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吃出健康 食安問題 不想被農藥殘害,蔬果怎麼安心選?

不想被農藥殘害,蔬果怎麼安心選?

出處/ 2015年1、2月合刊號/第334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5201
收藏 瀏覽數 : 5201
不想被農藥殘害,蔬果怎麼安心選?

市面上蔬果殘留過量農藥的新聞不斷,農藥真會被我們吃下肚,對健康產生危害嗎?想採買低農藥的安心蔬果怎麼選?冬季是台灣蔬菜盛產的季節,前陣子,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卻在公開場合提及自己從不吃玉米,因為玉米農藥很多;無獨有偶,新光醫院腎臟科醫師江守山也說,他家從不吃連續採收的豆莢類食物,加上不久前豆芽菜被驗出違法使用催生及防腐藥劑,讓民眾對蔬果農藥殘留一事,始終感到憂心和疑慮。

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簡稱農藥所)所長費雯綺表示,郭台銘先生可能是經由口耳相傳誤認農民栽培玉米的用藥方式,江守山醫師則可能是經由媒體得知農民種植豆莢有邊採收邊噴農藥的情形,所以排斥這些蔬菜,事實上,台灣農藥管制政策早已上軌道,玉米的不合格率很低,上述以訛傳訛的疑慮並不是事實。

目前蔬果合格率約95%以上
經徹底清洗,農藥所剩無幾

台灣農藥所的檢驗是採取嚴格的方式在為消費者把關,檢驗的農產品既沒有去皮、剝殼或除去外葉,也沒清洗或放置兩三天,一律現採即驗;鳳梨、香蕉都是不去皮整個拿去檢測,所有的蔬菜也是不清洗就檢驗;目前蔬果合格率都在95%以上;只有少數連續採收的豆莢、瓜果類作物,偶爾驗出農藥殘留。

這些蔬果被買回去後,在室內擺個1、2天,可讓農藥被蔬果中的酵素代謝分解(放進冰箱分解速度較慢),除去外皮、蒂頭及外葉後,再用大量流動的水清洗,通常農藥已所剩無幾。若再經油水烹煮分解農藥,對消費者而言,吃下肚的食物是安全無虞的。

農藥所曾以農藥最易殘留的草莓進行檢驗,發現草莓雖不能去皮去殼,但清洗前後的果皮農藥殘留相差極大,顯示只要以流動的水徹底清洗,連草莓都可去除70%~80%的農藥;此外,毛豆、荔枝等可去殼的蔬果,清洗後,農藥幾乎百分之百不再有殘留。

莧菜、龍鬚菜等味道特殊蔬果
相對農藥少

費雯綺所長表示,農藥易殘留在外葉、蒂頭、葉梗根部的內側凹處,所以包心菜等須去除外葉的蔬菜相對安全,青椒只要去掉蒂頭(表面光滑農藥難附著),菠菜及青江菜類去蒂後,仔細清洗菜的根部及葉部,其實都可安心食用。

有些蔬果本身就不易得病蟲害,包括:火龍果等皮厚的水果,不太需要防病蟲害,相對是少用農藥的水果。套袋水果相對也是農藥使用較少的高經濟價值農產品。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表示,辛香料的蔬菜,如:蔥薑蒜韭洋蔥、龍鬚菜、莧菜等因味道較刺激或濃烈,通常蟲類較不愛吃,使用農藥的情況較少。所以,有機農場常在田地附近種一些有味道的植物或蔬菜以阻絕蟲害。

農藥殘留少的蔬果,在傳統市場購買即可。至於連續性採收的豆筴類,如:菜豆、四季豆,通常農藥殘留量較多,盡量當季當地購買,亦可考慮購買有機栽培的作物。

事實上,針對慣行農法的連續採收作物,農藥所目前已研製一些生物性農藥(微生物、費洛蒙、天然資材等)提供給農民使用,只要作物開始採收,就輔導農民不再施用一般化學農藥,改用生物性農藥,或使用安全採收期在2、3天內之化學農藥。「凡是採用生物性農藥的農產品,合格率幾乎百分之百,但費用比化學農藥貴,目前這種運作模式仍在持續推廣中。」

當地當令
產量大又新鮮安全

長庚醫院資深護理師譚敦慈表示,農藥價格昂貴,當季盛產的蔬菜產量大又新鮮,價格抬不高,使用農藥只會增加成本。相對的,每次農委會或衛福部進行農藥殘留抽驗,幾乎都是國外進口的蔬果「中獎」。

進口的蔬果(如:櫻桃)需長途運送,為了保鮮,殘留藥劑的風險較高,且可能不太容易洗淨農藥。所以,譚敦慈護理師採買蔬果時,都盡量選擇台灣當令盛產的蔬果,並不迷信外國進口的高價蔬果。

譚敦慈護理師說,台灣盛產的蔬果,品種適合這塊土地耕種,不需使用太多農藥,且無需飄洋過海長途運送,新鮮度更高。只要根據時令來選購本土蔬菜,就能吃得美味、安心,又能避免花冤枉錢。

如何挑選「當季盛產」蔬果?譚敦慈護理師表示,可多向婆婆媽媽們取經,最簡單的就是看哪種蔬菜價錢最便宜,且每一攤都有在賣,就是當季盛產的蔬果。不然,也可問信任的菜攤。劉怡里營養師也說,挑當季、當地的菜較不易有問題,像冬天茼蒿、蘿蔔、大白菜盛產,農藥使用量較少。

如何去除硫化金針、漂白豆芽
添加的藥劑?

除了農藥外,之前媒體常報導金針花有經過硫化保鮮,譚敦慈護理師表示,豆芽菜新添加的防腐劑並非必要,若是進口的乾燥金針,以硫化保鮮卻屬「必要之惡」。原因是,市售金針很多是從國外進口,包括許多中藥材也是(如:白木耳),如果沒有用二氧化硫煙燻過,台灣氣溫熱、濕度高,很容易產生黴菌,釋放黃麴毒素、赭麴毒素,黃麴毒素會傷肝,赭麴毒素會傷腎,對國人的健康影響更大。其實,台灣有很多新鮮金針,採用不硫化的高溫瞬間乾燥方式保鮮,是國人更佳的選擇。

二氧化硫的殘留量在食品檢驗上,法律都有規範標準,而民眾也能在家自己動手去除。譚敦慈護理師建議,先用流動清水清洗,再用60℃的水浸泡30分鐘,就能輕鬆將食材或藥材上的二氧化硫去除乾淨。不過,這些浸泡過的水,千萬不要像電視上的烹飪專家常做的錯誤示範(倒入食物中使用),應將這些含有二氧化硫的水直接倒掉。

至於豆芽菜非法使用漂白劑防腐,去除的方法跟上述去除金針之二氧化硫的方式雷同,先用流動清水仔細清洗,接著再用熱水汆燙,就能完全去除豆芽菜上的漂白劑防腐。

不過,譚敦慈護理師認為,比起農藥殘留的問題,大陸霾害時帶來的沙塵暴和空氣汙染更危險,如果不好好地清洗、烹煮食物,將吃下更多有毒物質。因此她呼籲消費者,處理食材時要把基本動作做好,「只要該洗的洗、該泡的泡、事先汆燙,就不用擔心農藥殘留的問題。」
市售農產品
政府如何進行農藥殘留檢驗?

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所長費雯綺表示,台灣農藥管制標準和歐美紐澳等先進國家接軌,凡是對於環境或人體有傷害或可能造成慢性病變的農藥,都不會接受登記上市成為農藥來使用,所以不太可能出現致癌農藥被民眾吃下肚的情形。

費雯綺所長說,台灣對農產品的安全是採源頭管制,以農藥登記管理制度做好把關,禁掉危險及落伍的農藥,並把農產品中農藥的殘留限量標準及農民的安全採收期訂好,如此已做好一半以上的安全把關;接著,在後端農民病蟲害防治的部分,則會透過各地農業改良場輔導農民病蟲害防治方式及如何安全、有效的使用農藥,並由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進行調查,了解哪些蔬果的合格率高,那些較常不合格,再針對不合格率高的農民或地區加強輔導與監測。

最後的把關動作才是農藥的殘留檢測,包括透過農委會的田間及集貨場監測、衛福部的市面抽樣檢測,同時鼓勵各階段的進貨者以HACCP(危害焦點管控)的觀念,針對所進貨的生鮮產品做好抽樣檢查。目前連教育部門,也規定承包學校營養午餐的廠商,必須做好進貨把關,取得各項食材的合格檢驗報告。

費雯綺所長表示,目前我國登記可合格使用的農藥共有310種,雖然目前尚做不到農產品逐批檢驗,但如果每一個關口都做好把關動作,就能減少吃進農藥的風險。

過去食品安全的檢驗都是由衛福部內部的檢驗單位及各縣市政府衛生局負責抽樣檢驗;最近一連串食安問題發生後,衛福部為了擴大檢驗量能,增強認證部分具公信力的民間實驗室及擁有檢驗設備的大學與技職院校參與檢驗工作,農藥所所輔導的農方區域檢驗中心,亦有數家取得衛福部的認證,參與市售農產品的農藥殘留檢驗工作。
進口農產品
政府如何把關、避免農藥超標?

進口農產品的農藥殘留是由衛福部負責把關檢驗(農委會負責病蟲害的檢驗),所有進口的農產品都一定要檢附產銷履歷,包括使用的農藥種類、安全檢測的單位證明,不太可能出現「進口農產品使用台灣早已淘汰且檢驗不出來的農藥」之情形。即便產地國使用的是我國未登記的農藥,衛福部也會要求對方檢附農藥的殘留消退及毒理試驗資料,並委請農藥所協助審查,以了解該農藥對人體是否會產生危害,並訂出安全殘留的標準。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