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強而有力的雙足有助我們行萬里路,但據統計,約有1/10的人一生至少會罹患一次足底筋膜炎,其中女性比率又高於男性。醫師提醒,如果早上一下床,腳跟就出現劇烈刺痛感,活動10多分鐘後痛感才逐漸緩解,就是最典型的足底筋膜炎症狀。
腳底按摩愈痛愈有效?
醫:施力過度恐加重足底筋膜炎
振興醫院骨科部一般骨科主任朱唯廉表示,因足底筋膜炎到該院求診的患者,佔骨科門診不到5%,比例雖低,但疼痛程度都相當嚴重,原因是多數患者已在外尋求過治療,例如:坊間的腳底按摩,民眾普遍認為「愈痛愈有效」,殊不知施力過度會造成肌肉受傷,尤其發炎時更應避免做腳底按摩。
足底筋膜是一種結締纖維組織,從腳跟呈扇狀延伸到腳趾,像一張網保護肌肉層,是人體避震器,承受我們全身重量並吸收來自地面的反作用力。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王思恒醫師表示,健康的足底筋膜在顯微鏡下,是一束束排列緊密的膠原蛋白纖維,若發炎,排列會變亂、斷裂,筋膜比正常時粗兩倍。
他比喻,如果足弓是一把箭,足底筋膜則是弓上的弦,我們每踏地一次等於拉一次弦,足底筋膜的彈性有極限,若過度使用,像是走太多路、頻繁跑步或登山、常背重物以及肥胖都會造成足部負荷,在跟骨與筋膜交界處就容易有撕裂傷,當撕裂傷不斷產生、無法癒合,便引發足底筋膜炎。
為何早上一下床踩地
腳跟就會特別痛?
除了過度刺激及疲勞容易引發足底筋膜炎以外,有些人因天生足部結構瑕疵,例如:扁平足缺乏足弓,結構往內傾斜、高弓足因結構拱起,足底調節來自地面力量的能力較弱,發生機率也會較高。此外,隨著年紀增長,足底肌腱與韌帶的退化也會增加足底筋膜炎的症狀。或是穿了不適合的鞋子,也可能得足底筋膜炎,像是原本腳沒事,換一雙鞋後卻開始腳痛,這段期間走路或運動量並沒有增加,那就可能是鞋子的問題。
為何每天早上下床第一步,腳跟會特別痛?朱唯廉主任解釋,因為經過一夜休息,骨骼放鬆,足底筋膜也跟著變短,早上一踏地,發炎的足底筋膜無法應付瞬間拉扯的力量,就會導致疼痛。建議下床前先伸展足部5~10次做為日常保養,就像運動前先熱身,防止韌帶拉傷。
公園健康步道暗藏風險!
已有足底筋膜炎應避免踩踏
公園裡常見婆婆媽媽光著腳丫踩健康步道,朱唯廉主任提醒,健康步道並非踩愈久或愈痛才有效,更令他憂心的是,這些步道的鋪設不全然符合生物力學,有些鵝卵石太大、太尖,會增加受傷機率,使用上應適可而止,若有足底筋膜炎更應避免踩踏。(延伸閱讀:3招遠離傷害,讓公園運動更養生!)
當患者腳底出現疼痛時,醫師為了診斷是否為足底筋膜炎,會以觸診確認痛點是否在腳跟或腳跟內緣。進一步的檢查方式為X光檢查及超音波,X光檢查可排除骨骼及關節方面的問題,如壓迫性骨折或其他骨骼病變等;超音波可顯示足底筋膜狀況,若有足底筋膜炎徵兆,足底筋膜會有增厚情況。
一旦罹患足底筋膜炎,由於不可能完全不走路,有人治療很久都不見好轉,但只要耐心治療,多數患者透過保守型治療,都能獲得顯著改善。不過,一定要記得充分休息,改變生活習慣,不搬重物、不走遠路、暫停爬山或慢跑,改以游泳、騎單車等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