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心靈活水 照顧陪伴 當癌症找上我,該怎麼面對

當癌症找上我,該怎麼面對

出處/ 2016年3月號/第346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3915
收藏 瀏覽數 : 3915
當癌症找上我,該怎麼面對

當醫生診斷罹患癌症時,猶如法官重槌宣判死刑般,絕大多數的癌症病患會感到害怕、恐慌,甚至變了個人,開始自怨自艾……研究發現,當癌友累積太多負面情緒及壓力時,會影響治療效果。癌症能奪走健康,卻不能奪走我們內心的平靜與迎戰的勇氣,面臨生命的難關,微笑面對絕對比哭泣怨懟更有能量扭轉劣勢……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公布的2012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每233名國人就有一名罹癌,平均每5分26秒就有一人確診為癌症。從粗發生率來看,台灣每10萬人中約有415人為癌症病患。台灣癌症時鐘愈走愈快,十年來已經快轉了1.6倍,速度十分驚人!

癌症(惡性腫瘤)是國人十大死因排名第1位,大家總是聞癌色變,當病患被宣告罹癌時,如同面臨死亡威脅。生死學專家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醫師,在其著作《論死亡與臨終》裡提出,面對死亡時病患會有否認期、憤認期、討價還價期、憂鬱期及接受期等5個階段,以往常被引用為得知罹患時會經歷的心理反應。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暨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理事莊永毓表示,5階段論後續又經過許多修正,臨床上癌症病患的心理反應未必都依照這順序,有些人是一開始就接受,卻因治療效果不好才開始否認,也有人一開始就感到憤怒,無法一概而論。

別壓抑情緒 
這是癌友重要生命徵象

罹癌患者會經歷心情上極大的變化,2000年左右,美國國家癌症網路(NCCN)在「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疼痛」等生命徵象之外,加入第六個「情緒」,做為重要的評估依據。國健署也注意到這需求,在「癌症防治中心全面品質提升」計畫案裡,提出針對確診為癌症或住院的癌友,利用「困擾溫度計(DT量表)」進行情緒篩檢。

新竹馬偕醫院癌症中心暨放射腫瘤科主任邱世哲指出,癌友的情緒變化是多樣性的,不管是否認、生氣或討價還價,背後可能還隱藏了不為人知的原因。例如有個30多歲就罹患乳癌的媽媽,即使已經歷手術切除乳房、化療等過程,還是一直追問醫師:「我真的得了乳癌嗎?」。醫師深入瞭解後才發現,原來病患擔心小孩沒人照顧或無法陪他們長大,才一直否認罹癌的事實。

針對癌友心理照護的部分,台灣剛起步,正逐漸進步,但不少民眾仍輕忽心理照護的重要性。以新竹馬偕醫院放射腫瘤科為例,當癌友被篩檢出符合轉介至精神科的條件時,大約只有三成願意配合。除了擔心被貼上精神有問題的標籤之外,認為解決身體上的問題比心理治療重要、接受心理治療是弱者的行為等,都是他們拒絕轉介的原因。

負面情緒
影響治療效果

當癌友累積太多負面情緒及壓力時,會讓治療效果受到影響。例如:心中充滿憤怒、怨氣,易讓自己吃不下、睡不好,造成營養不良、體力下降。若身體狀況每況愈下,白血球數目變少,就無法走完預訂的療程。像放射治療,通常需進行5週以上,身體狀況不穩定的病人易因副作用的復原能力差,而被迫中斷或終止治療,大大影響治療成效。

留意癌友情緒反應
降低自殺率

有研究發現,國內癌症病患的自殺死亡率為常人的7倍之多,相較於一般國家2到3倍,高出許多。莊永毓醫師認為,癌症病人易有情緒困擾、憂鬱或焦慮等狀況,當確診為癌症時,若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能馬上介入治療,給予適當的幫助,也許會讓自殺率降低。希望家屬能多留意,觀察病患的情緒變化,例如發現病人自暴自棄,甚至開始分送物品、交代遺言時,要趕快告知醫師,才能讓醫療人員有機會幫忙。此外,家屬及親友也需多練習「同理心」,才能幫助癌友走出負面情緒,減少遺憾發生。

簡式健康量表(BSRS),了解自殺傾向
當癌友自殺時,家屬及醫護人員常會覺得遺憾,為何沒有早一步發現病人情緒失常。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莊永毓指出,國內醫療院所常會使用「簡式健康量表(BSRS)」來評估病患自殺的意念。此量表與DT困擾溫度計的不同在於,困擾溫度計只有一項問題的設計,使用上較省時,而BSRS問題較多,可評估情緒的較多面向,而且有直接詢問自殺意念的問題,適用於有自殺傾向的高風險族群。

癌症復發或轉移 
影響病患心理最大

除了有死亡威脅之外,對癌友而言,隨時可能復發的陰影,也成為揮之不去的夢魘。邱世哲醫師認為,癌症復發或轉移的病人,情緒變化往往最劇烈。剛被宣告罹癌的病患,也許會否認、憤怒,但對未來仍抱一絲希望;而那些瀕臨死亡的末期癌友,往往已經歷一段時間的抗癌,在最後階段反而能平靜接受或鬆一口氣。然而,對癌症復發或轉移的病患而言,努力治療後,好不容易看到一點希望,卻又再度遭受打擊,很容易陷入失望、沮喪及挫折的情緒,有些人更因此逃避治療。

 

莊永毓醫師建議癌友們,治療前不妨先一一列下最放心不下的事,該交代的事交代好,之後就安心接受治療。此外,癌症病患最需要的是家屬及親友的支持,但過度樂觀的語言、鼓勵或很多建議,對病人而言如同沒用的關心,建議以陪伴、傾聽為主,他們就能感受到善意的關懷,感覺自己不孤單。
 

「四道」人生 
學會如何說再見

當生命接近尾聲,可能還有很多遺憾沒有完成,但剩下的時間有限,此時更該學會放下,好好跟親友告別。莊永毓醫師表示,曾有一位癌友治療後情況不樂觀,自覺快沒時間陪伴家人,因此更加嚴厲的要求小孩及先生要好好規劃往後的人生,好讓自己安心。不過,這位媽媽的要求卻讓家人覺得更累、更不快樂。其實癌末病患跟家人之間,最需要的是在有限時間裡好好相處,而不是為對方設想太多。

經常參與安寧照護工作的邱世哲醫師建議癌友們,在面對人生最後的日子,把握時間表達「四道」,讓人生不留遺憾。

道愛:讓所愛的人,知道你愛他。
道歉:回顧一生,是否在哪個階段對誰有虧欠,試著道歉來得到對方諒解。
道謝:生命中有哪些人需要感謝,別忘了對他們說聲謝謝。
道別:在心理準備好的狀況下,跟親友好好說再見。

此外,醫護人員也會帶著病人做生命的回顧,請他們回想生命中的重要時刻,以及當時的行為及決定,過程中,很多病患可因此獲得心靈上的療癒。曾有位年輕時即抛家棄子的浪子,直到過世前都無法獲得家人諒解,但藉由生命回顧,他發現自己人生中即使做錯一百件事,但曾做過一二件好事,他從完全否定自己,得到了一些肯定自己的力量,也讓心情變得較平靜。

感謝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莊永毓、新竹馬偕醫院癌症中心暨放射腫瘤科主任邱世哲審稿

關鍵字: 抗癌自殺癌症憂鬱安寧心理照護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