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親子之間 大學生 大學選系不同調,親子關係拉警報

大學選系不同調,親子關係拉警報

出處/ 2014年3月號/第324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4729
收藏 瀏覽數 : 4729
大學選系不同調,親子關係拉警報

3月中是大學申請入學第一階段放榜的日子,在這之前,你與家中孩子經歷過一段選系戰爭嗎?親子選系不同調,各持己見該怎麼辦?讓親子專家告訴你!


大學學測成績放榜,你的孩子正準備推甄申請上大學了嗎?歐媽媽的女兒曉葶正是高三的學生,正準備選填科系,進行推甄申請,但最近母女倆卻因要申請的科系有所爭執而冷戰幾日。

 

歐媽媽有兩名姊妹淘,孩子不是讀法律系就是財經系英文專班,一個說未來4年只要好好督促孩子考上律師執照就好,另一個說學校規定大三要出國當交換學生1年,英文鐵定會變強,將來都好就業,而曉葶想念的是歷史系。歐媽媽擔心孩子出社會後找工作不容易,想到曉葶英檢中高級一次就過,多益也考九百多分,歐媽媽認為曉葶應該去讀外文系,比較容易找工作。於是母女倆大吵了一架,女兒大喊:「就算將來找不到工作,我也要讀歷史系!」縱然歐媽媽不死心的一再說服,但女兒仍堅持要念心中想念的科系,兩人就因此冷戰數日…… 

 

讓孩子清楚選擇的得失
尊重已成年孩子的意願

在現今景氣不好的年代,失業率居高不降,做父母的深感就業不易,希望孩子選擇看似較好就業的科系,但究竟是孩子的興趣重要,還是現實考量重要?懷仁全人發展中心資深諮商心理師黃心怡表示,面對讀大學的子女,「父母要做引導者,而不是教導者。」建議可朝3個面向來溝通:

 

1.    帶領孩子分辨各種選擇中的得與失

以歐媽媽的親身遭遇來說,除肯定孩子讀歷史系的優點,可以讓人文史學的基礎知識更紮實,也要讓孩子知道,沒有所謂的「歷史系證照」可利於就業,若未來深造不走學術路線,畢業即就業,可準備公職考試,或修師培學分考教職,若改讀非相關研究所,則要就其它專長做準備。

 

2.    父母不要把孩子的好或壞全攬在身上

若親子關係為此事弄僵,歐媽媽就別再提轉系,可改由阿姨叔叔等親人去說,搞不好孩子會聽進去。

 

3.    尊重意願,不過度干涉

大學生已是獨立個體,有自己的生活思想與方式,若孩子堅持讀歷史系,歐媽媽要尊重孩子的意願,不要過度干涉。黃心怡心理師分析,這個世代的孩子,父母從小就重視他們的心理狀態,他們都自我感覺良好,不容易被勉強。例如有人讀歷史系,以為可以快樂地聽很多歷史故事;有人不想讀醫科某些系,因為糾紛多,不想這麼辛苦,事實是否如此,只有踏進那個領域的人,才明瞭其甘苦。

 

擁有學習力
比謀職重要

彰化縣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專業專任輔導人員曾一平指出,親子會因讀歷史系起衝突,多因家長認為景氣差、工作難找,對孩子未來的生存充滿焦慮。他建議父母先把問題釐清,再協助孩子。

 

1.    了解孩子讀此系的動機

是真愛史學?或因看了流行連續劇《蘭陵王》一時衝動而去讀?如果孩子能明確表達讀歷史系是在探索興趣後做出的選擇,父母應該覺得欣慰,因為能清楚性向、付諸行動是件困難又珍貴的事。假如只是一時衝動,就算大一讀歷史,未來幾年還是有改變空間,如轉系、修輔系等。

 

2.    持續觀察孩子的學習動力

父母的職責不是替孩子找到完美工作,而是培養他主動的競爭力。首先,接納孩子的興趣。孩子愛歷史,家長有功勞,因為他曾經給孩子自由閱讀與思考的空間。很多孩子被問及要做什麼,往往兩手一攤「我不知道」,不是他對未來無感,而是他對某個科目的熱情曾被否定才變沉寂。


其次,澄清對未來就業的模糊想像,如歷史系課程設計為何?有什麼學程可學第二專長?雙主修或修輔系的資源如何?拿歷史系當就業的背景或支援的知識,不要以為沒當史學家四年就白讀了。當家長疑慮消除,肯定孩子「去讀吧」、「去學吧」、「去做吧」,聚焦優勢,才不會對未來不安。

 

曾一平心理師說,「當家長的焦慮感減輕,孩子才有空間。」父母要體認,現在的熱門科系不保證畢業後有好工作,就算有保障的工作如公務員,也不代表人生必定幸福,父母最該重視的是孩子學習力,在變動的社會,有無能力突破難關?

 

「生命季節不一樣,父母能教孩子的本來就不一樣。」黃心怡心理師提醒,當父母捨不得孩子找工作處處碰壁,當父母不忍心孩子出社會受委屈時,要想到「有時那個不忍心就是要忍一忍,那個捨不得就是要捨得」,孩子才會在生命中有些學習,那才是孩子成長的肥料,否則孩子就長不大了。

 

感謝黃心怡諮商心理師、曾一平諮商心理師審稿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