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心靈活水 預約快樂 臺南醫院院長李伯璋》面對困難,轉念想才有出路

臺南醫院院長李伯璋》面對困難,轉念想才有出路

出處/ 2013年10月號/第320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4015
收藏 瀏覽數 : 4015
臺南醫院院長李伯璋》面對困難,轉念想才有出路

外科名醫李伯璋面對醫界日益艱難的環境,他說:「了解自己是為病人和理念而戰,便會忙得心甘情願。」用愛、用願望、用熱忱面對挫折,轉念看待挑戰,才能讓人生過得快樂富足!


外科名醫李伯皇、李伯璋兄弟檔,兩位外號都叫做「李伯」。哥哥李伯皇在臺大醫院執刀,退休後被挖角到義大醫院擔任執行長,弟弟李伯璋任職成大醫院,兩人都是病人最相信的醫師,也是死神強勁的對手。
 

李伯皇把李伯璋帶入外科和移植領域後,放手讓弟弟在南臺灣揮灑出一片天,現在李伯璋除了是成功大學外科系教授,仍然做腎臟移植手術外,也是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院長和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每周至少兩天上臺北開會,南北兩邊跑,還要準備律師考試。他,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事太多?有效率的做法是
一次做好一件事

李伯璋說,做事不是時間長就會做得好,一定要有效率,當做一件事情時就迅速做好這件事,再做下一件事情,不要三心二意,到最後兩頭空。到他這個年紀,由於累積了不少人生經驗,遇到事情從制高點看,也知道如何迅速且有效地處理。
 

臺南醫院有位病人有糖尿病、高血壓,最近大便有血,卻查不出病因,於是向院長投訴。李伯璋抽空過去探視,仔細再看一次病人的病歷,趕緊會診外科醫師,認為可做電腦斷層確定診斷,果然發現小腸有腫瘤。手術割除後,病人感激不盡。短短幾分鐘,就解決病人幾個月的困擾,關鍵就是多用點心。
 

找到工作的成就感
在崗位上表現到最好

無給職擔任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李伯璋心裡想的是器官移植可以救很多人,也可以改善很多人的生活品質。無奈臺灣受傳統保留全屍觀念與整體人力不足的影響,推動阻力很多。李伯璋把握每個機會去努力,像臺大醫院醫師曾御慈不幸辭世,他透過曾御慈的老師柯文哲教授去得到家屬的成全,嘉惠十多名病患,後續更帶動曾御慈效應,讓臺灣更多人了解器官移植,願意捐贈器官。
 
在健保制度下,越來越多醫師不願意走外科,因為風險高,生活又沒品質。但李伯璋卻樂在其中,他說,大環境不好,無能為力,但醫師可以有熱忱,當了解自己是為病人和理念而戰,便會忙得心甘情願,當病人病情好轉時,是醫師最大的成就感;惟有內心有愛、有願望、有熱忱才能繼續堅持下去,對抗苦惱和挫折,並且在工作崗位上表現到最好。

 

埋怨困難不能解決問題
轉念想,才能讓自己突破

人生的挑戰在所難免,每個人背景不同,困難也不一樣,但埋怨不能解決問題,什麼事情最好都能正面思考。李伯璋以自身為例,要花心思解決病人、家庭、孩子等問題,但他認為,能否妥善處理是EQ問題,很多時候面對「傷害」,儘管外人不了解,自己要懂得「吃」下去,等到過幾年後再來看,真的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李伯璋回憶擔任成大醫院外科主任第3年即將任滿時,臨時被通知主任要換人做,由於主任都是做2任6年,且自己的努力與成果,全院同仁有目共睹,例如擔任主任時,外科住院醫師從1年2個增加到15個,吸納更多優秀人才,卻因醫院高層角力而被犧牲,莫名遭拔主管職,頓時失去自己的舞臺。當時可說是面臨人生很大的挫折,「這讓我長大很多,」李伯璋說。此時,他深刻意識到,很多事情不是自己能決定,是被有權力的人來決定。當時主事者還邀他吃飯,李伯璋硬著頭皮參加,之後坦然去拿醫學院與醫院的感謝狀,也感受到人性虛偽的一面。
 
不過,樂觀的李伯璋迅速調整好心情,決定趕快把未完成的法律碩士念完,果不其然,3年半就拿到學位,開始準備律師考試。由於公務繁忙,考了多年沒有考上,但他說,追求人生第二專長與挑戰,一定會「永不放棄」。
 

面對困難,李伯璋說,人生有很多事情無法掌控,一定要看開、看透,山不轉路轉,柳暗花明又一村,才能快樂迎接挑戰,有個富足的人生。

關鍵字: 李伯璋台南醫院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