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疾病保健 心臟血管 中風年輕化,我可能中風嗎

中風年輕化,我可能中風嗎

出處/ 2012年11月號/第310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5694
收藏 瀏覽數 : 5694
中風年輕化,我可能中風嗎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6秒就有1人死於中風,每個人一生有1/6的機率發生中風。曾中風的人,後續常因殘障帶來醫療與經濟的重大負擔,如何避免成為中風候選人?高危險群又該怎麼防範,才能遠離中風危機?


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庚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林子淦表示,「中風是一個預防重於治療的疾病。只要預防得當,就算父母曾經中風,個人中風的機率也會大幅降低」。

研究發現,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人,引發中風機率較正常人增加許多。馬偕紀念醫院淡水院區外科加護病房主任鄭聖于分析,高血壓、高血糖引發的糖尿病都有遺傳因素,中風和這些因子環環相扣,如果家族中有高血壓、糖尿病的人,就要特別注意自己中風機率比一般人高。

中風往往是突然發生,沒有預兆。萬一中風後,生活習慣不改善,繼續抽菸、喝酒、熬夜,都會增加再次中風的機會,而二度、三度中風,身體機能更難恢復。

林子淦醫師說,他有很多病人中風過一次,後來改變生活習慣,定期就診服藥,20、30年下來,病情控制得很好;但也有的人中風後,依然故我地抽菸、喝酒、不控制血壓、血糖,再次見面竟然就在急診室。以下是與中風密切相關的疾病與生活習慣,多些了解、就能及早因應。

高危險群1
有中風家族史需小心

如果父母有中風的病史,表示先天系統較易出問題,子女罹患腦血管疾病的機率會增高!鄭聖于醫師表示,若家族有人中風,除了前述三高體質或飲食生活習慣之外,也可能是先天遺傳體質造成血管壁比較薄、能承受的壓力較小。如果家族有中風病史,個人要特別注意。

高危險群2
高血壓患者拉紅色警報

高血壓是中風的獨立危險因素,也幾乎是引發中風最重要的因素。據國民健康局2002~2007年的資料顯示,高血壓患者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8倍。

血壓正常約是140/90毫米汞柱。醫學界發現,高血壓會引發中風的機會,若是排除其他危險因子像是抽菸、喝酒等,每升高10個血壓毫米汞柱,未來中風的機率會高出30%。因此兩位醫師建議民眾,必須做好健康管理,多注意血壓值。

■定期量血壓,是最簡單的把關
鄭聖于醫師補充,血液循環有一定的速度,過快或過慢都不好。血液流動速度過慢,易有血栓;流動過快,對於血管壁刺激過大,可能讓脆弱的腦血管破裂。

高血壓是出血性和缺血性中風的首要可控制危險因素,約70%的中風個案有高血壓,因此要常常量血壓,曾經小中風的病人更要定期健康檢查。據統計,約有40%的中風個案可透過定期健康檢查(例如量血壓和膽固醇)、治療高血壓以及改善整體健康來預防再度中風。

■減少鹽分攝取,可降血壓
飲食中的鈉攝取過多,常是血壓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鈉是鹽的主要成分(約占40%),減少鹽的攝取,不論是一般人或是高血壓患者,都能降血壓。高血壓患者每日鹽分攝取若能降低至6公克(約2400 毫克)以內,則血壓平均可下降2~8mmHg,相當於每日服用1顆長效型抗高血壓藥物之成效。

高危險群3
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

血糖愈高,中風機率愈大!高血糖者發生中風的機率為一般人的2.9倍,可見血糖高低,對腦血管流量有密切影響。

林子淦醫師表示,血管在高血糖的狀態下,久了易不通暢,且血管中的糖分侵蝕血管壁,會讓血管容易破裂。另外,血糖如果忽高忽低,就像水管內的水流量忽大忽小,也易對水管造成傷害。

鄭聖于醫師提醒,很多糖尿病病人最後腎衰竭洗腎,而最終致命原因是腦中風。這是因為長期洗腎,血液成分及血流動力學改變,血管的品質及凝血因子脆弱所致,可見這些因素環環相扣。因此除了定期量血壓,腦神經內科或是外科醫師,也會嚴格要求病患要定期測血糖,不要讓血糖指數增高。

高危險群4
心房顫動要定期檢查

心房不正常跳動,叫做心房顫動,屬於心律不整的一種,這就像是心房血管有亂流,較會產生栓塞。栓塞跑到其他器官,可能不會造成太大傷害,但是栓塞跑到腦部,就會引起中風,所以有心房顫動的病患,也應該定期檢查,觀察栓塞情形。

高危險群5
肥胖易引發中風

高血脂也是引發中風的誘因之一,發生率是一般人的2.4倍。林子淦醫師說,10年前,醫學界尚未確定彼此的關係。但後來逐漸發現,個人的三酸甘油酯和膽固醇密度一樣和中風機率有關。

鄭聖于醫師表示,體重變重,心臟血管、腦血管的負荷也跟著變大,再加上胖的人新陳代謝比較差,常常伴有三高的問題,這些也都是引發中風的危險因子,這也是為何肥胖會較容易引發中風的原因,所以維持健康體態,才能遠離威脅。

高危險群6
菸酒、熬夜族快點戒

抽菸、喝酒或是熬夜,都會讓血管痙攣、收縮,進而讓血管徑變小,增加中風的機會。鄭聖于醫師表示,喝酒和抽菸會讓血管壁粥狀硬化機率增加,加上喝酒也會使血壓上升,當然容易引發中風。

林子淦醫師比喻,「這就像是有彈性的氣球好吹,比較不會吹破。如果喝酒抽菸,血管就像個老化、沒有彈性的氣球,很容易一吹就破!」。血管壁因為長期抽菸喝酒,導致血管壁品質及彈性變差,一旦承受的壓力過大,就容易爆裂。

同樣的,平常心臟在白天已經累了一整天,夜晚需要休息、修補,如果長期熬夜,把晚上當成白天用,就像「日夜動工的機器,沒有休息,引擎自然容易壞」。

中風的治療
是和時間賽跑

所幸,只要戒除喝酒、抽菸、熬夜等外力因素,心腦血管就不至於過度耗費而致病,因此,一般人及上述高危險群,都要透過個人的紀律來維持良好生活習慣,以遠離中風!

另外,曾患有缺血性中風或心臟病,而經醫生處方給予預防藥物的病患,一定要定期就診和服藥。因為,中風的治療是和時間賽跑,愈早治療,預後愈好。 

7個好習慣,中風不上身

1.    定期健康檢查:40歲以上的民眾,最好能每年至醫院做1次全身健康檢查。
2.    常量血壓:血壓高於140/90mmHg者,最好自備血壓計,每星期至少量一次血壓。
3.    均衡飲食:少吃鹽、糖、油,多補充水分。定食定量、多吃蔬果、少吃動物性油脂及內臟。
4.    規律運動:運動有助維持身體機能。
5.    保持情緒的穩定:心情常保愉快。
6.    遠離菸、酒、日夜顛倒:避免菸、酒、應酬等不良嗜好。
7.    遵照醫生指示,就診或是服藥:患有長期性疾病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需遵照醫生囑咐,長期治療控制,以防腦中風的發生。

中風危險群,怎麼運動最安全

★運動前
應適當而確實的做暖身動作。馬偕紀念醫院淡水院區外科加護病房主任鄭聖于表示,未經暖身而突然爆發式的運動,對身體會造成耗損。就像開車如果不先熱車就發動,對於引擎比較傷。

★運動時
要在體能可忍受的限制內運動,否則會對心理造成壓力,也易造成運動傷害。

★運動快結束時
緩和地停止動作。

★運動後
應等待流汗停止後再沐浴,且最好採用溫水。身體不適應的水溫會影響血液循環,對於血壓有不良影響。尤其在運動後盡量不要冒然沖冷水,此時身體毛細孔張開散熱時,突然沖到冷水,易刺激血壓變化。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