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常有血壓、血糖、血脂過高的三高問題,根據教育部體育署107學年度各級學校學生運動參與情形調查,發現國小到大專院校的學生,自認學期中的運動時間充足比率僅31.8%,為了鼓勵孩子在生活中增加運動量,董氏基金會今年特別與康健人壽合作,希望藉由推廣「玩轉動,拋出好心情」親子康健身心計畫,透過趣味的親子運動方案,鼓勵家長在孩子還小時,就養成親子運動紓壓的習慣。以下推薦9項能在戶外進行的親子運動,以及天氣不佳時,在室內也能輕鬆維持運動好習慣的「6招親子雙人運動」,從現在起,親子一起運動,讓腦力、身心更健康吧!
親子運動有助於腦力發展
還能增進親密關係
現代社會以小家庭為主,不少父母工作繁忙,常錯失陪伴孩子成長的關鍵時刻,經國管理與健康學院觀光休閒與健康系副教授林怜利建議,每周至少和孩子一起運動2次以上,不用花很多的時間,就能增進彼此的親密關係,能適時提供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的情感支持;此外,親子運動還有助於腦力發展,可促進腦內啡分泌,讓心情愉悅,同時還能了解家人會不會容易喘、體能、協調性是否正常等健康狀況。(延伸閱讀:壓力大到喘不過氣?試試運動紓壓!)
此外,林怜利舉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洪蘭教授發表於《信誼兒童發展研討會特報》的文章中所分享的科學研究為例,指出運動可以刺激海馬迴中一種幫助神經生長的蛋白質活化,能增加長期記憶;還能提升人的警覺性、注意力,讓心智最佳化。
「如果父母熱愛運動,也會帶動孩子喜歡運動,或許運動項目不同,但都能達到鼓勵孩子運動的效果。只是不建議用硬逼的方式,可循循善誘幫助他們找到有興趣的運動。」林怜利分析,「孩子越小越好引領,建立他們的興趣。幼稚園、小學最適合,再大一些,他們就有自己的夥伴和生活圈。如果孩子能從小養成運動習慣,當青春期到來,父母就能有一種方式去維繫、關心孩子。」她也叮嚀,不管什麼運動,都要注意安全性和正確的運動方式。(延伸閱讀:不想孩子沉迷手機?利用長假引導孩子愛上運動!)
籃球、羽球、騎腳踏車等9項運動
適合小家庭一起親子運動
哪些運動適合親子同樂呢?林怜利推薦:1.籃球、2.足球、3.羽球、4.排球、5.直排輪、6.騎腳踏車、7.慢跑、8.游泳、9.玩飛盤等,可從中選擇有興趣的進行。「在這些活動中,孩子的雙親也能從旁指導,培養他們生活技能,包括:自信、互動、團隊合作、遵守規則。」運動頻率最好維持在一周2次以上,如此才能達到該有的運動量,以及培養親子感情的功用。(延伸閱讀:天冷怎麼幫幼兒發洩過動精力!專家推薦5款親子居家體能遊戲)
同時父母也可以設定簡單、易達成的目標,讓孩子去挑戰,享受在運動中互動的樂趣,如果有達到,可發送貼紙或記點來獎勵,以月為單位,累計到一定程度,就可兌換獎品。
如果互動的人數夠多,來一場刺激的「飛盤躲避球」也是不錯的選擇,「就和一般的躲避球一樣,雙方分成兩隊,線內和線外都要站人,參加的人要將對方射出的飛盤穩穩接住,掉了就要重來。」
6招親子雙人運動
不怕天氣濕冷,室內也能進行
冬天天氣寒冷,北台灣還容易下雨,林怜利副教授也受董氏基金會邀請而設計「6招親子雙人運動」,這運動可在室內進行。「這些動作3〜4歲的孩子就能做了,不過父母需注意孩子動作的正確性,避免受傷。」(延伸閱讀:親子運動讓青少年情緒更穩定,不易憂鬱)
林怜利說明,六套運動中,「上跳下蹲敏捷好」和「快跑慢走協調好」,對於身體幫助最大,因為彈跳能幫助孩子增加骨質密度,還可以鍛鍊大腿和小腿的肌耐力,如果孩子有心儀的體育競技項目,如短跑、籃球等,這兩個動作也能幫助他們訓練爆發力和彈性,讓他們贏在起跑點。
這6種動作一天做十組,大概只需要花十分鐘的時間,就能有效率的鍛鍊身體,並且能陪伴孩子、增加彼此的親密度。此外,這些動作也適合拉筋,若假日和孩子出去進行較為劇烈的運動,事前也可透過「6招親子雙人運動」來暖身。
林怜利指出,運動後的一小時是黃金時間,「這時候人的專注力最好,適合念書、學習,做一些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事。」她每天運動完簡單盥洗後,就會開始唸書,把握住運動後身體的最佳狀態,也推薦家長善用這時間,幫助自己和家人更有效率的完成工作。(延伸閱讀:每天增加小確幸的快樂很簡單!從散步、走走路就可以開始)
6招親子雙人運動
★小點子增加運動趣味:可拿大富翁遊戲中的骰子來應用,親子互擲骰子,依擲到的點數,做對應的運動。熟練這些動作可增進核心肌群的肌力、敏捷力、柔軟度、協調性、平衡感及臂力喔!(點此看:6招親子雙人運動影片示範)
延伸閱讀:
親子運動有哪些好處?孩子能學到什麼?給親子關係哪些正面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