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有時跌倒過一次後,容易再次跌倒,嚴重的可能一摔之後,生活品質就很難回復原本水平。臺中慈濟醫院預防醫學中心醫師吳蔓君以診間一位75歲老先生為例,老人家近一年來常跌倒,已嚴重跌倒3次,家人聽說老人跌倒容易造成骨折,特別帶他來診間求助。經詳細檢查,排除視力、心血管、神經系統等問題後,認為他「肌肉力量不足、功能下降」的機率很高,因此教導他鍛鍊肌肉的技巧。半年後再追蹤,家人說老先生的身體及行動力比以前好很多,也沒有再跌倒了。
擰毛巾老是擰不乾,過馬路時綠燈都變紅燈了,卻走不到對面,老是不小心跌倒……,有這些症狀代表有肌少症嗎?當懷疑有肌少症時如何自行檢測?臨床上如何確診肌少症?
有這些症狀
請留心肌少症
「肌少症」是近年新興的名詞,臺灣在2016年已經有了國際疾病診斷代碼,正式被當成「疾病」來治療。
民眾自覺可能有肌少症,通常是功能出了問題,譬如說活力變差、常跌倒、行動遲緩。吳蔓君醫師建議家人平時可觀察老人家是否有以下狀況:
濕毛巾不易擰乾。
從沒有扶手的椅子上站不起來。
過馬路時,常無法在轉成紅燈之前通過路口。
到操場散步,半圈200公尺的操場要4分鐘以上才走得完。
進一步可觀察做完「起立行走測試」,是否需要20秒以上的時間,若超過,肌少症的機率就更高。
起立行走測試
先坐在有靠背無扶手的椅子上→起立→向前走3公尺→轉身走回座位→坐下
吳蔓君醫師指出,肌少症常表現在肌肉「力量減少」、肌肉「質量下降」及肌肉「生理表現下降」(行走速度減緩)上,如果「計時起立行走測試」大於20秒以上,就可到醫院求診。
在求診科別上,有「高齡醫學」、「跌倒門診」、「老人門診」等字樣的科別、整合門診是首選,若住家附近醫院沒有這類門診,民眾可掛家庭醫學科,或者看醫師的資歷中,是否有「老年醫學」相關的進修資格。
肌少症3大指標
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解釋,在臺灣很多疾病的診斷標準是依循歐美,但亞洲人的種族、體型不同,肌少症應該要有自己的標準。以下是臺北榮總在2014年集結臺、日、韓、港、中國大陸等地的論文,訂下的「肌少症診斷定義」,現在在亞洲已被多國採用。其中只要第一項合併第二或第三項的其中一項,即可稱為肌少症。
1.肌肉量評估
四肢肌肉重量÷(身高×身高)
單位:重量以「公斤」計算,身高以「公尺」計算。
肌肉量過少標準:此比率男性小於7,女性小於5.4,就算肌肉量過少。
2.握力
使用儀器,測量慣用手的握力,男性小於26公斤,女性小於18公斤,就算偏低。
3.行走速度
直線行走6公尺,測量秒數,將6公尺除以秒數,如果每秒小於0.8公尺,就是偏慢。
目前這個診斷僅限於醫院使用,因為只有引進新型DXA測量儀的設備,才能精確量測出「四肢肌肉重量」。在此定義下,雖然老年人常常「肌肉量」不足,增肌也較困難,但只要其他兩項的功能都正常,就不算肌少症。
指環測試法
簡單檢測肌肉量是否不足
指環測試法(Finger-Ring Test)是日本東京大學準教授飯島勝矢研發出的方法,據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對臺灣近2000位中老人進行實測的結果發現,小腿圍與肌肉量的關聯性相當顯著,因此,這個「以小腿圍來推估全身肌肉量」的方法,應算準確。
作法》在小腿最粗的一圈以雙手食指與大拇指環住,當指環中間還有空隙,表示肌肉量明顯不足。若同時有乏力與走路遲緩的現象,肌少症的機率很高,建議應盡速前往醫院就診。
肌肉「量」太少,要緊嗎?
雖然「肌肉無力」、「失去功能」才是肌少症最大的症狀跟隱憂,但如果能進一步「增加肌肉量」的話,不但能預防三高疾病、外傷,也會有更好的生活品質,而且外觀更好看。
「增肌」本來就不容易,對老年人來說更是困難,展望未來,陳亮恭主任表示,目前已經有新藥正在臺北榮總進行臨床試驗,順利的話,3~5年之後肌少症就「有藥可治」了。但目前想要避免肌肉量減少,只能靠運動、飲食來控制。因為肌肉量的減少與老化(會引起荷爾蒙分泌減少)、疾病造成的發炎有關,所以隨年齡減少是自然趨勢,如果能在年輕時「多存一點肌肉」,就能減低年老時的不適。建議從40歲開始,就可規律地進行肌肉鍛鍊。
一般的有氧運動能增加心肺功能,但對增加肌肉量的幫助並不大,必須進行特定負重的運動及飲食(例如:進行爬坡、登階等「輕微抗阻力的運動」或運用彈力帶做運動),才可能達成「存肌肉」的效果,建議肌力較弱又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可先找復健科醫師諮詢運動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