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健康加油站 好書推薦 新冠肺炎居家防疫,卻助長家暴事件?該如何陪伴受虐兒跨越情緒陰影、勇敢前行?

新冠肺炎居家防疫,卻助長家暴事件?該如何陪伴受虐兒跨越情緒陰影、勇敢前行?

出處/ 《這不是你的錯:陪伴孩子走出家庭暴力》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3056
收藏 瀏覽數 : 3056
新冠肺炎居家防疫,卻助長家暴事件?該如何陪伴受虐兒跨越情緒陰影、勇敢前行?

新冠肺炎席捲全球,沒想到卻意外助長暴力?因應疫情,各國政府相繼推出防疫政策,其中最普遍的就是居家防疫和在家工作措施。然而,卻有人因不滿生活失去掌控,而把氣出在家人身上,導致全球家暴案件急速上升!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有些家庭卻發生令人不愉快的事情。當家庭暴力成為家庭祕密,「家」不再是安全、避護的避風港,在孩子最恐懼時,該如何陪伴他們跨越情緒陰影、勇敢前行?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家」理當成為疫情風暴下的安全場所,但根據各國統計卻並非如此。英國從3月下旬以來,求助家暴專線的人,一口氣暴增1/4,還有至少8名女性遭伴侶殺害;法國頒布封城令後,家暴案件也飆升超過3成,家暴專線一度被打爆;美國、加拿大跟日本,也頻傳家暴案件,就連疫情起源地湖北省,2月的家暴案件也較去年翻了3倍多。

小孩不像成人,沒辦法選擇父母、甚至是照顧自己的監護人,當家暴事件發生,他們不懂得如何向外求援,虐兒憾事因此經常發生。就算幸運沒被打死,大部分的受虐兒也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經常做惡夢、睡不好,一輩子活在家暴陰影下;有些嚴重一點的,甚至會複製施暴者的行為模式,而在未來成為施暴者。

以繪本《這不是你的錯:陪伴孩子走出家庭暴力》書中的劇情為例,台灣兒少權益暨身心健康促進協會秘書長李麗慧分析,主角路克長期承受父親起伏的情緒,以及不能說出「家庭秘密」的雙重壓力。這股壓抑的情緒,加上長期在暴力下的耳濡目染,最後形成暴力的行為模式,如:抓娃娃,開始打它。另外,也形成對人際互動先入為主的想像,如:打翻果汁,害怕的看著爺爺,擔心他會發脾氣。這些在在都影響著路克的人際互動。

透過繪本,提供社會大眾與兒童認識,身處家庭暴力情境下兒童的處境。另一方面,也讓你我學習如何陪伴在我們身旁的「路克」(受暴兒童),李麗慧補充,除了關心的安慰以外,也應協助他們透過繪畫表達情緒,孩子們的畫正是他們內心的「話」。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知道「這不是你的錯」!向正在經歷或曾經經歷家庭暴力的「路克」們,傳遞「父母親打小孩,絕對不是孩子的錯。大人沒有權力打小孩或傷害彼此。如果他們這麼做,就必須接受幫助,停止這種行為,讓家裡的每個人感到安全。」
 

【各界溫暖推薦】
我的家人朋友怎麼了?為什麼他和我想的不一樣?只是,有時他不知道怎麼說?他不知道向誰說?或是他也無法明白說。無論是,他經歷躁鬱症,家暴受虐,或是自閉症的困擾。然而我們的瞭解與陪伴,將是他們最安心的靠岸。──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每個孩子都在努力的成長、努力的認識這個世界,但是總會遇到自己探索不出、大人不好說的事情。這套繪本以輕鬆的畫風與故事,幫助孩子認識這些不可避免的生命議題,不落於學術,也不造成孩子壓力!──張旭鎧(知名職能治療師)

了解是親近這個生命課題的第一步。從而接受、處理及與它相處,當再次發生時有了心中的演練。作者們用一種平易、溫和、可愛的角度敘述,讓閱讀者深入其境,理解這個疾病會發生的症狀與行為。從書名就給了孩子一股澄清與支持的力量、或對行為正向的看待。無論是正在經歷或在一旁想協助,這都是可以引導讀者體會與找到出路的系列繪本。──葉雅馨(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

本文摘錄自《這不是你的錯:陪伴孩子走出家庭暴力》一書,水滴文化出版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