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疾病保健 肝膽腸胃 腹痛急診驚現大腸憩室炎,常便祕、用力排便者最該小心!

腹痛急診驚現大腸憩室炎,常便祕、用力排便者最該小心!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8246
收藏 瀏覽數 : 8246
腹痛急診驚現大腸憩室炎,常便祕、用力排便者最該小心!

根據報載,2019年資深演員馬如龍因大腸憩室炎造成腸穿孔,引發腹膜炎、敗血症而過世;近來出現於螢光幕前、身形明顯消瘦不少的台語歌手羅時豐,則曾在2010年因憩室炎割除12公分大腸,之後十年間也常因腸沾黏多次急診。究竟,什麼是大腸憩室炎?哪些人是高危險群?

大腸憩室為何發炎?一次看懂發生原因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嘉哲說明,大腸憩室炎是指大腸憩室有發炎或憩室微穿孔的一種疾病。「大腸憩室」形成的原因有先天或後天因素,使得原本平滑的大腸表面產生凹陷,出現如坑洞般的現象,當有未消化的食物或糞便掉入憩室內,再加上腸腔內壓力過大引起憩室壁侵蝕時,便會引起微穿孔而發炎。

台灣研究統計發現,大腸形成憩室的比例隨著年齡增加呈正比,60歲以上的人有30~50%可能有大腸憩室症。然而,有大腸憩室不代表一定會有症狀或是發炎的情況,根據實證醫學統計約有七至八成的大腸憩室症患者,平日無特殊症狀。

然而不夠均衡健康的飲食方式,才是真正引爆大腸憩室炎最可能的危險因子。陳嘉哲醫師指出,造成大腸憩室發炎的危險因子,包括攝取太多富含脂肪的食物、紅肉、及纖維(蔬菜水果)攝取過少有關。此外,還有一部分大腸憩室炎肇因於活動力不足、身體質量指數(BMI值)過高,以及抽菸。(延伸閱讀:大腸憩室炎復發,恐切除腸子?擔心治療腸沾黏,保養腸道必知

腹痛別以為只是腸胃炎,合併這些症狀應盡快就醫

一旦大腸憩室發炎,腹痛是非常典型的症狀,初開始或許僅以局部悶痛表現,但若是演變至膿瘍或是廣泛性腹膜炎,便會在某個部位或整個腹部有明顯的刺痛及劇痛感,此時需盡快就醫。


當腹痛合併1.噁心2.嘔吐3.發燒等症狀,或有4.排便習慣改變的情形,都是腸道發出求救的訊號,應格外注意。因憩室炎輕則局部腹痛,也可能惡化為膿瘍、腸阻塞、廔管等併發症,更嚴重者腸穿孔造成糞水從腸子破洞流到腹腔,形成腹膜炎。

陳嘉哲醫師提醒,大腸憩室症除了要小心發炎之外,「憩室出血」同樣不可輕忽,臨床發現有5~10%的大腸憩室症病人會經歷大腸憩室流血,患者不一定會有腹痛症狀,而以單純的腸道出血症狀表現。最常見的就是解血便,且流血不侷限於解便時,病患可能已如廁完畢,但仍持續發生。雖有70~75%的出血情形,能經過就醫進行保守治療進而停止出血,但要是依然持續大量出血,就有可能造成出血性休克而有致命危險。(延伸閱讀:血便是大腸癌症狀,還是痔瘡?

腹痛原因多,電腦斷層掃描有助確診

引起腹部疼痛的病因很多,臨床上要確診大腸憩室炎,初步需經由病史詢問、腹部理學檢查如觸診,若發現有壓痛或回彈性疼痛等典型腹膜炎特徵時,會安排電腦斷層掃描來幫助診斷,也會再加上抽血檢查,並觀察白血球及發炎指數等等。

陳嘉哲醫師解釋,亞洲人罹患大腸憩室症大多發生在「右側的升結腸」,而這個位置和闌尾非常接近,因此症狀非常相似,大部分藉由電腦斷層掃描攝影後,能做出比較清楚的鑑別診斷,也能得知患部發炎感染的程度,以便擬定適合的治療策略。(延伸閱讀:常腹瀉腹痛是腸躁症、急性腸胃炎、闌尾炎還是大腸癌警訊?

此外,還有一點要留意,有時候大腸憩室炎與大腸癌經由腹部電腦斷層掃描,部分會呈現腸壁變厚的情形,所以仍有10~20%的機率不易區分。醫生此時會建議病人等大腸憩室炎治療改善、狀況穩定後,約6~8週後進行大腸鏡檢查,以排除大腸癌可能性。至於大腸憩室常發炎,會增加大腸癌的機會嗎?就目前文獻來看,若是單純的憩室炎並不會造成大腸直腸癌。(延伸閱讀:大腸鏡檢查害怕會痛、瀉藥清腸拉不停、脹氣不適?醫師DIY揭檢查細節:真的不痛!

至於上述提到高達八成不會出現症狀的大腸憩室症,同樣可透過大腸鏡檢查揪出來。陳嘉哲醫師呼籲,一般無任何症狀、年滿50歲以上的健康成年人,應每兩年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並至少做過一次大腸鏡檢查,以便提早發現大腸直腸癌及其他腸道疾病。

❤️想了解更多【大腸直腸癌檢查、治療、防復發】資訊,請看2021 第393期大家健康雜誌

關鍵字: 大腸憩室炎腹痛血便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