孩子也是她一部分的自己。

這也說明為何片中她要一直逼迫孩子講出「我一定會努力讀書,考上好大學,不讓媽媽失望」這句話,其實她同時也在對小時候的自己喊話,並希望能透過孩子來獲得她所缺少的東西,補足那個失控的自己並壓抑不安。

但她卻忘記了,孩子是正要邁向獨立的個體。

有些父母常以「我是為你好」來強迫孩子做他們不喜歡的事,海苔熊表示這種心態可以分為兩個面向來探討它。其中一個是無意識的、難以自覺的,此稱為「代間傳遞」,是在自己成長過程中曾經歷過且非常厭惡的經驗,可能曾被爸媽要求、灌輸過某些觀念,卻在不知不覺中也將它加諸於孩子身上。另一個則是有意識的,父母依著人生經驗為孩子安排,希望他們不要再走相同的冤枉路,或重蹈自己的覆轍,表面上看起來可能是為孩子著想,但內在或許有一部分,是為了扭轉那個過去的遺憾。

海苔熊認為這會在孩子內心與外在形成拉扯,他們可能在現實中做出符合爸媽預期的行為,心中卻滿是反抗的想法;或表現出叛逆行為,而內心出現罪惡感。對青少年時期的孩童來說,是發展成長獨立相當重要的時期,處於叛逆期的他們很難不反抗,同時也必須學會在兩者間找到平衡。

許多家庭會希望孩子能有好成績、考上好大學,甚至為他們安排一切,海苔熊認為其實有好有壞,倘若孩子真的順從了你的安排,認真唸書、功成名就,那麼或許日子會過得較為安穩,但如果事事都幫他們安排好,同時孩子也失去了思考到底什麼是自己要的能力,造成他們興趣選擇的延宕。更何況,孩子真的能夠完全不反抗,按照你的方式去做嗎?
 

「受控制的男主角」VS.「自由放任的女主角」
為孩子鋪好路還是放手讓他們去飛?

如果為孩子舖好前途,他們會失去替自己做決定的能力,那是否該「放牛吃草」,以開明的態度教養孩子?對此,海苔熊表示這沒有一定的答案,因為放任孩子並給予極度自由,會失去了楷模和標準、不曉得什麼是該做,什麼是不該做的事情,而且更重要的是,當他們開心和難過你都不在乎隨便他們去,可能也會形成一種「情感忽視」。

他建議家長不妨換個角度思考,回想自己在孩子那個年紀時會做的事,站在孩子的觀點去作考量。以父母該不該買漫畫給孩子為例,孩子想看漫畫而家長卻認為他應該要好好讀書,此時買與不買漫畫都不是最好的選擇。建議可由親子溝通作出協議,約定若無好好讀書,造成成績不理想,則沒收漫畫一段時間。家長設身處地且將心比心溝通,能讓孩子更加明白這條限制與自由的界線。

劇中,媽媽經常對小偉說:「你和你爸都一樣讓我很失望。」理智的觀眾可能會認為這個媽媽很不理性,為何會將孩子與爸爸的行為相提並論?或許正是因為孩子身上所流的血液一半來自自己,另一半則來自前夫的緣故。

海苔熊以「投射性認同」來解讀它,媽媽和小偉說話的時候,實際上是複製了她和前夫互動模式。這樣的內在,其實是很複雜的:一方面其實是把部分對自己的失望轉嫁到孩子身上,另一方面則是把對前夫的厭惡及失落轉移給孩子作為代罪羔羊。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關係也可能讓孩子將與母親的互動轉嫁到未來伴侶或不同人身上,而如此的互動模式,可能會讓兩個人都感到痛苦。

不過,若母子其中一人意識到原來自己現在做的事情,是以前的自己所厭惡的事情時,或許就會選擇不要陷入以往的過錯,進而改變這一段關係。
 

家長是否該干涉孩子的感情?

劇中還有另一個值得深思的地方,媽媽限制小偉的交友,甚至要求他離開心愛的女孩,認為他現在的本分就是要好好讀書。而在兒子長大後,媽媽依舊不喜歡他交的女朋友,甚至干涉並替他安排相親。

海苔熊建議家長,不要過度限制孩子們的愛情世界,不如就放著、或者跟學校老師合作,可以讓他們在一定的範圍內多去嘗試探索,哪天他發現與對方不適合時自然就會分開,同時他也能從中汲取經驗與教訓,在未來面對感情時能更加成熟、理性。

「生命是我們自己的,它長什麼樣子,都應該是我們自己負責。」這是劇情進入尾聲時,相親對象對成年的小偉說的話,也正是這句話鼓勵了小偉,讓小偉有勇氣回家偷走媽媽的遙控器,奪回自己的人生掌控權。

或許導演和編劇要表達的,正如該劇片名「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希望家長在看完後能明白,父母不能完全限制住孩子的人生,子女要如何發展、活出怎樣的生命都是他們要為自己負責,家長只能在旁給予協助與建議,因為孩子自己才是遙控器真正的掌控者。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