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食品",共有167筆資料

寶寶副食品怎麼選、能否加鹽?隔代育兒8大矛盾,誰說得算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在餵孩子喝奶時,長輩會要求,要添加葡萄糖跟麥精;當孩子4~6個月大,進入可以添加副食品的階段後,為了讓寶寶吃更多,長輩會在副食品裡加入一搓鹽巴;或是大熱天,寶寶穿得清涼,長輩會在孩子的肚子上放一件小毯子。現代媽媽習慣透過網絡資訊獲得育兒知識,老一輩大多以自身經驗,或傾向根據身旁人的心得照顧嬰兒,兩代人的成長背景差距甚大,難免彼此摩擦。究竟隔代育兒的矛盾根本,是老人的固執、守舊,還是現代父母的自以為是?本文針對8種隔代教養的矛盾,提供化解困惑的建議。
2019-07-18

小孩愛吃糖,4不原則幫孩子減糖

孩子食用過多的糖,不僅容易蛀牙、肥胖,還會抑制生長激素,讓孩子長不高,甚至還會影響大腦發育,造成孩子情緒躁動、焦慮及不專心。糖對健康的危害,雖然不會立刻顯現,卻會影響孩子一生。與其一味禁止孩子吃甜食,專家建議家長不妨透過4不原則,幫助孩子打造終生免疫的「拒糖抵抗力」!
2019-03-04

孩子常獨自吃飯,肥胖機會高,親子共餐吃得更健康

你有多久沒和孩子一起用餐呢?親子共餐是一家人最寶貴的時刻,也對孩子身心發展具有正面幫助;家長可在共餐時刻引導或鼓勵兒童攝取健康的食物內容,進而減少孩子挑食的行為、有助於體重控制;同時也有益於孩子的情緒發展,減少孩子憂鬱、焦慮的行為發生,讓孩子情緒管理更好。
2019-02-13

紅蚯蚓酵素,真能預防中風、心肌梗塞嗎?

每到冬天,日夜溫差大,腦中風和心肌梗塞的患者就會增加,深究其因,多和「血栓塞」有關,也讓「心血管保健」成為長輩們秋冬最夯的健康話題。這幾年,除了魚油和納豆激酶以外,「紅蚯蚓酵素」(蚓激酶)可說是討論度最高的心血管保健食品了!據說服用紅蚯蚓酵素可以溶解血栓,預防腦中風和心肌梗塞,但真是如此嗎?服用時又該注意什麼?
2018-12-06

「食物過敏」恐致死,看懂食品過敏原標示更安心

對於有特殊過敏體質的人來說,享受美食的同時也暗藏致命危機!英國就曾發生過29歲女性誤食摻有堅果類的餐點,產生過敏性休克,使腦部一度缺氧而嚴重受損,影響日後生活自理能力;臺灣日前也發生一歲多嬰兒對麵粉過敏,第一次吃磨牙棒就發生過敏性休克的案例。防止食物過敏的辦法就是避免吃到引起過敏的食物;因此,食品含過敏原的標示揭露相當重要。
2018-12-05

預防膽固醇過高,怎麼做降膽固醇?

當醫師提醒:「你的壞膽固醇很高,要注意,否則要服藥控制!」到底什麼是壞膽固醇?為何會壞膽固醇過高?如果膽固醇數值過高,容易中風、心肌梗塞嗎?要控制膽固醇,有哪些最新觀念你一定要知道?維生素B群、紅麴、魚油這些保健食品能幫上忙嗎?本篇懶人包教你控制膽固醇數值。
2018-11-27

別把飯菜全裝進大碗公!飯菜分離好吃又少油

早年臺灣多為吃飯配菜的分離式吃法,但現代人漸漸習慣「飯菜混合」的餐點,例如:滷肉飯、炒飯、炒麵、羹麵、義大利麵、焗飯、燴飯、湯麵等,易將醬料、湯汁連同主食一起吃下,攝取過多油糖鹽與熱量。董氏基金會觀察小學午餐用餐情況,發現多數孩子盛裝午餐常用「未分隔的便當盒」或「碗公」,讓飯菜吃到後來混在一起,看不出、吃不出是什麼菜餚和味道,還可能帶來7點不良影響……
2018-11-13

想提振上班精神,下午茶點心怎麼選才對?

上班族整天埋首工作,總是吃完午餐過沒幾個小時就覺得肚子餓,想吃些小點心解解饞,順便提振精神。此時,多數人會選擇餅乾、甜點或飲料作為下午茶首選,但專家提醒,選錯下午茶,不僅會愈吃愈累,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工作效率,還會讓上班時的負面情緒雪上加霜。
2018-08-02

手搖杯標示不清,加了「珍珠」熱量更低?

不論季節,街頭上手搖飲料店外人龍總是不斷。而近年來,隨著健康意識抬頭,民眾開始關注手搖杯的含糖量及熱量。其實,早在2015年7月食藥署就已實施「連鎖飲料便利商店及速食業之現場調製飲料標示規定」,規定連鎖業者須註明飲料的全糖添加量與熱量,如今3年過去了,手搖飲料店是不是真的有如實標示呢?標示又有哪些漏洞呢?
2018-07-23

出國購買日系保健品,該注意什麼?

臺灣人熱愛赴日旅遊,除了距離近、飛行時間短以外,最吸引人的就是便宜好買的藥妝商品。根據日本觀光廳統計,國人赴日旅遊人數連年創新高,2016年國人在日本累積的消費總金額甚至達到1473.8億新臺幣。究竟日本藥品是否真的那麼神?臺灣賣的日本藥,配方跟日本是一樣的嗎?本文羅列多種高人氣銀髮族愛用日本藥品,讓專業藥師替你解析。
2018-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