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的婷婷就是其中一位,因為體型比同齡孩子瘦小,平時食量就不多了,近期又因為天氣炎熱,吃得更少,媽媽擔心她吃太少,影響身高發育,因此帶她到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求診,希望能讓婷婷胃口大開。
4種夏天厭食症
快來看看你是哪一種!
廖子嫻醫師指出,依中醫理論,人體的脾胃是消化食物和運化營養、水濕的重要場所,台灣氣候潮濕,夏季酷熱,潮濕和暑熱交替,容易阻滯氣機、損傷陽氣,導致體內的濕氣無法排出,增加脾的負擔。而脾胃互為表裡,如果脾受濕阻,胃也會連帶受影響,引起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腹瀉、便祕、頭腦昏重、身體疲倦、四肢酸重無力等症狀。夏季厭食大致分為四種類型:
胃是最怕冷的,空調、冷飲、生冷寒涼食物都會將寒邪引入,進而引起胃部疾病。此類型的患者常有腹部不適、腹痛或腹脹、腹部怕冷、腹瀉或大便軟爛。
夏季暑熱難熬,容易中暑,特別是常常在戶外工作者,而暑邪容易與濕邪一起侵入人體,導致頭暈頭痛、疲倦乏力、噁心嘔吐、胃口差、煩熱、腹脹腹痛、小便黃、腹瀉或大便軟爛。
夏季容易滋生細菌,如果不注意飲食衛生,或常吃過於辛辣、肥膩的食物,或經常暴飲暴食、飲食不定時,都會導致脾胃功能受損,出現食慾不佳、噁心嘔吐等表現。若是由於暴飲暴食,飲食過於肥膩引起的胃腸積滯,則出現食慾不振、噁心欲嘔,還會伴隨口氣重、大便不通或大便臭等症狀。
有些人脾胃功能較差,在夏天氣溫炎熱時,就會加重脾胃負擔,而出現食慾不佳、疲倦乏力、大便軟爛、消化不良等。
現代家庭雙薪居多,許多孩子從小就吃外食長大,「飲食所傷型」的患者較為常見,廖子嫻醫師補充,這類患者大多是平時吃得過於油膩豐盛、高粱厚味或用餐無定時定量,建議可自行DIY自製由烏梅、山楂、洛神花、桂花、甘草、炒麥芽組成的「沁脾開胃飲」,改善夏天食慾不佳的現象。
廖子嫻醫師提醒,許多人貪涼,喜歡喝冷飲、吃生菜沙拉、冰沙等生冷食物,但這樣反而會讓胃黏膜血管收縮,胃液分泌減少,更阻礙了脾胃的化濕功能,因此夏天的腸胃症狀往往比其他季節更多。建議夏天胃口差的人可以適當吃酸,「酸性的食物能促使神經中樞下達命令,使人體分泌消化液、唾液來促進消化,增進食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