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尿",共有303筆資料

米飯減半、雞腿去皮、再加運動,五個月狠甩21.8公斤!

根據統計,80%的第二型糖尿病友都有肥胖或體重過重的問題,當糖尿病友身體質量指數(BMI)>27以上,就稱為「糖胖症」。研究指出,體重減少5~7%,就可以減少胰島素阻抗,增加血糖穩定性,甚至有機會可以不靠降血糖藥物,就達到改善糖胖症的目標。像是今年27歲的蕭先生,靠著飲食控制和運動,沒有動手術,就在短短五個月的時間,甩肉21.8公斤,體重從117公斤減至95.4公斤,成功穩定血糖、挽回自信。
2019-12-30

《冰雪奇緣2》艾莎真人版!每到冬天就手腳冰冷,是「冷凝球蛋白血症」嗎?

迪士尼動畫電影《冰雪奇緣2》熱映中,不少大人小孩都被具有冰雪魔力的艾莎吸引,事實上,現實生活中也有一群像艾莎一樣的人存在!只要天氣變冷,四肢就會僵硬、冰冷,外觀看起來就像凍傷一樣,醫學上稱為「冷凝球蛋白血症」。這類患者體內的免疫球蛋白在低溫時會在血管凝結,就像水管結霜一樣;嚴重的話,可能還會引發小中風。
2019-12-26

低頭族雙腳麻痺、尿不出來、症狀似「漸凍症」,原來是頸椎長骨刺惹禍!

說到頸椎長骨刺,可能大部分的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肩頸酸痛,但你可能沒想過,原來頸椎退化伴隨椎間盤突出(俗稱長骨刺)也會壓迫到脊髓神經,讓人雙腳麻痺、走路一拐一拐的,甚至小便尿不出來,嚴重者甚至會半身不遂、陷入癱瘓危機!醫師提醒,低頭族是頸椎骨刺的高危險群,建議使用3C產品,應每隔半小時就起身活動肩頸、休息一下!
2019-12-19

彭政閔的處世哲學:大象步伐雖慢,但總會到達終點!

「恰恰」彭政閔是中職史上唯一「1000安、100轟、200盜」的打者,身為扁平足卻擁有一雙「快腿」,精彩的盜壘技巧總是令球迷在電視機或賽場旁興奮尖叫。然而,不少眼尖的網友發現,彭政閔這幾年好像經常會在球場上「慢跑」,遭酸守備態度鬆散。近期彭政閔在引退之際,也推出個人自傳,針對鄉民的攻擊,他在書中首度澄清,原來他不是故意不跑,而是髖關節壓迫神經,加上足底筋膜炎,讓他不得不當一隻慢跑的大象!
2019-10-26

醫美除眼袋搞懂5關鍵,避免後遺症、效果更持久

熬夜追劇、打電動或睡眠不足,易讓眼袋、淚溝提早出現?假如多補眠、按摩、冷敷,能讓眼袋消失嗎?怎麼透過醫美整形手術來消除眼袋、淚溝、黑眼圈?可能產生哪些風險?術後又該怎麼保養,才能預防眼袋與淚溝再生成?
2019-10-21

感冒併發肺炎易讓老人致死,無流感疫苗的空窗期如何自保?

入秋後天氣瞬間轉涼,預告流感高峰期即將到來!今年65歲以上長者、高風險慢性病患最快要到11月15日之後,才能陸續接種流感疫苗,面對難以預測的流感疫情以及可能的併發重症,民眾該如何自保?研究發現,僅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可降低近1成肺炎、7成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的機率。呼籲65歲以上、高風險慢性病患,在流感、肺炎高峰期來臨之前,優先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來預防肺炎重症,等流感疫苗正式開打後,再接種流感疫苗,積極預防遠離感染威脅。
2019-10-04

23歲就有牙周病!認識青年型牙周病常見的4個特性

牙齒鬆動可不是老人家的專利!台北一名23歲女大生因為牙齦反覆腫痛,刷牙流血而就醫,照X光片發現年紀輕輕就有多處牙齒周圍的槽骨流失及損壞,經醫師診斷為侵襲性牙周病(又稱青年型牙周病)。牙醫師警告,比起慢性牙周病,青年型牙周病破壞力強大,如果不及早治療,可能讓牙齒提早鬆動掉光光。
2019-10-02

不只海鮮,啤酒和含糖飲料才是痛風製造機!

不只海鮮,啤酒和含糖飲料一起喝,也會增加痛風發作的機率!今年56歲的許先生本身有痛風病史,日前一連參加多場中秋節烤肉活動,雖然他對海鮮、內臟等高嘌呤食物保持禁口,但仍狂喝含糖果汁、啤酒助興,以為「可以補充纖維素,並降低痛風風險」,不料中秋節過後,痛風還是發作,就診後經醫師解說才恍然大悟:「原來含糖飲料與啤酒會延緩尿酸代謝,根本就是痛風製造機」!
2019-09-26

代謝症候群這樣運動,安心減腰圍及降三高

運動有益身體健康,但運動猝死的意外時有所聞!其中,肥胖或三高患者較易過度運動後,發生心因性猝死的悲劇。究竟三高或代謝症候群的患者,該做哪些運動?運動前量血壓和血糖,測得的數值分別代表什麼?有助於判斷適合的運動等級嗎?
2019-09-03

半夜常起床上廁所,易得代謝症候群?

預防代謝症候群,除了控制體重、做好飲食管理外,睡眠品質好不好,也會影響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機率!研究顯示,睡眠不足6小時,且半夜起床如廁2次以上的人,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比例是「睡6小時以上,且如廁1或0次」者的4.3倍!究竟該如何避免半夜起床上廁所,一覺到天明呢?
2019-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