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風險",共有92筆資料

吸加味煙,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研究顯示,電子煙內含有調味劑,即使沒有尼古丁等有毒物質,卻依然可能引發血管功能障礙,進而增加心臟疾病風險,尤其是肉桂和薄荷傷害最大!這項研究清楚地表明,電子煙不是傳統紙菸的安全替代品,且電子煙具有欺騙性,吸食者在短時間內,根本不知道自己暴露在比傳統紙菸更高含量的尼古丁中。
2019-07-18

霸凌會改變大腦結構,增加心理健康的風險

一項發表於《分子精神病學》期刊的最新研究指出,經常遭受霸凌的青少年可能會導致大腦結構改變,增加罹患精神疾病的機會。
2019-03-10

憂鬱症造成肥胖,還是肥胖造成憂鬱症?

一項發表於《國際流行病學期刊》的研究指出,身體質量指數(BMI)較高者有較高的比例罹患憂鬱症。
2019-02-12

老伴愛開快車,該不該偷藏他的車鑰匙?

根據警政署統計,2015年國內造成死亡的車禍肇事者中,以70歲以上的駕駛人比率最高,依次是65~69歲,再來才是18~29歲青少年。高齡駕駛不只容易造成車禍意外,一旦發生事故,死亡率也較高。國外研究指出,70歲以上的高齡駕駛人,在死亡車禍事故率上,比35~54歲的中年駕駛人高出2.6倍,且年齡愈高,車禍致死率愈高。希望高齡老伴或老爸別再勉強開車,讓家人提心吊膽嗎?不妨試試本文提供的三個步驟,和長輩溝通看看吧!
2019-01-02

睡眠呼吸中止症與憂鬱和疲倦,互為因果

根據2018年6月在〈今日醫療新聞〉發布的一項報告指出,有90%的重度憂鬱症患者受疲乏所影響。憂鬱症患者較容易有疲乏現象,有長期疲乏問題的人也較容易變得憂鬱,這形成了一個很難打破的循環。
2018-12-01

吸電子煙,心肌梗塞風險增1倍

根據美國研究分析,2014年和2016年美國國民健康訪問調查指出,若每日吸食電子煙者罹患心肌梗塞,比不吸菸者風險高出1倍;若同時吸食電子煙和傳統紙菸,心肌梗塞風險高於不吸菸者4.62倍。
2018-11-12

吸菸會顯著增加患癡呆症的風險

癡呆症是一類腦部進行性退化疾病,包括阿茲海默病、血管性癡呆等,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認等表現為特徵。韓國首爾大學團隊分析2002~2013年間4.6萬名韓國60歲以上男性的健康檔案數據,研究對象包括持續吸菸者、短期戒菸者(少於4年)、長期戒菸者(4年及以上),及從不吸菸者。結果發現,吸菸會顯著增加患癡呆症的風險。
2018-09-26

早熟的青少年男女,憂鬱症風險較高

伊利諾大學研究指出,比同儕更早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男女,罹患憂鬱症的風險較高。雖然女生承受的風險更高,但早熟所引起的一連串心理、社會行為及人際關係障礙,預測了青少年男女幾年後罹患憂鬱症的可能性。
2018-09-14

走得愈快,活得愈久

一項發表於《英國運動醫學期刊》最新研究指出,走的越快,可能壽命越長。該研究團隊探討了心血管疾病、癌症和所有成因所造成的死亡率與走路速度之間的關係。研究者就1994年至2008年間在英國進行的11次人口調查,從中囊括了5萬225名走路者的資料進行分析。
2018-09-12

早起的人罹患憂鬱症風險較低?

根據一篇發表於《精神醫學研究期刊》的研究指出,「睡眠-清醒」的偏好會影響罹患憂鬱症的風險,而早起的人罹患憂鬱症的風險較低。
2018-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