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共有29筆資料

兒童打新冠疫苗副作用強嗎?0-5歲沒疫苗怎麼防感染?各族群最新疫苗接種時間一次看

今年1/1至5/15新冠確診病例已累積74萬1,680例,中症人數有1269例,重症有324例,其中9歲以下兒童超過6萬多人確診。​為減少中重症,政府開放6-11歲兒童打第1劑疫苗,只是兒童施打莫德納、BNT疫苗可能有哪些副作用?易心肌炎嗎?需注意什麼?0-5歲沒疫苗怎麼防感染?出現哪些「徵兆」需視訊診療或送醫?(2022.0516更新)
2022-05-03

孩子想休學是叛逆或尋獨立?過來人建議爸媽換個思維,陪他長大

父母陪伴孩子長大的過程中,免不了遇到出乎意料的難題。假如孩子決定在高中時休學,在「Gap year」裡認識自己;或考上大學後卻決定休學,先進入職場歷練人生,你會大力支持?還是反對?親子又該怎麼溝通?現為澳門大學曹光彪書院駐院導師的許恆嘉,面對子女提出上述的難題,沒有刻意阻擋,反而是與孩子一起討論決定,到底是什麼能讓親子間如此信賴與包容?
2022-04-07

求職不順感到憂鬱?專家建議7招突破停滯期

新冠疫情衝擊國內產業,主計總處調查,2021年失業率為3.95%,近7年新高。在求職過程中,可能會經歷各種事件,如待業持續一段時間,將會影響到自身的情緒狀態,根據一項2012年《管理學會學報》發表的研究指出:剛開始找工作時,求職者幸福感穩定提升,但當超過10至12週仍未找到工作,就會有明顯沮喪、憂鬱等負面情緒。專家建議7招化解失業期的焦慮、挫折,提升就業競爭力!
2022-03-23

推拿整骨想喬正脊椎竟半身癱瘓?整脊前中後該注意哪些事

新聞曾報導,一名38歲女子因肩頸痠痛去整脊推拿,4小時後竟下半身癱瘓,檢查發現罹患急性胸椎硬脊膜外出血,令人對整骨療法升起恐懼感。推拿、整骨真的可把脊椎掰直、改善骨盆歪斜?推拿整復與物理治療有何差異?整脊前中後要注意什麼,才能降低風險?
2022-03-21

隔代教養有代溝?爸媽和顧孫的阿公阿媽這樣溝通不傷和氣

現代父母需要長時間工作,爺爺、奶奶幫忙顧孫,隔代教養分擔照顧的模式越來越常見。然而,兩代人的教育背景及立場不同,若出現代溝,如何在孩子的照顧上協調、合作?溝通的話要怎麼說,才不會傷了和氣?
2022-01-10

天候不佳難運動?樂齡族適合用「健身房」幫自己達標運動量嗎?

高齡化是許多已開發國家面臨的危機,高齡長者每天要保持怎樣的身體活動量才算足夠?適不適合上健身房運動呢?
2021-11-24

岩盤浴​、針灸、推脂能增加基礎代謝率、抑制食慾,有助減肥?

岩盤浴​、蒸氣浴能增加基礎代謝率,有助於減肥?針灸、指壓能抑制食慾?超音波抽脂可震碎脂肪瘦身?這些減肥方法,到底安不安全、有不有效?
2020-02-14

高度控制下的虛擬愛

高科技創造了電子雞、機械狗...讓孩童在設定的範疇內安穩地生活,卻剝奪了孩子感受其他生命主體的機會,生活不是靠努力就可以完全掌控的,如何接受生命中的無奈與起伏,才是孩子終其一生都得學習的重要課題。流行,無所謂好壞,其間透露的訊息卻足堪玩味。這些日子來,電腦如雨後春筍般林立,寵物電子化,大家似乎已見怪不怪。我依稀記得好幾年前,電子雞開始上市的時候,孩子們幾乎人手一「雞」,很多中小學生因為著迷養電子雞而無法專心上課,當時教育部長吳京甚至提議設養雞場,以示民主開放。
2018-04-18

​三隻猴子

我的爸爸常說,老了就該學學日本東照宮裡的那三隻猴子(一隻捂著耳朵、一隻捂著眼睛、一隻捂著嘴巴),它本象徵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言。而他解釋:這是老天爺特別的安排,老伙呀(台語)聽力漸漸變差是要我們不該聽的不用聽那麼多;視力漸弱是叫我們凡事不用看得這麼清楚,差不多就好;不該說的不要嘮嘮叨叨固執有意見,要多配合年輕人……。
2018-03-30

醫院內默默耕耘的守護者

醫院裡的一角,有群人靜靜地埋首苦幹,不是為我們醫治身體病痛的醫生、護士,而是雪中送炭的社工師。他們的愛心與關懷,讓冰冷的醫院,煥發溫馨的光彩。醫療社工是醫院內一群默默付出的專業助人者。凡是病患及家屬因生病就醫所產生的種種問題,如經濟、就業、就學、醫療協調、轉院安置、勞健保、殘障福利、照護、家庭問題、兒童虐待、個人情緒等,都可向他們求助。概略而言,只要是就醫時,非關醫療或護理等問題,都在他們的服務範圍內。
2018-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