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兩性關係 情人相處 愛在IG、臉書放閃?3招避免掉進社群媒體的比較漩渦

愛在IG、臉書放閃?3招避免掉進社群媒體的比較漩渦

出處/ 2019年11、12月號/第385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6419
收藏 瀏覽數 : 6419
愛在IG、臉書放閃?3招避免掉進社群媒體的比較漩渦
3C世代,幾乎每個人都有用社群媒體的經驗,你是否曾在發生一件覺得自豪的事之後,盤算著要怎麼在社群媒體上呈現?又在發布後,將它不斷編輯或刪除?在某種程度上,社群媒體帶來一種「生活美好」的假象,用戶為了要維持光鮮生活的常態,處心積慮的表演,並迫使用戶將修飾過後的自己與他人比較。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究竟該如何避免社群媒體帶來的比較心態?
 

早上搭捷運,滑個facebook或instagram,可能不小心會被「閃瞎」,被迫看到朋友攜伴「放閃」;晚上下班點開instagram,看到某對藝人曬甜蜜,眼睛再瞎一次。用別人的「精彩片段」對比自己的「幕後花絮」,搞不好會有點沮喪,酸溜溜地坐等那些「放閃咖」分手。當生活濃縮在社群媒體,「分享」的尺度拿捏得不好,就會變成「炫耀」,到底愛「放閃」的心態是什麼?社群媒體上的光鮮亮麗,是否包裹著陰暗晦澀的糖衣?

 
「放閃」是填補現實感情的蒼白?

社群媒體已是生活的一部分,尺度拿捏不穩,分享就會變成炫耀,但往往現實不如社群網站般飽滿豐腴。澳大利亞性科學家Nikki Goldstein表示,「頻繁貼出情侶合照的人,是想在社群媒體上尋求其他人認同這段關係。因為其他人的按讚、留言會給予他力量與信心。」不少對愛情缺乏安全感的人,需要靠「放閃」來尋求外界給的肯定。

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男藝人出軌,被周刊拍到在街上接吻,粉碎了結婚八年,妻子在社群媒體上經營的「甜蜜形象」,既諷刺又感慨。而這也驗證了Nikki Goldstein的主張:當一段感情缺乏安全感,就需要靠外界的認同來「維穩」,也充分展示了所謂的社群假像。

科普心理作家,同時也是彰師大諮商輔導所博士生的兩性專家海苔熊(本名程威銓)表示,在網路曬恩愛的人,可能有更高的關係滿意度,因為滿意度高才會曬恩愛。此外,「愛」的定義是很模糊的,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不斷在網路上貼恩愛的照片,有三種可能,包括「換取對方的注意力」、「宣示主權」以及「增加愛的感覺」;如果不願意在網路上放閃,也有幾種可能,「也許是逃避依戀、或非常注重自己的隱私、或彼此關係有一些問題、或者是這段戀情需要某種程度上隱藏起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依戀型態
影響社群媒體使用習慣

臺大心理學碩士曾郁蓁在2015年曾撰文表示,在臉書上公開感情狀態,除了反映情侶間的感情穩定度外,也會受到雙方的依戀型態(attachment style)影響。

所謂的依戀型態來自於幼時與照顧者(例如:父母或阿公阿嬤)的互動模式。許多心理學研究指出,幼時建立的依戀型態,會成為我們長大後與其他人互動的模板。依戀型態常見的個性是「焦慮依戀」、「逃避依戀」,透過兩個度向來區分人在人際關係中的行為模式。

不管是「焦慮依戀」,還是「逃避依戀」,兩者都缺乏安全感,容易覺得自己的感情品質會被其他人看輕。但兩者對社群媒體所產生的型態,卻恰好相反。

海苔熊表示,焦慮依戀的情人很愛放閃,逃避依戀者則往往「不想放閃」。「焦慮依戀者」相對較黏、怕對方離開自己、怕被拋棄、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有時為了守衛另一半,只要有照片就會想發在社群網絡宣示主權;「逃避依戀者」雖然也在意別人的評價,但因為不喜歡跟別人太靠近、討厭私事被公開討論,傾向不放閃,甚至還會降低另一半在社群上的感情可見度。

 
匱乏心態讓比較無所不在

每個人都會產生比較心態。在1950年代,心理學家Leon Festinger就發表了受歡迎的「社會比較理論」,指出人類天生就會藉由追蹤他人的近況,或是藉由與他人比較,來提升自己的自我認同感,而這樣的社會比較過程,會導致一個人失去信心,並增加不安全感。

在大家普遍習慣在社群媒體上曬生活的今天,有兩種狀況易產生比較心態:

1. 看見朋友擁有我所不能擁有的。
2. 看見朋友擁有的,比我的還要多或還要好。

當一個人愈炫耀什麼,可能代表內心就愈缺少什麼。因為內心匱乏,一旦擁有,就急需公開讓大家知道,證明自己比別人好。該如何跳脫比較的輪迴,唯一治標又治本的方式就是「愛自己」。

既然很難避免比較心態,不妨試著與「過去的自己」比較:工作是否比五年前更好?身體狀態比去年更健康?與父母的關係比過去更親密?瞭解自己,可降低與他人比較後產生自卑的負面情緒,並接受現階段自己擁有的能力。

 
設立使用目標
避免陷入比較心態

只是,人終究是社會性動物,得到社會認可非常重要。而社群媒體如今已成為人際間互動的一部分,如何在參與社群媒體的同時,避免掉入嫉妒、比較心態?美國作家蘿拉.史密斯(Laura L. Smith)是一位母親及演說家,她2016年在外媒撰文中提出建議:

1. 節制時間,鎖定目標

我們愈是在社群媒體上流連忘返,就愈可能看到其他人所貼出的、讓我們嫉妒的事件,因此,蘿拉強烈建議大家,要節制自己在社群媒體上的時間。如果你想回覆某項訊息,那就回覆;想貼上家人合照嗎?那就貼出去吧!當我們事先設定好使用社群媒體的目標,就不會看到一些令我們措手不及的貼文。

 
2. 僅與真正的朋友互動

如果朋友具負面人格,那麼我們可能也多少感染到負面情緒;如果他們性情乖戾,那麼我們可能會被誤解、抹黑;相反的,如果我們所追蹤的朋友都是很正面、善良,分享很棒的理念,或留下正向評語,那麼我們也會受到激勵,變得正向積極。

 
3. 不要執著自己你得到多少「讚」或留言

貼上自己想貼的文章或照片,做我們所能做的、分享想分享的,然後,就結束了!社群媒體是聯結彼此的平台,不是為了吹噓,更非用來衡量我們的價值。不要在乎得到多少「讚」或留言,社群媒體並非收穫人緣的地方。

社群媒體是展現自己的工具,許多人在這當中獲得幸福感,但當朋友閱讀我們的貼文,會自然陷入比較、會衡量自己與別人之間的落差。其實負面能量是人之常情,但必須了解的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許多人只會展示自己的「精彩片段」,幕後花絮可能千瘡百孔或平凡無奇。

社群媒體是人際聯結的平台,不要用此來衡量自己的價值。「做真正的自己」比流連社群媒體更重要,要明白這趟人生旅途是屬於自己的。情緒應該遠離被手機綁架,抬頭看見真實的彩虹;離開手機的小螢幕,真實去了解生活中接觸的人情,你會發現,這比注視著藍光輻射的螢幕,更精彩且有意義。 

 
10個方法培養「分辨訊息真偽的能力」

在網路世代,不少內容農場為了增加點閱率、賺取廣告收益,常會散布一些未經證實的謠言,訊息假假真真,有時錯誤訊息透過社群媒體廣傳,難免三人成虎。避免成為社群網絡訊息的盲從族,FB官方日前提出了10個方法,教大家如何在資訊海洋裡分辨不實訊息:

1. 對標題持懷疑態度:如果標題太過於令人震驚或難以置信,就可能是假訊息。

2. 仔細查看網址:許多不實報導都會偽裝成真實的新聞來源,可以自己輸入網址或設定「我的最愛」,前往信任的媒體或者國家官方網站查詢訊息真偽。

3. 確認新聞來源:確認消息來源是你所認識或是知名的媒體所提供,若是你不熟悉的單位或媒體,請查詢該單位或媒體的介紹,再對消息來源下判斷。

4. 奇怪的排版:許多不實訊息網站會有詞語拼寫錯誤和奇怪的排版。

5. 可疑的圖片:不實訊息往往會加入盜用的影片和圖片,有時候圖片甚至與訊息無關,建議可以把圖片放在搜尋引擎上尋找,以確認來源。

6. 檢查日期:不實訊息可能會出現不合理的時間,或者時間已被竄改。

7. 查找資料來源:檢查作者使用的資料來源是否準確真實,缺乏證據或找來匿名專家做背書,這可能是不實訊息。

8. 查找相關新聞:如果有多個具公信力的來源都報導了相同的內容,則訊息內容較可能屬實。

9. 判斷新聞是否是個笑話:有時候很難把假新聞和諷刺類文章分開,仔細查看新聞細節,看看是否為了搞笑而寫。

10. 只分享你相信的訊息:沒有確認訊息的真實性之前,請不要在網路上分享。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