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失眠",共有136筆資料

太依賴手機影響學習與心理健康,如何讓數位設備成為孩子的助力而非阻力?

新冠疫情期間,在家學習讓親子更普遍地使用手機、平板、筆電等數位工具,但網路依賴或成癮成新的困擾。研究指出,超過九成的父母認為數位媒體為生活帶來負面影響,影響孩子的學習表現與心理健康,83%的人認為孩子因網路或數位設備而分心。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提醒,家長、老師與孩子建立數位訊息分享的習慣,使數位設備成為孩子的助力而非阻力。
2021-10-06

失眠、睡不著怎麼辦?芳療師推薦7種精油助你更好眠

失眠、睡不著是許多人的煩惱,不少人希望透過精油的使用,幫自己放鬆、改善睡眠品質,其實並非所有精油都能用於助眠,該如何挑選適合的芳療精油?本篇專訪芳療師分享哪些精油適合助眠,以及提醒精油的使用注意事項!
2021-09-27

提早一小時上床睡覺,降低23%重度憂鬱症風險

居家防疫期作息紊亂,現在回歸職場、學校,早起上班上學讓你壓力大增嗎?董氏基金會引用美國研究指出,只要提早1小時上床睡覺,可大大降低罹患重度憂鬱症的風險。若就寢時間再提早於晚上11點,更可減少約40%的風險。
2021-09-23

別再幻想吃褪黑激素、睡眠軟糖可治失眠 專家說:兩者效果有限

失眠已成為現代的文明病,台灣民眾需要持醫師的處方籤才能購買藥品級的褪黑激素,不少想改善失眠的人轉而購買食品級的褪黑激素(例如睡眠軟糖)企圖改善睡眠品質,不過服用後對於改善失眠真的有效嗎?另外網傳褪黑激素還可以抗癌?真有那麼神奇嗎?快來跟著美國毒理學博士招名威、微笑藥師藥局廖偉呈藥師,一起了解褪黑激素的正確資訊。.
2021-09-02

常熬夜而失眠、睡不著,怎麼調整作息?吃什麼能助眠?

現代人生活忙碌,事情太多做不完總是熬夜,許多人從單純晚睡逐漸變成日夜顛倒的夜貓族,身體明明很累卻常睡不著、失眠,或淺眠、多夢、睡不好。面對生理時鐘失調,到底該如何調整作息?此外,多吃哪些營養素能助眠?專家教您這樣做!
2021-08-16

父親節送爸爸按摩當禮物,中醫傳授8穴道緩解頭痛、失眠、肩頸痠痛

一年一度的父親節即將到來,還在想要送什麼禮物給爸爸嗎?不如親手替整整一年都在外頭辛苦工作、維持家計的爸爸穴道按摩,排解頭痛、失眠、肩頸痠痛等困擾!相信實用又誠意滿滿的禮物,爸爸也會很喜歡!
2021-08-06

阿嬤「顧孫」成甜蜜的負擔?8步驟遠離壓力情境、好好休息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學校停課,孩子也改成在家線上學習。不少家長因在家工作無法分心,請孩子的祖父母幫忙照顧。然而,爺爺、奶奶每天得要照料孫子女三餐、安排活動、注意安全,也感到快樂與壓力雙重矛盾....
2021-06-30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 2大族群壓力快破表! 5招幫助自己防疫期維持健康身心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三級警戒延長至一個半月,除加強防疫措施,心理防疫也不能少。緊張型的年長者若過度關注疫情變化,就會變得更加焦慮、擔憂自己被感染,進而出現失眠、心理健康問題。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建議,民眾疫情期間盡量維持規律的生活型態,減少新聞訊息,專注可控事物。
2021-06-11

反覆夢見災難現場、失眠易怒...意外後修復心理創傷可做2件事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常發生在經歷重大意外的人身上,但非當事人也可能因目睹或耳聞至親罹難而產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如過度責怪、不斷重複回憶事故情境或絕口不提任何有關創傷事件的記憶,有自我傷害的衝動。專家提醒,要預防或緩解症狀,最重要的是要察覺症狀,慢慢地找回生活的主導權。
2021-04-23

長期失眠、睡太多恐釀失智症!一表看「助眠食物」讓你睡好覺

根據調查,全台約10%的人苦於慢性失眠,睡眠問題不僅影響日常的判斷能力、記憶力,還可能提高罹患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等疾病風險。董氏基金會提醒,含色胺酸的食物可幫助合成褪黑激素,調節生理時鐘,有助於提升睡眠品質。
2021-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