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風險",共有92筆資料

親子互動治療,能減低兒童憂鬱症風險

年僅3歲的兒童也可能憂鬱?這種憂鬱經常在孩子上學之後再度出現,也可能在青春期和之後的生命歷程中重新出現。
2018-09-12

兒童期搬家,可能增加自殺和死亡風險

喬遷新居可能有些壓力,但也讓人興奮,這意味著新開始,然而,一份發表於《美國預防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搬家對孩子來說,可能影響成年時期的健康和幸福感。
2018-08-22

女性主管,罹患憂鬱症的風險較高

許多企業由女性擔任主管職位愈來愈多,打破種種的刻板印象,但相對地,工作環境、人際壓力及外在因素的影響,讓女性主管的壓力增加,根據一項發表於2014年12月號《健康與社會行為》期刊指出,做為主管的女性,罹患憂鬱症的風險似乎較高。 奧斯汀德克薩斯大學研究指出:在工作上具有權力(如:聘雇、解聘員工和決定酬勞)的女性出現憂鬱症狀的比例,比沒有這些權力的女性來得高。相反地,在工作中有權力的男性,比沒有權力的男性較少出現憂鬱症狀。該研究樣本包括在威斯康辛州高中畢業的1500多名中年女性和1300多名中年男性。
2018-06-08

遭受霸凌的孩子,日後憂鬱風險較高

《英國醫學期刊》中一份來自牛津大學的研究,研究者Lucy Bowes指出,經常遭受霸凌的青少年,在18歲時出現臨床憂鬱症狀的機率大約2倍,孩子在外面的情況父母也無法時時關心,所以當孩子被霸凌時父母該怎麼做?
2018-06-08

久坐可能增加焦慮風險

長時間看電視、玩電玩、上網等時常待在位置上久坐不動,這樣的行為已被證實與身體健康問題(如肥胖或心臟病)有關。澳洲迪肯大學「體育活動和營養學研究中心(C-PAN)」,發表於生物醫學中心 《公共衛生期刊》的研究指出,這些行為也會增加罹患焦慮的風險。 焦慮症狀是一種普遍和讓人衰弱的心理健康狀況,可能導致過度擔憂、頭痛、呼吸短促和肌肉緊張。美國焦慮和憂鬱學會指出,焦慮症是美國最常見的精神疾病,影響了4千萬成人。研究者系統性地回顧9項研究,以了解焦慮和久坐行為的關係。
2018-06-08

美國研究:憂鬱症患者心房顫動風險多3成

一項發表於《流行病學與預防/生活方式和心臟代謝健康科學研討會》的研究顯示,憂鬱症可能是造成心房顫動(是一種常見的心律不整疾病,可造成血塊和中風)的危險因子。
2018-06-06

落實得舒飲食,可減少1成憂鬱症風險

一份於「美國神經學學會」年會上發表的新研究指出,飲食中含有大量的水果、蔬菜和全穀類能降低罹患憂鬱症的風險。
2018-06-06

甲狀腺功能與罹患憂鬱症風險有關

新的研究指出:略微升高的甲狀腺功能可能增加老年人罹患憂鬱症的風險。
2018-05-16

早熟的青少年男女,憂鬱症風險都較高

一份發表於《發展及精神病理學》期刊,由伊利諾大學心理學教授凱倫•魯道夫所提出的研究指出,比同儕更早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男女,罹患憂鬱症的風險較高。雖然女生承受的風險更高,但早熟所引起的一連串心理、社會行為及人際關係障礙,預測了他們幾年後罹患憂鬱症的可能性。
2018-05-16

照顧生病的寵物,易增加雇主憂鬱風險

無論是專業醫療照顧者或個案的親人、伴侶還是朋友,照顧長期或臨終病患通常壓力很大;而一篇最新發表於《獸醫記錄》的研究指出,照顧長期重病或臨終的寵物,也會引發主人憂鬱及焦慮情緒。
2018-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