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人物報導 醫療公衛 門諾會醫院暨相關事業機構總執行長黃勝雄》奉獻豐富了生命

門諾會醫院暨相關事業機構總執行長黃勝雄》奉獻豐富了生命

出處/ 2010年12月號/第289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2953
收藏 瀏覽數 : 2953
門諾會醫院暨相關事業機構總執行長黃勝雄》奉獻豐富了生命

黃勝雄原本是享譽美國的神經外科權威,是什麼原因,讓他毅然放棄原本優渥的環境,跑到東台灣的後山墾荒,而且一待就將近20年?門諾醫院因他而有了大幅提升和改變,黃勝雄卻謙卑地說:「雖然大家都認為我改造了門諾,其實,是門諾讓我更深入地認識台灣人,也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台灣精神……」。

 

50歲那年,黃勝雄的醫學工作臻於最高境界,不但是享譽美國的腦神經外科權威,一年要看5000位病人、動360個充滿挑戰的腦部手術,也曾任美國雷根總統隨行的指定醫師,及數任總統的醫療顧問,年薪超過百萬美元,被公認是「醫生的外科醫生(doctor’s doctor)」,在學術上也成為美國外科學院院士,具有一定的地位,但他卻一直問自己:「我該為生我長我的台灣做些什麼?」

 

從小看著黃勝雄長大,也是黃勝雄就讀醫學院後十分傾慕的台灣醫療奉獻獎得主、彰化基督教醫院院長蘭大弼(英裔台灣人,接續父親蘭大衛醫師職志,父子合計奉獻台灣醫學75年),不但是他和太太的證婚人,也在宗教及醫學人文思想上,深深影響黃勝雄一生。

 

「我一直很欽佩蘭大弼的作為,也想效法他!」黃勝雄曾和朋友一起去探望深入尼泊爾宣教的友人父親,在當地做了一個月義工;之後經由美國芝加哥的神父推薦,前往印度德雷莎修女創辦的垂死之家參訪,看到各國人士對陌生人的奉獻,發現生命如此豐富,卻不是依靠物質創造。

 

「我也該做些事情才對!」黃勝雄想到一路走來,受到故土的滋養扶助和文化栽培,一直比來自其他國家的同僚幸運,此時也該是回報的時候了!他立刻詢問美國的宣教機構,台灣是否有地方可讓他做短期服務,1986年,他利用休假,返國到花蓮門諾醫院當一個月的義工。

 

1993年回台灣買靈魂
生命中最有意義的一次感恩節

回到美國後,黃勝雄隨即參加了基督教墨西哥醫療團,前往當地服務一個月,但整個過程,卻像是「資本主義大亨到落後地區施捨行善」,感覺十分不好。

 

「相反的,在花蓮時,我住的是頂樓鐵皮屋,環境燠熱髒亂,生活條件惡劣,日子雖苦,心中卻覺甘甜!因為台灣是育我養我教我的土地,我缺乏靈魂的平安,該回去台灣買靈魂!」

 

當這念頭產生,黃勝雄決定義無反顧回台灣。他放下在美國的事業、地位及優渥的生活,打算回台接下彰化基督教醫院的延聘,可是家裡的孩子還未上大學,加上對方希望他當院長,他自覺對醫院管理的領域,還不夠專精,決定暫時打消念頭。隨後,他花了一年時間,回到母校約翰霍浦金斯大學修習醫院管理,又去普林斯頓大學學習自由神學。

 

5年後,1993年時,當花蓮門諾醫院徵聘院長時,他認為自己「終於準備好了」。在美國冠蓋雲集的400人送別會上,儘管政界、學界都無比惋惜,那年11月,黃勝雄無愧於心的從花蓮門諾醫院薄柔纜院長(Dr. Roland P. Brown)手中接下重擔,打破外籍傳教士常形容「台灣人總認為:美國很近,花蓮很遠!」的說法,那天,也成為黃勝雄生命中最意義非凡的一次感恩節。

 

薪水雖不到在美國時的1/10,但黃勝雄抱定「既來之則安之」的想法,還捐出薪資的2/3,做為公益慈善用途,自己和太太則住員工宿舍,過著儉樸的生活。

 

「孩子剛上大學,當然還有負擔,但有妻子的支持,我相信一切自有神最好的安排。」黃勝雄談起另一半的好,那種無悔的信任和陪伴,真的令人無比羨慕。

 

幽默風趣的平民化作風
帶領門諾醫院向上提升

黃勝雄以宗教家及美式親民作風,帶領門諾向上提升,激發了員工的動力。「我剛到美國讀醫學院時,最訝異幾件事,一是教授要我直呼其名,二是受人幫助者幾乎都能坦然開口表達感謝,後來更發現:只要有實力,不管是什麼膚色或人種,人人都會尊重你。」

 

黃勝雄當院長期間,說話輕聲細語、幽默風趣,作風十分平民化,不但堅持不請司機,在同仁需要時,還樂於當他們的司機。

 

黃勝雄坦言自己十分「崇拜雷根」,因為「即使在危急時刻,他也不失幽默感。」雷根腹部遭槍擊時,黃勝雄也在場,當醫護人員對他說:「總統先生,我們會盡最大努力。」雷根答:「等等,我希望你們都是共和黨員。」在那麼緊張的氣氛下,脫口說出這句話,連醫護人員都被逗笑了。

 

黃勝雄在後山墾荒,於65歲從門諾醫院院長職務退休。在他擔任院長的10年間,改變了台灣後山這座原本靠捐款經營的小醫院,使其成為一家區域教學醫院,同時發展出饒富特色的獨居老人送餐、日托站、在宅服務等社會工作方案。

 

「雖然大家都認為我改造了門諾,其實,是門諾讓我更深入地認識台灣人,也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台灣精神。」黃勝雄認為,「大家都知道『施比受更有福』,但在東台灣,有許多人不但為善,而且不欲人知,就像陳樹菊阿嬤一樣令人感動。」

 

每天走路與妻談心
是最甜蜜的時光

已72歲的黃勝雄,起居作息一如年輕小伙子般精力充沛。他笑談保持充沛體力的方法,「很簡單,只要一直走、一直走就行了。」

 

多年來,他清晨起床後,就約太太一起到附近校園的操場慢走30、40分鐘,不求速度,也不在意距離,能走多遠,就走多遠,接著回家沖澡,吃過早餐後,再出門上班。

 

如果覺得早上走得不過癮,晚上下班回家,吃過晚飯,換上輕便服裝,他還會再出門走幾圈。「一邊走路一邊談心,是我們夫妻倆最甜蜜的溝通時段。」黃勝雄笑言,別人是枕邊細語,他們夫婦則是在操場、公園或花蓮海邊「運動細語」!

 

黃勝雄認為,每個人平均一天要走一萬步,長久下來,不但體力活力俱佳,神經不會萎縮,思考也會活絡,情緒更平穩。

 

在飲食方面,黃勝雄堅持正確且健康的飲食原則,逐漸偏向素食,但不是全素,而是「方便素」,偶爾吃一點紅肉,同時多吃魚類及蔬果。「薑黃素可促進記憶力,所以我們常吃咖哩飯。一周最少有三餐吃咖哩,另外還會補充維他命C,那是一種抗氧化劑。」

 

每年生日時,夫妻倆會定期身體檢查,黃勝雄還認為,常保樂觀的心,可減少自由基對健康的威脅。只要生活規律,不暴飲暴食,不抽菸,不酗酒,加上規律運動,自然能將危害健康的因子壓到最低,就能健康長壽。

 

傳承老一輩醫生的醫病關係
加強現代醫生的人文素養

展望未來,黃勝雄最大的心願,是傳承自己的畢生經驗給新生代醫生,也想找時間寫書,從歷史觀點追尋醫病關係,加強醫生的人文素養。

 

「並不是考進醫學院的人都適合當醫生!」黃勝雄看過很多外科醫生,把病人的傷口縫得像隻歪七扭八的蜈蚣,「對人體組織要懷有尊敬,不但要當成藝術品,更要把病人當成是自己的兄弟姊妹!」他認為,醫生眼中不能只有「我」,而台灣需要更多願意「替窮苦人家洗腳」的醫學生。

 

「現在醫學院的學生,成長過程備受呵護,未來只想挑軟飯吃,真是努力不夠。」黃勝雄記得老一輩的醫生,天冷時使用聽診器前,會先用手捂住,等和體溫差不多了,才去接觸病人的身體;當學生在手術上出了問題,老師也願意替學生扛責任。他感慨萬千,卻也看到自己未來可以著力的方向。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