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親子之間 學前教養 看不到爸媽就哭鬧,6招幫孩子克服分離焦慮

看不到爸媽就哭鬧,6招幫孩子克服分離焦慮

出處/ 2012年7月號/第306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3731
收藏 瀏覽數 : 3731
看不到爸媽就哭鬧,6招幫孩子克服分離焦慮

當孩子和長期照顧自己的人分開,產生極度恐懼、焦慮、哭鬧不休的情形時,有哪些小技巧,可以幫助孩子克服分離焦慮?


4歲的小倩曾接連好幾次因睡著而被媽媽短時間留在汽車內,醒來後看不到媽媽而大哭大鬧,從此極度沒有安全感,常常擔心父母會不見。後來上幼稚園,每次總是跟媽媽在幼稚園門口哭鬧半天,「十八相送」到媽媽上班都快遲到才肯罷休。此外,小倩每次午休都需要老師陪睡才肯閉上眼睛,而且很難入眠,一有動靜就焦躁不安,讓老師、爸媽都很頭痛,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友緣基金會執行長、親子婚姻關係專家,也是東吳大學社工系副教授廖清碧表示,孩子因父母錯誤的教養方式,以及脫離熟悉的人事物而產生分離焦慮的情況非常普遍,若放任不管,孩子可能會出現一些失序的行為。

 

分離焦慮
起因於缺乏安全感

廖清碧教授曾接觸過一個小女生,開始上學後只要看到媽媽離去就會驚慌大哭,小學三年級時,甚至會拿媽媽的內褲穿、把媽媽的東西放進自己口袋裡,經諮商後才知道孩子這些舉動起因於嚴重的分離焦慮症與非常強烈的不安全感。

 

進一步深入了解孩子的成長過程,得知女孩的媽媽曾經對她說:「如果不乖,就要把妳賣掉!」的話,甚至在路上看到做資源回收的母親用三輪車載著孩子大街小巷收集回收物時,就指著他們對小女生說:「車上這個小女孩就是因為不乖,要被她媽媽載去賣掉。」這些話讓孩子缺乏安全的依附關係,一天到晚害怕被「賣掉」,因而產生分離焦慮的狀況。

 

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副教授林慧芬提醒,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很容易產生分離焦慮症,家長要盡量避免讓孩子產生不安全感的教養方式。

 

如何察覺孩子
有分離焦慮? 

一般來說,分離焦慮小孩易出現以下現象 :
1.    一旦查覺要和爸媽分離,會抓住爸媽不讓他們離開,一離開就哭鬧不休。特別是到陌生環境,像是新的幼稚園或學校,情況會特別明顯。

2.    喜歡和爸媽玩躲貓貓,而且希望每次都找到爸媽。

3.    喜歡玩自己丟自己撿東西的遊戲,或是喜歡把東西藏起來,然後又自己再找回來。

 

廖清碧教授表示,孩子12~18個月大時,是建立親子依附關係最重要的時間,關係好,未來有分離焦慮症的情況較不嚴重。通常分離焦慮持續的時間與孩子年齡成反比,愈小的孩子需要愈長的時間才能完全適應。

文未完,全文請見紙本雜誌。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會員登入可線上瀏覽全文。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