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內科",共有69筆資料

常頭暈頭痛 無力恐腦中風!定期2檢查避免中風或血管性失智

腦血管疾病在國人十大死因排名第四,平均每年奪走一萬多條性命。腦血管疾病中,又以「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比例最高。除了控制三高,定期做2檢查,可提前了解顱內外血管狀況,給予合適的治療,減少腦中風的發生。
2023-02-10

運動心肌梗塞猝死前有哪些前兆?有主動脈瘤和主動脈剝離,忌單獨運動

平時有運動習慣、身體看似健康的青壯年為何會在運動中猝死?導致的原因是什麼?運動時有哪些警訊可能是猝死前兆,不可忽視?運動中應留意哪些數值、避免超過適當強度?
2022-11-12

脂肪肝成肝癌、肝硬化新危險因子!4招逆轉肝功能

600萬國人患有脂肪肝,BMI超過30約80%有脂肪肝,而40~50%的糖尿病人有脂肪肝。高油高糖的飲食、酗酒、肥胖、糖尿病等,都可能是造成脂肪肝的原因。醫師提醒肝硬化前,脂肪肝可逆轉。先做腹部超音波揪出脂肪肝,再依報導建議,努力改善肝功能。
2021-10-01

前兄弟總教練王光輝肝癌病逝!早期肝癌用微波消融術治療更快復原,什麼人適用?

前兄弟總教練王光輝56歲因肝癌末期病逝,令人不捨。有B、C肝炎者應定期篩檢,才能早期治療,避免憾事。2020年12月1日微波消融術納入健保給付,加上原本健保給付的射頻消融術(俗稱電燒),治療肝癌的消融術又增添一項利器。微波消融術具有治療時間短、消融範圍可預測性高等優點,臨床顯示治療3~5公分的中型肝癌有很好效果,快來了解哪些人適用?
2021-09-07

早中晚期的肝癌,健保給付哪些治療?新技術、新一代藥物帶您一次瞭解

肝癌早期不易出現症狀,自覺不舒服時,病情通常不輕。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臺灣每年約有11,000人診斷出肝癌,超過6成的患者發現肝癌時已屬中、晚期。到底不同期別的肝癌怎麼治療?目前健保又給付哪些治療項目?
2021-07-27

B、C型肝炎者防肝硬化、肝癌,藥物治療做1事助壓制病毒!

肝癌在十大癌症死亡率中排名第二,僅次於肺癌。據衛福部資料顯示,2019年有7881位國人因肝癌而喪命,平均每小時都有1人因肝癌而離世。根據統計,高達8成以上的肝癌患者和B、C肝炎有關,感染B、C肝炎者,是否吃藥控制就能避免肝硬化及肝癌?同時感染B、C肝,又該怎麼治療?讓醫師告訴你
2021-07-19

胃痛、上腹痛已是肝癌中後期!無症狀B、C肝炎帶原者如何揪出早期肝腫瘤?

港星吳孟達因肝癌去世,令人不勝唏噓。肝受損時最早的跡象就是發炎,當肝開始發炎時,不會出現任何異狀,可能肝指數400左右,才開始有上腹痛的情況,這階段的症狀很容易跟胃痛搞混,很可能被輕忽;面對沉默殺手肝癌的威脅,我們應如何自保呢?很多人雖然小時候接種過疫苗,,成年後要不要補打呢?
2021-07-12

人不胖為何血脂破表?想改善高血脂症5大類食物別再吃!

有些人身材並不肥胖,平日也不常吃炸物、甜食,但血脂檢驗卻異常超標,血脂和體脂兩者相同嗎?哪些飲食偏好讓人陷入血脂危機?手麻、腳麻可能是發病症狀,應該及早抽血檢驗?
2021-05-07

大腸鏡檢查害怕會痛、瀉藥清腸拉不停、脹氣不適?醫師DIY揭檢查細節:真的不痛!

大腸鏡檢查時,民眾常因畏懼疼痛,以及檢查前的清腸瀉劑引發不適、腹脹等狀況,排斥檢查。事實上,目前不僅有無痛大腸鏡可選擇,且已有方法降低清腸及脹氣不適,讓預防大腸癌沒有漏洞!
2021-03-22

癲癇發作急救嘴巴塞物能防咬傷?5點癲癇常見迷思整理

癲癇目前治療方式以藥物為主,不過仍有約三成的病患在合併多種藥物使用後仍控制不佳,因此身邊的人癲癇發作時如何適當處理,不但是病友的家人和朋友必須熟記的重要事項,一般大眾也必須了解,以備不時之需。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