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用心快樂社會企業、Yahoo以及董氏基金會合作的線上調查資料顯示,已有超過九成民眾知道「憂鬱情緒」並不代表「憂鬱症」,八成七的民眾瞭解憂鬱症是一種腦部化學物質失衡引發的疾病,顯示多數民眾對憂鬱症已有基本認知。有鑑於憂鬱症患者接受治療的比例僅20%,董氏基金會聯合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高雄市衛生局及高雄市立凱旋醫院自2000年起訂定每年十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憂鬱症篩檢日」,提供篩檢工具及各式紓壓體驗活動,提醒民眾定期做憂鬱情緒自我檢測、建立紓壓習慣,能有效預防憂鬱。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指出,根據國外研究,將心理健康檢查納入健康檢查的一部分,將有助於發現有精神問題卻未接受專業協助的人。因此董氏基金會一直致力推動憂鬱情緒篩檢,早在18年前即陸續研製憂鬱情緒自我檢視表,包括分別可提供給18歲以下的青少年、大學生及18歲以上的成人使用的三種量表。每份量表的題目都是由專業人員依據憂鬱症的臨床診斷標準、再經由大規模施測建立常模而設計出來,指標性且符合台灣文化的題目、簡易的回答方式、計分統計及依據計分結果提供不同的專業建議,透過情緒篩檢可釐清情緒起伏的原因,適時調整或漸進式養成紓壓習慣。
若發現情緒困擾已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且持續兩周仍無法改善,則可第一時間尋求專業協助。藉由臺灣憂鬱症篩檢日,葉雅馨主任建議民眾可將線上版情緒篩檢量表加入我的最愛,利用等公車或通勤等空閒時間,花一分鐘填寫,有效預防憂鬱。
董氏基金會也與網紅Una、超強系列及臺灣吧合作拍攝三支心理健康宣導影片。其中與臺灣吧合作的「朋友的廢文,真的是廢文嗎?」,以短短74秒動畫,提醒民眾別輕忽朋友任何可能的求助訊號,關心永遠不嫌多,就算是廢文也別輕易放過。
葉雅馨主任提醒,當朋友的情緒困擾已不是傾聽、聊聊可解決,陪伴對方走向學校輔導室,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就是最好的守護方式。今年臺灣憂鬱症篩檢日,除了原有的合作單位,新加入的用心快樂社會企業、台灣全人照顧協會、國富文教基金會也特別在這一天共同鼓勵民眾,將情緒篩檢量表及心理健康影片轉傳給身邊的親友,讓情緒篩檢融入日常生活,為自己的心理健康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