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親子之間 青春期 「媽媽,我恨你!」青春期孩子說恨媽媽,其實是一種求救

「媽媽,我恨你!」青春期孩子說恨媽媽,其實是一種求救

出處/ 蔡宜芳《接住墜落的青少年》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5007
收藏 瀏覽數 : 5007
「媽媽,我恨你!」青春期孩子說恨媽媽,其實是一種求救

小可的媽媽一個人辛苦拉拔兩個孩子長大,卻遭女兒對導師控訴「我最恨我媽了!我以後長大,就讓她流落街頭。都說別人小孩比較好,每天都罵我。」連這個月能不能讓自己和孩子吃飽都要煩惱,怎麼還有多餘的心力檢查孩子作業、督促孩子念書、陪孩子聊天?面對經濟上的困頓、生活的壓力和孩子的教養衝突,心理師想告訴各位爸媽,「你已經是夠好的父母──練習看見自己的好」。

才剛開學第二週,我一早進辦公室就接到了電話。電話那頭聲音急促,導師劈里啪啦的講了一大串。一開始,我還不知道在講哪個孩子,等掛上電話才恍然大悟,就是昨天大家七嘴八舌在討論,那個國小時揚言要打老師的七年級新生,昨天在班上摔東西。

反映、同理孩子的情緒

我請導師把孩子帶來輔導室。但五分鐘後,導師電話又來了。

「小可現在好像整個腳軟,站不起來,那要怎麼辦?」
「沒關係,我走過去好了。」

我過去時,小可在導師休息室裡大吼大叫、丟東西。「我最恨我媽了!我以後長大,就讓她流落街頭。都說別人小孩比較好,每天都罵我。還有,我很討厭XXX,你憑什麼管我?我明明就只有一行沒寫,就登記我沒寫作業。還有那個XXX,每次都廢話那麼多……下次再敢欺負我,我就拿滅火器打爆你的頭……」小可嚎啕大哭,但我依然能看見小可的眼神,流露出恨意。

我試著反映小可的情緒,我對小可說︰「感覺你真的非常生氣,氣媽媽看不到你的好,氣同學怎麼可以說你錯……」
我看小可握緊拳頭,於是,我拿了幾包衛生紙放在他面前。「你可以丟或揍衛生紙都可以。」

「就是啊……這世界沒有人可以信任,大家都要針對我,全部都是爛人、大爛人……看我怎麼打爆你們的頭,把你的頭塞進馬桶沖走……」衛生紙啪一聲,摔落在地上。

半小時後,小可終於平靜了一些。我問小可能不能站起來,然後我們整理了散落一地的衛生紙。我陪小可走回教室。(延伸閱讀:避免引爆青春期孩子情緒炸彈,5大地雷區千萬要避開

媽媽的潰堤

兩週後的班親會,小可媽媽的淚水在諮商室潰堤……

「我都不知道我怎麼撐過來的。別人說我很堅強、很勇敢。我說,遇到了,還能怎麼辦?就只能面對啊! 
「我都不敢想明天,明天會怎樣,我不知道。我只能把今天給過好……」

小可的爸爸在小可一歲時過世,只剩越南籍的媽媽一個人養兩個孩子,那時姊姊十三歲,小可一歲。

「其實,我原本沒有要懷小可的,但在我四十歲的時候,突然發現月經怎麼好久都沒來,結果等知道懷孕的時候,已經快三個月了。我後來想,就當作是種緣分吧。但在我懷孕八個月的時候,小可爸爸得了癌症,而那時候,也不可能把孩子拿掉了……

「我原本沒有在工作,發現我先生得癌症後,我就去上班了。那時候,我也沒有什麼一技之長,只好什麼工作都做。我曾經在一個月加班快一百個小時,但那個月卻只拿到兩萬七。現在想想,怎麼這麼傻,這樣被人欺負……我現在想到那個時候還是會掉眼淚,真的是太辛苦了……」

原本醫生說只剩三個月的時間,但後來,小可爸爸撐了快一年才過世。先生過世後,小可的媽媽沒有時間掉眼淚,她只能繼續工作,賺錢繳房貸,還有養兩個孩子……

「媽媽,我長大以後要搬出去住,絕對不會養你。」

「我知道小可很討厭我,他每次都跟我說:『媽媽,我長大以後要搬出去住,絕對不會養你。』我聽了真的很難過。小可就是做事、念書很容易分心啊!他一邊滑手機,一邊寫作業,作業寫很久都寫不完。還有放學常常跟同學出去玩,玩到很晚都還不回家。他還很愛頂嘴,我說一句,他就說五句,然後我就更氣,就會罵他……」

當小可又犯錯時,媽媽說的話總是歇斯底里又尖酸刻薄。「我養你養這麼大,你除了給我添麻煩,還會幹麼?養你有什麼用?」但小可的媽媽就算工作再忙、再累,只要能早一點下班,一定會煮飯給小可和姊姊吃。

我也想著,對啊,這樣的生活要怎麼過?如果一個人連這個月能不能讓自己和孩子吃飽都要煩惱,怎麼還有多餘的心力檢查孩子作業、督促孩子念書、陪孩子聊天?(延伸閱讀:青春期孩子難溝通?父母需要惡補這些課題

孩子說恨媽媽,其實是一種求救

小可在諮商室常常提到媽媽耶!感覺媽媽你對他真的很重要,他很在乎你怎麼看他,但他也很受傷,他說媽媽你好像都在說別的小孩比較好。他的好,媽媽好像比較看不到。我覺得小可有些事情做得很好,例如功課就算很多、很難,他也都努力寫完,而且他說他會幫忙做家事,因為姊姊都不做。他很氣姊姊讓媽媽這麼辛苦,因此,當媽媽你說小可的不好時,也說一下你看見小可的好,媽媽覺得呢? 

小可說他恨媽媽,討厭媽媽,但我覺得那是在求救。他這麼生氣,代表他是這麼希望媽媽可以看到他好的地方……

在送小可媽媽出諮商室之前,我對她說︰「媽媽,你現在除了要看見小可的好,你能不能也看見自己的好?你這麼努力一個人拉拔兩個小孩長大,供他們衣食無虞,你已經是很棒的媽媽了!

第一次看到孩子笑了

隔週我再見到小可時,我問他這週過得怎麼樣,有沒有想跟我分享的事。小可一樣酷酷的說:「還好、沒怎樣。」

但十秒後,小可說︰「媽媽最近變得很奇怪,我回家,她居然跟我說:『寶貝,你回家了。』我還在想她是不是發燒了?我玩電腦到半夜,她居然叫我早點睡,她之前會氣到摔滑鼠耶……還有,我洗完碗,她跟我說謝謝。」
「那你感覺怎麼樣?」
「沒怎樣,就是怪怪的吧……」但我看到小可在諮商室裡,第一次嘴角微微上揚。
「我第一次看到你笑耶,那你要多笑喔!你笑起來很帥!」

心理師想說︰

比馬龍效應

心理學家在一九六六年做過一個實驗,研究人員測量小學生(受試者)的智商,之後隨機抽出百分之二十為實驗組,並對教師聲稱實驗組的小學生是資優兒童。大約一年後,研究人員再為實驗組的小學生測試智商,他們驚訝的發現,實驗組的智商增長率,明顯高於其他小學生。

為什麼實驗組的小學生智商明顯提高了呢?可能是因為他們被老師、家長視為是資優兒童,因此有更多的鼓勵、肯定和讚美,或是讓他們有更多表現的機會,提升了他們的學習動機與自信。這個效應被稱為「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

「比馬龍效應」和「自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吸引力法則」(the law of attracting)類似。「自驗預言」為美國社會學家墨頓(Robert K. Merton)提出,是指因人們先入為主的判斷,無論是否正確,都將或多或少影響到人們的行為,而使這個判斷最後真的實現。簡單來說,自驗預言就是人們在不經意間,使自己的預言成為現實。(延伸閱讀:孩子升國中,感覺關係沒以前親密了?牢記4字拉近親子距離

這個概念也類似我們常聽到的「吸引力法則」,當個人打從心底期望某件事情,宇宙自然會有力量,吸引這些你期盼的東西靠近,最後,這些力量會引導你得到你的渴望。

「相信孩子會變好」對孩子而言
是多麼強大的力量

在孩子身上,也是一樣。當老師相信一個資質平庸的孩子可以達成任務,那麼,孩子很有可能開始有突出的表現;當一個孩子被貼上壞孩子的標籤,那麼,他可能真的會越來越壞。

如果你一直焦慮孩子的成績,孩子可能自信心降低,感到自己很笨、考不好,無法達成大人的期待,考試可能就更容易緊張,導致更容易失常。有一個孩子曾經對我說,有一次,他不小心考差了,他被情緒失控的導師當眾打巴掌,從此以後,他就決定再也不要念數學了!(延伸閱讀:孩子以身體換取「被愛」感覺...和父母的依附關係如何影響青少年交男女朋友?

「相信孩子會變好」對孩子而言,是多麼強大的力量。小可的媽媽也是,當小可的媽媽開始能用不一樣的眼光看見小可做得好的地方,對於小可來說,就是個新的開始。當小可不再覺得全世界都針對自己,或許哪一天,小可的自我肯定也能開始慢慢萌芽、成長茁壯。

你已經是夠好的父母──練習看見自己的好

英國兒童心理學家唐納德‧威尼科特(Donald Winnicott)曾說︰「沒有『完美』的父母,只有『夠好』的父母(good-enough mother)。」

我們不需要成為完美的父母,所以對父母來說,一個很重要的練習是──看見自己做得好的地方,例如「我生氣的時候會試著冷靜一下,不會馬上對孩子發脾氣。」「會跟孩子說我愛你。」「即使覺得孩子一堆藉口,還是願意沉住氣,聽孩子說的話」等。

文中,小可的媽媽一個人辛苦拉拔兩個孩子長大,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啊!而且小可的媽媽就算工作再忙、再累,只要能早一點下班,一定會煮飯給小可和哥哥吃,這裡面都充滿著媽媽對孩子的愛與付出。

當我們能看見自己的努力和用心,發自內心,相信自己「已經是個夠好的父母」,我們就不再需要用外在的評價或孩子的表現來看自己是不是個完美的父母。不管小可和哥哥的表現好不好,小可的媽媽都已經是個夠好的媽媽了。

父母請告訴自己:「我已經很棒了!我是個好媽媽/爸爸!」而當父母覺得撐不住了,請記得一定要求援,因為有開心的父母,才會有開心成長的孩子。

父母可以怎麼做︰

練習肯定孩子

  1. 創造屬於孩子和你談心的時光,十分鐘也好:例如吃飯的時候,或是接送孩子回家時,不問孩子成績,而是問問孩子,在學校發生什麼有趣、好玩的事情。
  2. 1+1運動︰說孩子不好的地方,也要說孩子好的地方。
  3. 50%運動︰說孩子好的、不好的事情,比例是一半一半。
  4. 不要拿孩子跟別人比較︰因為對方不是你的孩子,一定也有缺點,只是你沒有看到而已。

練習肯定自己、肯定另一半

  1. 每天寫下一件自己身為爸爸/媽媽,覺得自己做得好的地方,任何小小的事情都可以。練習看見自己已經是個夠好的父母。
  2. 每天寫下一件覺得另一半做得好的地方。謝謝他為這個家的付出,讓他知道這對你有多重要。

(本文摘自《接住墜落的青少年──我與那些受傷的孩子,及他們不安的家庭》,寶瓶文化出版,蔡宜芳(諮商心理師)著)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