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疾病保健

鼻咽癌誰是高危險群?怎麼提早發現

鼻咽癌已躍居台灣男性十大癌症的第七位,若說鼻咽癌是中國人特有的「專利癌」,一點也不誇大。根據醫學文獻,鼻咽癌很少發生在歐美國家的白種人和黑種人身上,即使是東方民族的日本人、韓國人也鮮少發現;卻在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各省及台灣地區非常普遍,從幾歲大到80幾歲都可能罹患,其中以45歲上下的人罹患率最高,然而目前10歲至20幾歲的病例有愈來愈多的趨勢,較其他癌症提早20年發病。
2018-03-13

女人面臨的疼痛比男人多

女人面臨的疼痛比男人多,蓋洛普1999年一項調查顯示,有 46%的美國婦女每天有疼痛的毛病,而男人只有 37%。其中, 17%的美國婦女會經常性頭痛、 24%會經常性背痛、 20%有關節炎、 25%有腳痛的毛病。
2018-03-13

冷空氣來了!慎防三大心血管殺手

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逐年增加,是導致成人殘廢及死亡的幕後大黑手。在台灣,因高血壓、腦中風和心肌梗塞這3大疾病,直接或間接造成的死亡率,一直高居十大死因排行榜之列,而氣溫驟降的冬季,更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及早做好預防與保健,才能避免憾事的發生。
2018-03-09

缺牙了該植牙嗎?怎麼評估

缺牙不補,除了不美觀,還會影響牙齒的咬合、發音和咀嚼功能,像是鄰近牙齒會鬆動,與缺牙部位對咬的牙齒會慢慢增長,容易蛀蝕、產生牙周病,增加全口無牙的風險。到底缺牙了,該做「假牙」還是「植牙」?如何判斷自己適合哪一種植牙方式?
2018-03-01

別依賴酵素、益生菌!4個好習慣遠離便祕

很多人便祕時喜歡吃酵素、益生菌等營養補充品,殊不知酵素雖可整腸、助消化,卻沒有促進排便的功效,吃了酵素後,感覺排便變順暢,常是添加「刺激性物質」的緣故。專家提醒,服用酵素或益生菌改善便祕,是治標不治本,不宜太依賴,建議找出便祕的原因,並著手改善,才是治本之道!
2018-03-01

長期便祕是大腸癌警訊?宿便迷思大解析

清空腸道宿便,可以迅速瘦小腹、減輕1~15公斤?宿便不僅會導致肥胖,還會增加大腸癌風險?就讓專家解開你對宿便的諸多疑惑!
2018-03-01

從便便看健康隱憂!一分鐘檢測腸道健康

研究指出,消化功能受損,不只會引起腹瀉、便祕和息肉,也會導致免疫力降低、身體機能衰老、慢性疲勞、過敏等慢性病。如何知道自己的消化功能好不好呢?沒有每天排便代表腸道不健康嗎?本文教你如何從糞便的形狀和顏色,檢視腸道健康!
2018-03-01

新年新氣象,做好健康管理

有則廣告很有意思:一位媽媽祈求佛祖保祐丈夫財運亨通、小孩考試得第一。但天上卻傳來一個聲音:「沒健康一切免談……」健康的確是一切幸福的基礎,除了拜拜祈求心安,有哪些實際作法,健康可以更有保障?
2018-01-29

隱形的糖尿病

國內近一半糖尿病人不知道自己得病,以為要尿多、喝多、吃多、體重減輕才會開始警覺,其實,等到三多一少症狀出現,併發症的風險已大增,唯有及早確定自己是否血糖過高,才能提前揪出糖尿病。在學童紛紛回到校園的九月之際,報端出現這樣一則新聞:彰化地區有位母親想替剛升國一的兒子徵求專門訂製校服的廠商,因為他的兒子才154公分,體重卻重達165公斤,特大號的體型讓他的校服怎麼修改也不合身……,新聞還描述這位男生因肥胖而遭遇到各式各樣生活的不便,而他一餐必須吃3個便當的食量背後,身上還有糖尿病、尿酸過高等慢性疾病。
2018-01-26

你真的只有得糖尿病嗎?

台灣糖尿病人的死亡率,已躍居亞洲第一位,深究其原因竟是併發症所致,那些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怎樣才能避免這些裹著糖衣的苦果找上自己?消費者逛街購物,最喜歡「買一送二」的活動,而且多多益善,但如果不幸罹患糖尿病,卻一定要避免其接二連三帶來的「附贈品」──併發症。在邁入21世紀的同時,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發現,全世界糖尿病患的總數已逼近1億5千萬人,預估再過20年,人數會暴增為3億人。
2018-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