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疾病保健 肝膽腸胃 新國病!小心腎臟罷工

新國病!小心腎臟罷工

出處/ 2011年7月號/第295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3097
收藏 瀏覽數 : 3097
新國病!小心腎臟罷工

注意身體發出的小警訊,慢性腎臟病可能因一時忽略,便無聲無息啃食健康。

 

長年在外應酬的業務員巨峰,45歲後開始健康拉警報,當發現容易久咳不癒,便開始戒菸;「三高」數值破表,便盡量減少應酬次數,然而,讓他意想不到的是,一次徹底的健康檢查,醫師告訴他可能得到第三期慢性腎臟病,他驚呼:「我一點感覺都沒有!」仔細回想,才發現唯一不尋常的地方,竟是解尿時久久不散的泡泡。

 

台灣民眾對腎臟病缺乏警戒心
老年人更是潛在危險群

當腎臟由於長期發炎、受慢性疾病影響或因尿路阻塞遭受破壞,受損超過3個月,導致腎臟的結構或功能產生永久性病變,稱為「慢性腎臟病」。如果不好好控制,持續進展至末期腎臟病,就必須洗腎或接受腎臟移植來延長生命。

 

「慢性腎臟病是一種隱形殺手!」專長為腎臟內科醫療的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陳振文表示,慢性腎臟病初期通常沒有明顯不適及症狀,因此容易被忽略。

 

一般人對腎臟病的認知率也很低,多數患者是進行健康檢查或其他疾病住院時,才發現腎臟出了問題,而且往往一診斷就是第三期以上,患者的腎功能很容易進展到末期,國內器官捐贈來源又不夠多,因此洗腎比率始終居高不下。

 

老化也是腎功能變差的重要因素之一,陳振文醫師指出,人類的腎功能會隨年齡增加而減少,過了40歲後,每增加1歲,腎絲球過濾率會下降1ml/min,因此,中老年人原本就是潛在的慢性腎病族群,隨年紀增長而增加風險性。台灣現已邁入高齡化社會,65歲以上人口已占10%,再加上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日漸增多,可預期未來慢性腎臟病的問題將更嚴重。

 

慢性腎臟病分5期
前期難發現易被忽視

台大醫院腎臟科醫師陳永銘表示,依腎絲球過濾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剩餘功能,可將慢性腎臟病分為5個階段,第一、二期最輕微,只有超音波影像異常或是出現潛血、蛋白尿的尿液變化;第三期以上驗血也會出現異常指數,比如血清尿素氮或血清肌酸酐上升,這時腎臟功能開始出現明顯變動;陳永銘醫師表示,腎臟病「泡、水、高、貧、倦」症狀,除了「泡」,也就是蛋白尿可能較早出現,其他水腫、高血壓、貧血及容易疲倦症狀,多半在第四期才出現;第五期表示腎臟已無法展現功能,若未能立即接受移植,就必須洗腎。

 

一分鐘認識慢性腎臟病

■慢性腎臟病分期

分期

症狀

腎絲球過濾率GFR

ml毫升/min分鐘/1.73

注意事項

第一期

腎功能正常但併有蛋白尿、血尿等腎臟損傷。

≧90〜100

腎功能約正常人的60%,需控制血糖、血壓與食物,每半年做腎功能檢查來穩住腎功能。若有腎絲球腎炎的患者必須接受治療。

第二期

輕度慢性腎衰竭,併有蛋白尿、血尿等。

60〜89

第三期

中度慢性腎衰竭

30〜59

腎功能約正常人的15〜59%,應積極配合治療,延緩進入第五期病變的時間。

第四期

重度慢性腎衰竭

15〜29

第五期

末期腎臟病變

<15

腎功能約正常人的15%以下,若逐漸無法排除體內代謝廢物和水分,必需洗腎或接受腎臟移植。

資料來源/台灣腎臟醫學會

 

台大醫院腎臟科醫師陳永銘表示,若能及早在第三期之前發現的慢性腎臟病患者,必須做好控制血壓、血糖、蛋白尿,有機會讓疾病逆轉或停止惡化;第四、五期患者的重點則放在控制併發症,包括貧血、骨骼病變、營養問題、酸血症等。

 

■何謂血清肌酸酐?

人體活動時,肌肉會產生一種廢物叫做血清肌酸酐(Cr),當腎臟生病時,就無法正常清除血液中的血清肌酸酐,所以可以從抽血檢驗血清肌酸酐的濃度來瞭解腎臟的功能狀況(正常值為0.7-1.2mg/dl)。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