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心靈活水 揮別憂鬱 新冠疫情流行期間銀髮族更憂鬱及焦慮,7個作法傳遞關心

新冠疫情流行期間銀髮族更憂鬱及焦慮,7個作法傳遞關心

出處/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3125
收藏 瀏覽數 : 3125
新冠疫情流行期間銀髮族更憂鬱及焦慮,7個作法傳遞關心
最近台灣新冠疫情趨緩,不過,確診者足跡遍布全台,還是令一些民眾焦慮不安,其中銀髮長者的心理健康也需要持續關注。根據2021年12月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精神病學》的一項研究指出:與疫情前相比,年長者更加憂鬱和孤獨,董氏基金會建議可用7個作法表達對長輩的關心,而一起玩桌遊,也有助於鍛鍊記憶力、觀察力及反應力。
 
該研究由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學者進行,以《英國老化縱向研究》中5,146名年長者的數據進行分析,平均年齡67.7歲,52.9%為女性,以白人比例最多占92.8%。比較受試者於2018~2019年及疫情開始發生的2020年的數據,其中以四種量表評估憂鬱、焦慮、生活品質及孤獨感的變化。
 
結果發現,憂鬱症患病率自疫情流行前的12.5%,於2020年6~7月間增加至22.6%,並在同年的11~12月進一步上升至28.5%;自2020年6~7月和11~12月期間,焦慮症的患病率也從9.4%上升到10.9%;孤獨感也增加,其生活品質更惡化。
 
研究也發現,女性和沒有伴侶的人在心理健康方面惡化的情況更加嚴重;社會經濟不平等也持續存在,較貧窮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最低,而較高的社會經濟群體,整體上具有更好的心理健康狀況。(延伸閱讀:感到孤獨的年長者,平均壽命少3~5年!三招避免孤寂影響身心健康

建議長者維持規律生活,不因疫情日夜顛倒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兼任主治醫師賴德仁表示,新冠肺炎疫情讓長期就醫的患者因害怕被感染而不願到醫院就診。除此之外,長者施打疫苗後不幸身亡的報導,讓不少長者對施打疫苗感到恐懼及焦慮,更不敢外出,進而影響情緒及睡眠狀況,長期缺乏刺激也使得認知功能下降。
 
他建議銀髮長者,首先還是在身體狀況許可下施打疫苗,並維持規律生活,不因疫情日夜顛倒;飲食均衡,適當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及避免肌少症;與他人保持互動,可以用視訊方式,或待疫情趨緩開放日照據點或社區活動時,戴好口罩維持社交距離與朋友相互聊天。(延伸閱讀:治癒老年孤獨特效藥:出門與社交
 
賴德仁也提醒醫療不間斷,不擅自停藥,在疫情嚴峻時期,各醫院都提供了視訊門診或居家醫療服務,可善加利用。與疫情共處的日子還很長,要留意自身或關心身旁長者的心理健康。

7個作法讓長輩感受關心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疫情讓所有人面臨生活改變的適應問題,特別是年長者,依年齡細分初老、中老及老老,其中後兩者族群因行動力不足需較多協助,受影響最深。疫情帶來的影響無可避免,建議對身旁長輩提供以下關懷或協助:
 
1. 維持基本的聯繫,每天以電話關心,與長輩話家常。
 
2. 當要前往長輩家裡時,做好基本的準備,像去之前避免太頻繁外出,減少成為足跡被匡列的風險,不呼朋引伴邀請更多人前往,抵達長輩家時徹底做好酒精消毒。
 
3. 協助長輩操作或設定3C的通訊設備,如LINE、平板的遊戲或電視頻道,方便他容易操作或追劇。(延伸閱讀:樂齡族學用手機視訊、對雲端發票、導航找路,用網路翻轉生活
 
4. 引導長輩建立利他行為的模式,像是關心晚輩、準備食物分送、電話關懷生病中的朋友等。
 
5. 與長輩一同整理照片,從中回憶及聆聽他分享當時的人事物。
 
6. 和長輩討論列出希望執行的清單,例如疫情解封後想跟誰聚餐、想採買某項東西等,協助他整理可以做些什麼,提升積極正面的部分。
 
7. 除了傳統的橋牌或麻將外,可運用桌遊來陪伴長輩。(延伸閱讀:樂齡瘋桌遊 活化腦力防失智

葉雅馨分享自去年起開始與台南國學書院合作,針對當地擔任志工的長者舉辦工作坊,學習樂齡生活及體驗桌遊。近八成八的長者認為,桌遊的體驗對於調解負面情緒和增進人際互動有幫助,因此今年再度攜手合作,規劃志工培訓課程,讓這群志工長輩未來在當地能善用所學的技巧,帶領年長者體驗桌遊,過程中了解他們的情況,同時幫助其建立記憶力、觀察力及反應力。(延伸閱讀:看見自己的孤獨,和它對話,找到讓心不焦慮的力量

關鍵字: 新冠肺炎疫情銀髮族憂鬱焦慮桌遊關心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