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統計,臺灣思覺失調症患者中,代謝症候群的盛行率約35%,比一般族群約高出20個百分點。深究原因,體質和抗精神病藥物的副作用占大宗,因此,不少思覺失調症患者排斥規律用藥!事實上,並非所有服用抗精神病藥物者,都會產生這樣的副作用,如果不想發胖,「換藥」是可行的選擇,但該如何取捨,需跟醫師詳細討論,千萬不可自行停藥,以免病情復發……
前陣子在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演員對應思聰這個角色的詮釋令人印象深刻。隨著戲劇火紅,也引起更多人對精神疾病的注意,但有幾位精神科醫師在網路發表文章提到,雖然演技非常擬真,但其中跟現實相差較遠的部分,就是服藥之後有「眼睛上吊、肢體僵硬、抖動……」等「錐體外徑症候群」的症狀,這些情況以往容易讓人對精神病患者產生異樣眼光,也可能產生歧視的心理。(延伸閱讀:從《我們與惡的距離》探討:精神病患到底該不該強制就醫?)
其實,現在隨著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的普及,已經讓錐體外徑症候群的機率大幅減少,所以請病人跟家屬不必太擔心。不過,第二代抗精神病藥卻有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就是「增加代謝症候群的機率」。
基因、藥物可能促發思覺失調
產生代謝症候群
在電視劇中,應思聰這角色罹患的是「思覺失調症」,這是眾多精神疾病中的一種,其症狀是患者很難分得清真實與虛幻,經常會有幻聽、妄想等現象發生。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柏妤指出,思覺失調症患者肥胖、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比例確實較高,根據2009年一份國內研究,臺灣思覺失調症患者中,代謝症候群的盛行率大約是35%,相較於當時臺灣一般族群的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約為15%),約高出20個百分點。
思覺失調症患者容易罹患代謝症候群的原因相當複雜。陳柏妤醫師分析,包含體質因素、抗精神病藥物的使用,以及飲食、運動等環境因素均須考慮。在體質因素方面,研究顯示,思覺失調症患者在未服用抗精神病藥物之前,代謝指標異常的比例就比一般人高,甚至患者的手足也有較高比例的代謝異常,顯示思覺失調症患者「先天」就有較高的代謝異常傾向。
而抗精神病藥物,則是治療思覺失調症的碁石,不但能治療急性症狀,也能預防復發。第二代的抗精神病藥物,因為錐體外徑症候群的副作用降低許多,因此逐漸普及。值得注意的是,研究顯示,服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有較高機會增加體重或罹患代謝症候群。不過,每一種藥物增加代謝症候群的風險都不同,同時又牽涉到個人體質是否天生傾向代謝異常,所以並非所有服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者,均會發生這樣的副作用。
台中美德醫院院長、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常務理事蔡長哲醫師指出,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常讓患者食慾更好,患者常反應說「醫師,吃這個藥之後,我怎麼都吃不飽……」或者原本不吃宵夜的人,也開始想吃宵夜了。有研究發現,比較瘦的人,增重的幅度通常較大,而原本較胖的人,增重的幅度反而小;蔡長哲醫師就曾看過原本體型瘦的人,一個月增胖了6~7公斤,而原本胖的人,一個月僅增加2~3公斤。
延伸閱讀:
拒絕成為中風候選人!5指標檢測是否有「代謝症候群」
腰圍怎麼量?一張圖教你正確方法
【新知篇】半夜常起床上廁所,易得代謝症候群?
【心理篇】「代謝症候群」竟與「憂鬱症」有相關
【對策篇】改掉7個壞習慣,擺脫心臟病、糖尿病威脅
代謝症候群這樣運動,安心減腰圍及降三高
可用生活控制、換藥
或辨識情緒來控制體重
如果不想發胖,「換藥」是可以考慮的方法,但思覺失調症的藥物多半會致胖,只有程度上取捨的差異而已。蔡長哲院長說,換藥要考量的點很多,有些患者不願幻聽等症狀復發,卻可以接受服藥後變胖一些,但有些患者比較想控制體重,願意犧牲一點療效來避免變胖;所以要如何取捨,需要跟醫師詳細討論。
要考量換藥後的可能狀況,包括患者可能在思考能力、現實判斷、邏輯推理功能上會變弱,而幻聽、被害妄想、關係妄想等症狀可能復發,還有激躁、社交退縮或不處理個人儀表等情況,這些都會影響到家屬、同住者的生活品質,旁人能否有足夠的支持與準備,這些也要通盤考量。
陳柏妤醫師也提醒藥物的選擇上,應該與醫師就臨床個別狀況來討論、做出選擇,不應自行停藥、調藥或拒絕服藥,以免得不償失。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後天的環境因素、生活習慣,也會影響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機率。「生活控制」對思覺失調症患者而言,仍是減少代謝症候群最直接的方法。陳柏妤醫師指出,研究顯示,衛教、飲食控制、運動及戒菸等生活型態的調整,能降低代謝症候群的發生率。所以,如果想要療效,又不希望有變胖的副作用,倒不如從少吃多動等外部控制下手,掌握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