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父親節,我六十一歲,過生平第一個沒有父親的父親節。父親的哲理、幽默、文思、及對晚輩關心提攜,卻豐富的在我們心裡…。說起來,他教導、陪伴、照顧我,有一甲子了,並不是每個人有這種殊榮。
父親耳提面命的故事
想起來,他的生活言談中總是充滿故事。
小時候上學,他的阿母會一早起來做便當,各式各樣,因為年紀輕、正成長中,往往在第二節下課就會迫不及待的打開便當。每次都想説只是吃一兩口,卻吃得津津有味而一下子就吃光了。阿母的便當常常給他驚喜,長方形的便當裡,有時候很豐富,青菜的旁邊有一塊魚肚、或一片切薄薄的肉片;有時候滿滿白飯中間放著一顆醃過仍紅紅的梅子,像一幅日本國旗。
這讓我一直以來對「便當」總是充滿好感。無論是媽媽做的各式便當、工作會議便當、因疫情的外送便當…。
每次臨到要什麼考試前,他特別會提醒我們:考試、做重要的事之前,更要當心身體,不要有任何割傷、摔倒,因為任何小小傷口,身體的細胞、腦子都會因為要分擔照顧這傷口,而影響專注力,讓原來的能力打折扣,影響成績。
等待、耐心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需要學習。他曾説過,有一隻杜鵑鳥正巧停在大城門入口走道前,怎麼走進城呢?織田信長會説:把牠殺掉,就走過去。豐臣秀吉會說:驅一下,把他趕走,就可進城。德川家康卻說:就等一等吧,牠會飛走的。
他們是日本戰國時代的三個非常有名的代表人物,有不同的性格,織田信長非常的果決暴躁、豐臣秀吉性子很急不耐煩,只有德川家康願意等待。所以在戰國時代只有德川家康可以開拓太平盛世,而且歴時很久。
父親覺得人生慢,沒關係,可以等。邊享受過程,就像喝酒、茶…。
父親和大學生時候的我。
他也說過:能力,是為了可以幫助別人。
我出生在屏東,小時候,父親時不時會帶我和兩個妺妹去東山寺,然後到一片黑色大理石前,上面刻著寺的創始歷史,有一些人名。他會要我們找找,然後指著「葉瑞雲」,說:這是妳們的阿公,我的阿爹(台語發音),他是幾個捐款創寺的人之一,所以名字排在第三個。
後來才知道我阿公在那個年代有開米店,運送店(用火車運輸),做很多救濟救助的事,包括建寺…。我想為什麼父親的大哥葉秋木會去日本唸書,也是當時家境不錯吧!
他的阿爹説能力要漸漸培養,有好能力就是要幫助別人。他也要我們記著。
父親帶全家人出遊。
父親的日常故事
認識父親的人,都知道他有好酒量,好酒品,甚至好朋友、晚輩、鄰居在他純熟的慫恿之下,各個漸漸都以門徒弟子相稱,酒酣耳熱之際,許多趣事、故事、老歌也都上桌了。
他說明治時代初期結束鎖國,開始有船隻進入日本港,日本人一看,好驚訝怎麼遠處這麼厚的鐵板(船)可以浮在海上。而船上的西洋人用望遠鏡一看,嚇一跳!岸上的日本人怎麼每個人頭上都配著一把槍…(幕府時代男性的頭髮都往後盤起來,日本月代頭型)。
When I grow too old to dream是他的必唱曲,而且是對著我媽媽唱。他在有點醉意時清唱,格外動聽,他説這曲子的意思是老到不能再夢的時候,還是會愛妳!
父親與母親蜜月時合影。父親告訴孫們要努力找另外一半,找到了才能成為一個圓。
《暴坊將軍》是他每天必追的日本時代劇,他和媽媽根本就是主角松平健的忠實粉絲,偶爾會在劇中看到熟悉的演歌明星客串,例如北島三郎,會聽到他們一陣驚喜歡呼聲。
這劇共有832集,松平健從年輕演到中年,因為全日通Z頻道在下午四點、六點、八點和另一部《水戶黃門》交叉著播,即便看了好幾年,仍樂此不疲。因為從第一集播到最後一集,已經是兩年半的時間了,然後Z頻道又會重播。爸爸總邀媽媽一起看,所以也成為生活中另一種規律及享受。
《暴坊將軍》的劇情是江戶幕府時代第八代將軍,以德田新之助的身份行走市井,剷除不法惡行,勸善懲惡的故事。每集有不同的劇情,邪惡的那方最終會遭到制裁,看完之後果然神清氣爽、大快人心,劇中好人壞人清清楚楚,是非分明。
爸媽每天必看的日本時代劇《暴坊將軍》,幕府時代男性的頭髮都往後盤起來,遠看就像頭上戴著一把槍。
我們或孫子孫女們幾乎分別都和阿公阿嬤一起看過這齣時代劇,熟悉最後懲惡廝殺時那經典橋段與音樂。
現在媽媽還是依循著看暴坊將軍劇的規律作息。也是她説了我才知道每到片尾廝殺時,將軍是不能直接殺壞人的,只能用刀背把他們打昏,直到他下指令「制裁」,身旁的隨護高手才能動刀。
When I grow up,我想對父親説:今年的父親節,雖然您不在了,但透過思念,您依然在我們的生活中,只不過我們酒量都變差了!(延伸閱讀:200cc Whisky物語)
謝謝您,陪了我一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