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熟齡照護 照顧家人 3技巧,幫臥床家人防褥瘡

3技巧,幫臥床家人防褥瘡

出處/ 2015年10月號/第342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11550
收藏 瀏覽數 : 11550
3技巧,幫臥床家人防褥瘡

若家中長輩因生病而需長時間臥床休養,照護上一定要避免褥瘡,因其很容易引發感染,嚴重時會導致四肢截肢,甚至引起敗血症,威脅生命!


預防褥瘡對臥床病人非常重要!臺北市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長柯宏勳說,褥瘡嚴重時不但影響生活功能,甚至必須截肢,也可能引起敗血症,威脅生命,盡量幫助患者起身活動,就能有效避免褥瘡。


陽明大學ICF暨輔助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李淑貞教授說,如果患者有糖尿病,一旦產生褥瘡,傷口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復元,所以不少老人褥瘡傷口難癒合,若細菌感染在下肢,有些最後不得不截肢,所以褥瘡對臥床患者而言「是件大事」。


柯宏勳職能治療師表示,無論何種疾病,只要需要臥床,無論長期或短期,都需要學習如何預防褥瘡。一般骨折患者可能需短期臥床3個月到半年;比較嚴重的骨折、中風、腦部受損或較嚴重的慢性病患者,則可能需要長期臥床。


如果不得已必須躺在床上,一定要多利用輔具來幫忙,柯宏勳職能治療師舉例:氣墊床可以交互充氣,避免同一個部位壓迫太久,但輔具只是輔助,要有效避免某些部位長期受壓迫導致褥瘡,照顧者還要學會搭配3件事情:翻身、擺位、被動關節運動。

1.協助病人翻身

「翻身」是幫臥床者每隔一段時間換一個姿勢,柯宏勳職能治療師表示,通常是每2小時翻一次身,但還是要依據每個人的狀況而調整時間間隔。舉例來說,身形較瘦弱的患者,或是臥躺的床墊材質較不好時,可能不到2小時就要翻身一次。


幫臥床者翻身時,必須注意使力的位置,建議盡量使力在靠近身體的大關節,例如肩膀或髖關節處,不要拉著遠端關節,如手指頭來翻身,容易造成二度傷害。另外,翻身前,盡量集中患者身體的重心,例如患者的手可收放胸前、腳可以彎曲,想像一顆球應該比一根棍子好滾動!當然,也可搭配適當輔具來協助翻身,如電動床、移位機等。


李淑貞主任也提醒,幫患者翻身是有技巧的,這樣才可避免患者拉傷。例如希望患者向右翻身時,不可直接拉扯左上肢,應先將右側上肢打開、左側上肢放置前腹且左下肢跨過右下肢後,照顧者雙手再接觸患者左肩與骨盆施力。如此一來,便不會造成右側上肢被壓在身體下方,而左肩膀被拉傷,照顧者亦較省力。


另外,光是翻身、擺位有時還不夠,必須配合減壓坐墊、減壓床墊等輔具,同時不受限2小時翻身一次,最好更勤快的幫患者翻身。因每個人的躺臥姿及受力部位都不同,翻身時一定要合併檢查皮膚,看壓痕的位置在哪,骨頭突出來的地方更要特別注意,因為那是比較容易產生褥瘡的部位。


「只要是骨頭突出來的地方,都是容易得褥瘡的位置!所以褥瘡並不一定只有在屁股下面,長期臥病的人坐骨部位得褥瘡的情形很常見,所以要格外小心,以免引發敗血病,或是循環不好,四肢黑掉,就只好被迫截肢。」李淑貞主任說。


2.學會擺位

翻身可幫助患者大方向變換位置,但每次翻身再搭配「擺位」,就更加完善。柯宏勳職能治療師說,擺位顧名思義是「擺放肢體在適當的位置」,也就是照顧者懂得利用不同的器具,如:床單、枕頭、毛巾,幫患者把持續壓到或骨頭較突出的部位,適當擺放或適當撐開。

文未完,全文請見紙本雜誌。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付費會員登入可線上瀏覽全文。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