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不熟悉青光眼這疾病,不知一旦罹患青光眼,只能減緩惡化,無法恢復視力!常過度用眼或有家族病史的人特別要提防,以免長期眼壓高卻不自覺,令自己在短時間內全盲。
「視力不可逆的殺手」是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理事長翁林仲醫師對青光眼的形容。他表示,台灣民眾熟知白內障會讓視力變差,其實青光眼與黃斑部病變更是失明的主因,還好青光眼可及早預防與治療。
台灣青光眼者10年成長近七成
100位成人中約有2人
現在民眾用眼過度,加上高度近視、基因遺傳等,青光眼不再是40、50歲的專利。現在全球有840萬人因青光眼而失明,預估2020年會提高到1120萬人,青光眼躍升全球致盲的重要因素。
全球統計,今年約有6000萬人罹患青光眼,很不幸的,其中3000萬以上的患者(已過半),不知道自己有此疾病。反觀台灣,健保資料顯示,2004年確診青光眼人數為18萬7344人,至2013年,青光眼確診患者達到31萬2589人,成長67%;進一步分析發現,2013年10到49歲青光眼人數占27%,年齡有下降趨勢。台灣青光眼專家、三軍總醫院眼科主任呂大文分析,若從世界的比例推估,台灣約有45萬人得到青光眼,顯示還有10萬多人不知道。
流行病學上推估,100個成年人裡,有2個罹患青光眼,所以呂大文醫師半開玩笑說,如果50歲時開小學同學會,那是一班約50個人的年代,應該會有1人得到青光眼,如果全班都沒人發現青光眼,那大家就要去檢查了。
房水排不出去,眼壓升高
就會造成青光眼
呂大文醫師形容青光眼是「無聲的視力小偷」,這是一種持續惡化的視神經疾病,嚴重的話會導致失明。通常和眼壓過高有關(但也有低眼壓性青光眼),典型會出現視神經和視野變化。正常眼壓在20毫米汞柱(mmHg)以下,眼壓過高會壓迫眼內的組織,特別是脆弱的視神經,視神經負責將眼睛資訊傳送到腦部,當高眼壓超過視神經所能負荷的範圍,視神經就會凹陷,導致視覺發生障礙,當視野出現缺損,就叫青光眼。
高眼壓怎麼來?與維持眼壓的房水有關,當房水液排不出去時,眼壓就會升高。青光眼只會愈來愈嚴重,當視神經被侵蝕掉時,最終會失明。呂大文醫師說,任何青光眼的治療只能協助減緩患者視力惡化的速度,但無法恢復原本的視力,也無法治癒,民眾要避免青光眼的入侵才是王道。
為什麼會得青光眼?呂大文醫師表示,目前還無法解釋真正原因,台灣大多數病患是原發性青光眼,無法歸因於任何可避免的情況,但有家族史、長期過度用眼的人要提高警覺;少數病人是因眼睛外傷造成續發性青光眼,包括長期使用類固醇等。
青光眼分3種
視力受損就不會恢復
1隅角閉鎖型青光眼
強盜型一次偷走視力
這些人的虹膜和角膜間的隅角較正常狹窄,使得眼內房水難以排出,引起眼壓突然升高,這類型多見於印尼、緬甸、越南等亞洲人和遠視的人;占台灣青光眼患者的35%。
病人常有慢性頭痛、眼睛痛等症狀,往往急性發作時,眼壓會突然升高,看光時周圍會出現彩虹,產生視覺模糊、劇烈頭痛和噁心等症狀才就醫。有時在急診會被誤診為腸胃炎或高血壓。
呂大文醫師形容,此類患者的視力是被強盜搶走,強盜比小偷凶悍很多,一次就奪走視力,完全不留情。
隅角閉鎖型青光眼4大危險群
1.女性。
2.年紀大於55歲。
3.身高小於160公分。
4.遠視100到300度。
資料來源/三軍總醫院眼科主任呂大文
2隅角開放型青光眼
小偷般慢慢偷走視力
這是眼睛的前房房水太慢流出,引起眼內壓升高所致,約占歐美青光眼的九成,這些人就像被小偷一點一滴地偷走視力。
病人初期常無症狀,等到視力模糊或視野缺損才就醫,台灣年輕青光眼患者常是此類型,台灣這類型的患者約占45%。
3低眼壓青光眼
視神經受損所致
此類患者大多沒有高眼壓,因其他原因導致視神經萎縮或受損,在台灣青光眼患者中約占20%。
高眼壓≠青光眼
眼壓高者必須定期追蹤檢查
如果認識青光眼的人,很容易把青光眼與高眼壓畫上等號。臨床上很多病患有高眼壓,但檢查後視神經無變化,也無視野缺損,這類患者是高眼壓症,並非青光眼。
呂大文醫師解釋,高眼壓症的患者眼壓都較高,可能跟先天體質、服用高血壓藥物或類固醇等有關;如果擔心得到青光眼,可和醫師討論後,定期追蹤眼底神經與視野的變化,一般來說,高眼壓症變成青光眼的機會約為5%到10%。
雖然眼壓是青光眼的診斷重要因素,但越來越多臨床經驗顯示,很多青光眼患者不一定眼壓高,甚至不比正常人來得高。呂大文醫師強調,除了測量眼壓外,還要綜合其他檢測,才能正確診斷青光眼。
確診青光眼的7個方法
1.視力
患者視力初期相對正常,到了晚期就明顯變差,因此視力檢查不能完全診斷青光眼;許多中期程度以上的患者,因視野縮小,常會感覺夜間視力較差。
2.眼壓
一般人眼壓在8到20毫米汞柱間。目前醫院診所最常使用的氣動式眼壓計,利用氣體噴到角膜後產生的推力使光點移動,依光點移動的距離來換算眼壓的大小。
3.隅角鏡
隅角鏡主要協助判斷患者是哪種青光眼。臨床上使用的是蔡司四稜鏡,這是最方便的檢查方法。
4.眼角膜厚度
這是測量眼壓的重要因子,如果患者角膜較厚,測量的眼壓會比實際眼壓高,反之若較薄,測量的眼壓則比實際低。
5.視神經
視神經凹陷是青光眼典型的病徵,「直接眼底鏡」是最廣泛用來檢查神經盤的方法,缺點是只能單眼檢查,立體感較差,還需要其他輔助檢查。
6.視野檢查
典型的青光眼病患常會出現視野變化,包括範圍變形、縮小或對光敏感度減少等。
7.誘發試驗
如果上述方法都不行,就得用此方法,可請受檢人在暗室或戴上眼罩一段時間,若眼壓明顯上升,也可協助診斷;但近來視野與視神經檢查已經能獲得足夠的資訊。
青光眼症狀分期
分期 | 視神經受損 | 視野缺損 | 視力模擬圖 |
初期 | 小於50 | 未達3分貝 | |
中期 | 小於70 | 不到14分貝 | |
嚴重期 | 大於90 | 大於20分貝 | |
完全失明 | 31-32分貝 |
資料來源/三軍總醫院眼科主任呂大文
青光眼風險因子評估
1.眼內壓(IOP)升高:是唯一可矯正的青光眼危險因素。
2.年齡較大:一般人一生得到青光眼的機率是20%。40歲得到青光眼的機率是1.5%,70歲得到青光眼的機率是7%,年紀愈大得到的風險愈高 。
3. 亞裔種族:隅角閉鎖型青光眼在亞洲較常見,因青光眼而失明,亞裔約占25%,歐美約占10%。
4.有家族病史:家族中直系血親如果有青光眼,得到青光眼的機會是一般人的7到9倍。
5.有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可能罹患次發性青光眼。
6.眼睛受傷:眼睛遭刺擊等嚴重創傷時,可能使房水流出通道受損,使眼內壓立即或逐漸上升。這類傷害也可能導致水晶體錯位,使房水流出通道關閉而導致眼壓上升。
7.使用皮質類固醇:長期使用口服類固醇或可體松治療,會使青光眼風險升高,所以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要當心。
8.重度近視:外界以為高度近視是1000度,其實是600度。
9.中央角膜厚度較薄:小於0.5mm。
資料來源/台灣青光眼醫學會
感謝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理事長翁林仲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