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過敏,會生出過敏寶寶嗎?」「我年輕時沒過敏,為什麼老了卻突然過敏?」你是否對「過敏」這項常聽到的疾病,存有很多疑慮,無法釐清?以下針對9大網路或生活中常討論到的過敏難題,請專家解答!
你對過敏瞭解多少?從小到大,我們多少會聽到一些關於過敏的「常識」,但這些以訛傳訛的觀念,未必都有科學根據,本篇特別訪問高雄長庚醫院研究部主任楊崑德和台大醫院小兒部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楊曜旭兩位專家,釐清一般常見的過敏疑問。
Q免疫力愈強,愈不會過敏?
A:錯!楊崑德指出,一般人常講的「對某物『免疫』」,其實是指「身體對此物反應恰到好處」;如果「免疫力強」是指「反應強」,是不好的現象。因自體免疫反應把病原殺掉或清除抗原後,就要適度停下來,若過度反應,會產生過敏或自體免疫病,也就是說,免疫力不能某部分太強,需協調且平衡。
一般人如何知道自己的免疫力指數?他提及,免疫力是相對值,非絕對值,例如:有研究發現,熬夜幾天後,抗體製造功能自然會變差,但沒有一個絕對值能顯示低於多少就表示差。
雖然免疫力指數是相對值,但大部分的小孩先天免疫缺陷都測試得出來,免疫系統分四大類:抗體、免疫細胞、吞噬細胞、補體。每一大類又分30、40種功用,目前檢測能發現約100多種免疫缺陷的病因,相對的,也能反應不同疾病的免疫狀況。
Q過敏體質會因輸血而轉移?
A:過敏體質不易因輸血而轉移,除非是特殊情況。楊崑德表示,一般輸血時,若血液中有過敏的免疫細胞,一段時間後,這些免疫細胞會自動消失,只有在以下3種特殊情況才可能轉移:1.患者輸血時,正使用類固醇等免疫抑制劑,因外來細胞比本身細胞強,便可能把捐血者的過敏體質轉移到自己身上;2.移植病人因使用抗排斥藥物,也會有相同現象;3.新生兒的抵抗力較差,外來細胞也較有機會侵入。
楊曜旭也分析,造成過敏體質轉移的情況,較易發生在「骨髓移植」時。臨床上,便曾有原本不會過敏的人,移植骨髓後,成為過敏體質,後來發現,捐贈者本身有過敏體質。(延伸閱讀:鼻塞、流鼻涕,是過敏還是鼻竇炎?)
Q治過敏一定要用類固醇?
A:站在醫師的角度,類固醇對緩解過敏是很好的用藥,只要正確使用,便不用擔心會產生依賴或嚴重的副作用。
臨床上,其他藥物效果不夠或過敏嚴重時,楊曜旭坦言,免不了使用類固醇,若短時間用擦的或噴的,副作用不大;但若長期口服、打針,便會出現如水牛肩、青春痘、骨質疏鬆等副作用;而長期擦眼睛者,也易造成白內障、青光眼。
類固醇雖能有效治療過敏,卻務必遵照醫師處方,不要自行亂買成藥使用。楊崑德也表示,使用類固醇,原則上不會有依賴情況,不過,過敏是外來因素所造成,使用類固醇控制後,最重要的是管制過敏原,降低副作用和再次使用類固醇的機率。他提醒,不好好地管制過敏原,過敏發作時,仍要依賴類固醇。(延伸閱讀:眼睛紅又癢,是過敏性結膜炎,還是感染性角膜炎?)
Q為什麼年輕時沒過敏,老了卻過敏?
A:以年齡來看,過敏是呈拋物線狀,很多人年輕時沒過敏,年老卻患過敏,醫師提及,這可能是「類過敏」所引起,而非過敏,類過敏症狀和過敏差不多,但非過敏抗體所誘發。
成人罹患類過敏疾病有增多趨勢,楊崑德以皮膚為例,小兒科皮膚炎幾乎都是過敏所造成;但大人的皮膚炎,只有1/3是過敏,2/3是類過敏疾病;而成人罹患鼻炎比例雖高達40%,但只有20%是過敏,另外20%則是類過敏所誘發。
男女比例上,據醫界統計,青春期男女過敏比例為6:4,過青春期後,男女比例變4:6,楊崑德解釋,真正過敏比例,男性仍比女性多,但把類過敏的案例加進來,尤其是中年後,女性類過敏病例較多,致使女性過敏比例在青春期後反而高於男性。如果檢查出是過敏,較為幸運,因過敏的機轉和用藥已成熟,效果也非常好;引起類過敏的成因非常多,如內分泌失調、發炎等,須經各科醫師確實診斷,才能對症下藥。
若不是類過敏,楊曜旭推估有以下3種可能因素:1.環境因素。因所處環境接觸的過敏原不斷刺激,長期累積下,最後發生過敏反應;2.身體狀況的改變。當荷爾蒙改變時,會對免疫細胞產生一些影響,例如:有些人在青春期會氣喘,過青春期後便自然痊癒;3.器官功能變差。如年輕時,肺功能佳,輕微的過敏反應較不自覺,但年老時,肺功能變差,一受過敏原刺激便可能產生反應。(延伸閱讀:異位性皮膚炎、汗疹和玫瑰疹發作部位、特徵大不同,痱子粉止癢用錯恐怕更嚴重!)
Q沒過敏體質,工作常接觸過敏原也會過敏?
A:對!楊曜旭說明,當工作環境存在某類過敏原,經年累月的刺激,一再挑釁免疫系統,最後免疫系統仍會對它有所反應。
以職業別來說,楊崑德指出,高科技產業對低塵的環境要求很高,少見職業性過敏,但在傳統產業中,如橡膠、重金屬和化學吸入性相關產業,因長期吸入或皮膚接觸過敏原,較易發生過敏反應。(延伸閱讀:「紫外線殺菌燈」和「臭氧」分開用,更能幫過敏氣喘兒滅菌?用對抗菌、除塵蟎產品才有效!)
Q自己沒過敏,為何生出過敏兒?
A:臨床統計,父母親都有很強的過敏表現,生出來的小孩約50~80%有過敏症狀;若父母親都沒有過敏表現,仍有約5~15%的小孩有過敏症狀。
楊崑德解釋,以前工業化不明顯、環境變動不大,遺傳確實在過敏問題上扮演重要角色,現在過敏比例逐年增加,有的父母都沒過敏,卻照樣生出過敏兒,易言之,環境和遺傳因素會互動,在研究方向上,環境因素已超越基因的重要性。
至於哪種過敏遺傳機率最高?楊曜旭提及,四種過敏症狀會交叉表現,很難說哪種過敏遺傳機率高。有的爸爸氣喘、媽媽皮膚過敏,生出來的小孩卻是鼻子或眼睛過敏,可見過敏「體質」會遺傳,但「症狀表現」因人而異。
雖無明確的遺傳機率,不過,倒有盛行率的排行,他表示,針對台北市都會區學齡兒童,進行問卷調查顯示,過敏性鼻炎的盛行率近30%,氣喘約15%,異位性皮膚炎約5~10%;若以全台灣來看,鼻炎和氣喘盛行率最低在澎湖和東部地區,推估和人口密度低、污染少、住的空間、飲食習慣等因素有關。
Q年齡會影響過敏部位和症狀?
A:有說法指出,「1歲前的小孩,以異位性皮膚炎為主,過敏原主要來自於食物,若照顧的好,情況會因年紀增長而好轉,但4、5歲後,反而以過敏性鼻炎、氣喘為主。」
楊崑德解釋,人一出生,最先接觸的就是食物,3歲前因腸道仍很脆弱,所以食物引起的過敏情況較多,未滿1歲時,皮膚炎的發生率約20%;3歲後,腸道免疫忍受性變好,引起的過敏便會減緩,4、5歲後轉為過敏性鼻炎較為多見,和環境改變有很大的關聯。楊曜旭也表示,幼兒的過敏性皮膚炎之所以隨年紀增長而好轉,是因幼兒對癢很難忍耐,抓得湯湯水水,不易治療;年紀漸長,可忍著不抓,經過藥物治療和保養,就會改善。
不論是皮膚炎、鼻炎或氣喘,專家都強調,在台灣一定要注意無所不在的塵滿。在國外,嬰兒過敏性皮膚炎多由食物所誘發,但在台灣,當皮膚炎一直治不好時,就得警覺是否為塵滿所造成。
Q懷孕婦女易過敏,為什麼?
A:楊崑德表示,一般情況下,身體呈免疫陽性反應表示不會過敏,呈免疫陰性反應表示會過敏,但懷孕期間,由於兩個不同個體要相處在同一環境,為避免母體和胎兒互斥,孕婦通常會暫時變為陰性反應,過敏機率便會增加,生產後有的人會自然回復,有的則不會。
Q只有氣喘者要防塵螨,異位性皮膚炎不用?
A:錯!醫師一致表示,塵滿也是異位性皮膚炎的過敏原之一,且塵滿是最難擺脫的過敏原,楊崑德提及,當人活得好好時,塵滿也一樣活得很好,塵滿和人體所需的濕度、溫度相近,只有在高緯度和很熱的地區才無法生存,所以,把寢具燙過或冰凍1、2天後,再晒乾,可有效減少塵滿;另外,降低濕度也能減緩塵滿的活動力。(延伸閱讀:使用空氣清淨機防塵滿.空污,在家享受森林浴?)
感謝高雄長庚醫院研究部主任楊崑德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