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療養",共有15筆資料

「身材外貌」是青少年壓力源,維持心理健康從了解BMI開始!

據國健署調查,暑假期間學生的生活型態改變,久坐、螢幕使用時間增加,飲食不同,身體質量指數BMI也呈上升趨勢。新研究指出,BMI與心理健康有關。與體重健康的青少年相比,BMI過低、過重或肥胖的青少年有更多身心症狀!
2024-07-15

當孩子說討厭學校不只是鬧脾氣...預防兒童憂鬱症注意4現象

孩子如果說討厭學校、自己沒朋友、覺得孤單等​,是時候多關心孩子的情緒狀況了!研究發現,厭惡學校、孤獨、自我憎恨和自卑是兒童憂鬱症狀的核心現象,宜幫助孩子適時尋求協助。
2023-01-04

高雄少女失蹤案省思:網絡誘騙花招多,3招教孩子辨識

高雄14歲劉姓少女北上和網友會面後失聯,經歷三天終於在新竹找到!嫌犯有兩起妨礙性自主前科,都是以應徵名義行誘拐之實,然後下藥拍裸照再性侵……令不少父母擔心,類似的略誘、拐騙情節會發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該如何機會教育,才能教會孩子辨識網路交友的誘騙信號?
2020-09-03

孩子在學校遭到霸凌,家長有哪些申訴管道?

爸媽忙於工作,疏於關心孩子,恐怕忽略孩子發出的「SOS」訊息!青少年深夜被同學賞耳光的影片不時在網路流傳,令人心痛。究竟該如何防範校園霸凌?家長、老師是站在第一線的守門員,若能留意孩子身上的細節,即時掌握警訊,或許就能提前預防悲劇發生,共同營造一個無霸凌的校園。
2020-05-29

孩子兒童清明連假宅在家「久坐」,小心愈坐愈憂鬱!

今年兒童節碰上清明節,為期四天的清明連假即將展開,防疫時期,不出門旅遊似乎是較好的選擇,但相對地,孩子玩電動或上網的時間可能增加,提醒家長應注意每隔30分鐘,一定要叫孩子站起來活動活動!根據2020年2月發表於《柳葉刀精神病學》期刊的研究指出,青少年久坐時間增加,會提高罹患憂鬱症的風險。
2020-03-30

花過多時間玩電玩的女孩,社交能力較差?

暑假已經過了一半,孩子除了參加營隊、補習、旅遊外,是否也因通融讓孩子大大增加打電玩的時間?!根據一篇2019年4月發表於《兒童發展期刊》的最新研究指出,孩子花太多時間玩電玩將影響其社交能力,尤其是10歲時經常玩電玩遊戲的女孩,其社交能力到了12歲時,會比不常玩電玩遊戲的女孩低。
2019-08-15

「Good Grooming」改善精障者的社會功能

對精障者來說,最辛苦的並不是治療的過程,而是痊癒後,該如何面對社會眼光,走入人群,讓生活回歸正軌……連續發表兩篇論文都得到不錯的回應,對我來說是很大的鼓勵,也讓我更有動力往精神科的研究路上邁進。在波士頓州立療養院第二年時,醫院來了一位職能治療師,不像醫護人員每天都得到醫院報到,職能治療師一個星期只要來四天。
2019-04-19

我們與「善」的距離:用「包容」與「了解」擁抱精神康復者

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這周即將上演精采大結局,藝人林哲熙因在戲中詮釋「思覺失調症」患者應思聰,演技深受好評,也讓觀眾對這個過去被稱為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疾病,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事實上,思覺失調症並非不治之症,臨床上,約有兩成病患可以痊癒。
2019-04-19

從《我們與惡的距離》探討:精神病患到底該不該強制就醫?

近期公視影集《我們與惡的距離》熱播中,劇中由林哲熹飾演的青年導演應思聰,因罹患思覺失調症而闖入幼兒園,引起家長恐慌,甚至有不少民眾認為,精神病患就是該被關在山上,遠離城市。究竟「精神病患到底該不該強制就醫」?
2019-04-09

「網路霸凌」是青少年憂鬱情緒的主因?該如何提升心理韌性?

這兩天藝人孟耿如的胞弟,因憂鬱症自殺身亡的新聞炒得沸沸揚揚,令不少民眾不勝唏噓!事實上,在3C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尤其青少年更是將「上網」當作人際互動平台,無形中也讓「網路霸凌」成為青少年常見的負面情緒來源。為此,董氏基金會推出創新形式的心理健康宣導影片「天使親吻過的聲音」,以MV的方式,找來該曲原唱歌手王豔薇及新生代演員姚亦晴共同演出,期望能吸引更多青少年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
2019-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