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親子之間 青春期 社交焦慮好苦惱!心理師教導拋開負面的擔憂,更自在的與人互動

社交焦慮好苦惱!心理師教導拋開負面的擔憂,更自在的與人互動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5240
收藏 瀏覽數 : 5240
社交焦慮好苦惱!心理師教導拋開負面的擔憂,更自在的與人互動

「夜唱沒找我,一定是不喜歡我!」、「老師要我回答,是認為我上課不專心!」以上是社交焦慮症面對不順心的情境,常出現的負面念頭。社交焦慮症是焦慮症的一種,好發於青春期,患者會出現對人際關係、社交情境存在不合理的想法。黃偉俐身心科診所臨床心理師黃惠萱表示,在認知行為治療上,會優先教導患者放鬆技巧,進而改變他們偏差的負面思考方式,導引個案逐漸適應與人群互動。

《精神病症診斷與統計手冊》中把社交恐懼症分「特定性」與「廣泛性」兩類。特定性社交恐懼症者,在特殊情況下感到苦惱,原因多數和某種公開活動有關,例如公開演講;廣泛性社交焦慮症患者,則在任何社交的情境下都會感到困擾,包括害怕跟權威互動等。

黃惠萱表示,一般人面對不如意、挫折的社交情境,可能會出現正向和負向的解釋,但多數會自動調整想法去調適,在認知行為領域中稱此為大腦「自動化思考」。然而,社交焦慮症患者會因先天遺傳或後天經驗,在社交情境存有偏差的想法,並且無法自我調整,導致陷入焦慮情緒。

1/3至5成的人 會有重度憂慮症

社交焦慮症的個案常伴隨憂鬱症,黃惠萱表示,情感性疾病的患者中,憂鬱症、憂慮症在生理層面同樣是對應到的多巴胺、血清胺與正腎上腺素系統的問題,它們共病性很強,因此社交焦慮症患者中許多有憂鬱症狀。

黃惠萱說,在國小學童階段,家庭對其影響很大,他們若出現不想跟人接觸,原因可能是不想離開家人而產生的「分離焦慮症」,因此國內研究多是針對國高中生採樣。根據國內統計資料,求診身心科的青少年,約有一成是社交焦慮症,其中有1/3至5成的人會伴隨重度憂慮症。

黃惠萱表示,社交恐懼症患者就是處在社交情境時,很在意別人的看法,而且會有不合常理的負面想像。就她的臨床觀察,青少年的社交焦慮患者,大部分可以一對一交談,但是較無法應付大型的人際互動,尤其對權威者常存有恐懼。例如:學校老師要他發言的時候,就莫名緊張,加上負向的想像,造成他無法順利學習,甚至不想上課。至於成年人的社交焦慮患者,則會影響職場表現、婚姻關係。

在社群媒體多半「潛水」互動少
電子郵件來往較能降低焦慮感

網路時代,一般人會在社群媒體分享個人生活、互動,但是社交恐懼症患者並非如此。黃惠萱表示,社交焦慮症患者在使用Facebook或Instagram等社群平台時仍會有偏差的負面想法,例如看到同學集體夜唱的照片,會解讀成「同學沒有約我,可能是不喜歡我」,因此也不會想在社群媒體上主動張貼訊息、與人互動,多是在上面「潛水」,或是當成Google單方面搜尋資訊。

至於用電子郵件聯繫,保有回應緩衝的時間,則可能減緩焦慮症狀。黃惠萱說,例如和老師用電子郵件聯繫,可以不用面對面,社交焦慮者可先將前因後果思索一番,覺得自己可以處理了才著手寫信、再寄出,而且寄件後不用勉強自己立即看信、回信。在患者能夠控制刺激源的情況下,自然能降低焦慮感。

黃惠萱說,治療社交焦慮症的患者,會搭配藥物和認知行為的治療。例如:利用藥物抑制多巴胺、血清胺與腎上腺素,同時依據患者症狀,給予穩定焦慮情緒的藥物,如抗憂鬱劑及解焦慮藥物。

至於認知行為治療,是對焦慮症最廣泛的治療,重新整理對於社交情境不合理的想法。黃惠萱表示,焦慮症患者會有自律神經失調的情況,很容易緊張,導致無法思考,因此會優先教導患者呼吸方式、肌肉放鬆、冥想放鬆等,藉此降低焦慮症狀。

黃惠萱會教導患者放慢呼吸,練習「每次吸氣,吸到不能吸時,接著吐氣,而吐氣時要比吸氣時更慢,」可反覆做十次以上。她解釋,放慢呼吸能調整心跳,當心跳速率變慢,有助自律神經的交感神經放慢、副交感神經活躍,使得自律神經恢復平衡,藉此放鬆情緒。(延伸閱讀:睡前花五分鐘做這個伸展動作,遠離失眠煩惱!

認知行為療法
協助患者找證據,推翻偏差負面想法

接下來,就是協助患者改變想法。黃惠萱指出,對於客觀事實、情境,會有多種、多元解釋,但社交焦慮症僅存有偏差的想法。在認知治療時,會透過傾聽,和個案討論具體事實,協助患者「找出不支持既有負面想法的證據」,和其他較為符合實際情況的理由。

例如在職場中,患者假如解讀沒受邀參與會議、考績獎金偏低,是因自己不受器重,這時就可協助其找出被忽略、反對其想法的事實,例如「老闆先前不是才把重大企劃案交給你?」推翻不客觀的想法。

此外,親友從旁協助也很重要,像是允許患者放慢速度、給予足夠的空間和時間回應。例如父母和小孩對話時,不要求他們立刻回應或給太大的壓力,不要使用「立刻、馬上回來」等命令語句,或嚴厲指責「學業讀成這樣,未來沒有前途」等批評言語。(延伸閱讀:有壓力、心情不好就想吃東西?如何判斷是肚子餓,還是情緒性進食才吃不飽?

治療療程
據希望達成目標而異

黃惠萱表示,認知治療療程通常是每周一次,一次一小時,持續進行約二至三周,可以解決眼前最緊迫程度的情境。治療連續八至十二周,可以協助將過去經驗和現在狀況連結在一起,協助患者跳脫負面思考。以她的臨床看診經驗,八至十二周後,可以拉長回診時間,持續看診幾年後會情緒狀態會比較穩固。

黃惠萱進一步表示,在門診認知治療期間,有時會出家庭作業,請患者找身邊親近的友人,詢問其在相同的情境事件,有什麼不一樣的想法,消弭患者偏差、不必要的猜想。

至於要持續看診治療多久?會依據個人希望達成的目標而定,如果停診後有復發跡象就要再回診。

此外,長期治療的個案會學會一些認知行為治療的技巧,在停診後自己照顧好情緒,例如前面舉例在Facebook看見同學夜唱的照片,患者直覺上會自認不受同學歡迎,但認知治療的技巧會協助他問自己:「我是否想得太負面?」、「同學也許是以為我不喜歡唱歌,所以沒邀我」,進而改變不合理的負面思考,重新解讀事件,讓其更符合實際情況。當患者出現無法自己控制焦慮情緒、復發的情況,就需要再回診治療。(延伸閱讀:焦慮症治得好嗎?如何走出焦慮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