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親子之間 青春期 孩子交往近二十個男友,只因渴望「被愛」...和父母的依附關係如何影響青少年交男女朋友?

孩子交往近二十個男友,只因渴望「被愛」...和父母的依附關係如何影響青少年交男女朋友?

出處/ 蔡宜芳《接住墜落的青少年》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3925
收藏 瀏覽數 : 3925
孩子交往近二十個男友,只因渴望「被愛」...和父母的依附關係如何影響青少年交男女朋友?
小築才四歲的時候,爸爸就過世了。而小築媽媽的憂鬱症非常嚴重,她會在小築面前割腕,血流得滿手都是,小築還會幫媽媽拿衛生紙。因為憂鬱症,媽媽沒有穩定的工作,嚴重時還需要住院。小築國小,就待過三個寄養家庭,換了四所國小。
 
覺得心裡很空的孩子
 
現在八年級的小築,已經交過快二十個男朋友。最短的戀情只持續了三天,最長是五個月。小築常常在晤談時對我說,她分手了很難過。但下一次的晤談,她說她又交了新男友。
 
我和小築討論,她喜歡他們什麼地方。小築也說不出來,只是覺得晚上有人可以聊天很好,不然實在是太無聊了。小築常常覺得心裡很空,好像少了什麼,但只要有人可以聊天,她的感覺就會好一點……
 
升上國中後,小築來到新的寄養家庭。寄養媽媽願意給小築更多自由,但小築和寄養家庭的衝突卻不斷。
 
小築一開始是穿了耳洞和舌環,之後開始交男朋友,然後和男友出門,徹夜未歸,甚至帶男朋友回家,藏在家裡。小築被發現的時候,正在和男友發生性行為,之後因為性平事件,得去警局做筆錄、上法院開庭等。這些狀況讓寄養家庭不勝其擾,對小築感到非常無力。

第一次看到孩子失落的表情

我和小築討論和男友怎麼發生性行為的,小築說起來輕描淡寫。
「就他要求啊。我一開始說不想要,但後來他一直盧,就做了。我不會後悔。
「為什麼會帶他回家?我就想寄養媽媽不在家,又很熱,一時不知道去哪裡……」小築一副「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態度。
之前的兩次開庭,兩個男生都賠了錢。「好像十萬,還是十五萬吧!媽媽說當我念高中的學費。」小築說。
 
我不確定小築是不是覺得這樣賺錢比較快,可以幫媽媽減輕一點負擔。但我相信,媽媽就算再辛苦,也不會希望小築這樣賺錢……
 
通報性平事件的那一天,我看見小築在嚴肅的導師旁邊,連大氣都不敢喘一聲,甚至眼眶泛紅,和平常笑嘻嘻、滿不在乎的樣子完全不一樣。
 
班導很有威嚴,但學生都很喜歡他。在晤談時,小築跟我說︰「班導說他對我很失望。」我幾乎沒有看過小築失落的表情,那是第一次。
 
可能因為小時候經常目睹爸媽爭吵,之後爸爸過世,媽媽常常情緒失控且不斷進出醫院,幾乎兩年就換一次寄養家庭和轉學等生命經驗,小築很難信任大人,她總是向外尋找朋友、找男朋友,但我發現導師在小築心中有好大的分量。
 
導師對小築來說,是小築不曾擁有過的父愛的角色。
 
心理師想說
 
心理治療學派中的「客體關係理論」指出,小時候與母親的互動經驗,是我們自我概念、對他人的心理意象、親密關係發展與情緒發展的基礎。
 
因此,我們在生命早期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關係經驗會被內化,成為我們內在的人我關係型態,而這樣的關係型態,常會在日後的人際關係中重現,意即我們和主要照顧者(如母親)的關係,會複製到我們與他人的關係。
 
我們的主要依附對象通常為父母,是一個長期而穩定的客體,讓我們在變動的環境中,依然有安全感;讓我們知道今天我去冒險、嘗試新事物時,如果失敗了或跌倒受傷,也有人在身後可以依靠;以及當我覺得累了,我可以回家。
 
就像學走路的寶寶嘗試站起來,跨出第一步,當他跌倒了,他知道媽媽一直在身後為他加油,並不會突然不見,而當他哇哇大哭時,媽媽就在身旁。

當主要照顧者不斷變動
孩子難和他人建立長期而穩定的關係

但小築卻不同,小築的主要照顧者不斷變動(爸爸過世後是憂鬱症的媽媽,還有不同的寄養媽媽),小築必須去適應新的主要照顧者、適應新的環境、生活方式、家庭文化,以及主要照顧者的個性和態度等。
 
因此,小築很難和他人建立長期而穩定的關係,而且小築也已經習慣身邊的人來來去去。因為,如果開始依賴某個人,當有一天失去他的時候,那實在是太痛苦了!因此,小築很容易答應和他人交往,甚至輕易和他人發生性行為,渴望有人陪伴的感覺;但如果對方提分手,小築也不會覺得太難過。
 
什麼是依附關係? 
 
愛因斯沃斯(Ainsworth )曾拜訪了烏干達的二十六個家庭,提出了三種依附類型,分別為安全依附、矛盾依附及逃避依附(後兩者為不安全依附)。回到美國後,她進行了著名的「陌生情境實驗」。
 
一開始,媽媽和一歲左右的寶寶在遊戲間,之後媽媽離開,陌生人進來安撫幼兒,最後媽媽回來。她發現:
1.「安全型依附」的寶寶:在媽媽離開的時候哭泣,但能接受陌生人的安撫,在媽媽回來以後,也很快的破涕為笑。在媽媽安撫之下,可以繼續玩耍。
 
2.「矛盾型依附」的寶寶:在媽媽離開的時候很焦慮,不斷尋找媽媽,但在媽媽回來之後,渴望媽媽擁抱卻又對媽媽生氣,甚至拳打腳踢。
 
3.「逃避型依附」的寶寶:在媽媽離開的時候會尋找媽媽,但在媽媽回來的時候表現出無所謂的樣子,甚至想逃避。

給予「矯正性情感經驗」
讓孩子知道自己不被放棄且值得被愛

小築屬於「逃避型依附」的孩子。小時候時常目睹爸媽爭吵,之後面臨爸爸過世、媽媽不斷進出醫院,以及更換寄養家庭及轉學的狀況。小築的媽媽經常情緒失控,且無法回應小築的需求,再加上小築的照顧者不斷變動,導致小築和照顧者的連結並不深。
 
因為小小年紀的小築,不知道自己會在這個家住多久,或是哪天又要搬到哪裡或轉學,她習慣不和人有太深的連結,但內心深處卻又十分渴望被愛,因此在網路世界中,尋找一個又一個可以陪她的人。
 
對於小築來說,導師和國中的寄養媽媽是相對來說長期而穩定的客體,這是一個難得的「矯正性情感經驗」(correc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指當個案再次經歷到在其他關係中未能解決,以及在過去成長的依附關係中,經常經驗到相同的人際模式時,諮商師或是個案的重要他人,能以嶄新且有效的方式來回應,使個案體驗到新的、不同的人際互動模式,提供個案改變的契機。
 
對小築而言,「感受到無論犯了多少錯誤,都沒有被放棄,而且這個人在小築發生事情時,一直陪伴在小築身旁」就是個很重要的新經驗,也是「矯正性情感經驗」。
 
導師和寄養媽媽是小築國中三年穩定的重要他人,讓小築知道自己是不被放棄且值得被愛的。或許因為這樣的陪伴,在未來的某一天,小築能慢慢從「逃避型依附」變成「安全型依附」的孩子。
 
父母可以怎麼做
 
1. 培養「安全型依附」的孩子:孩子的第一個親密關係就是父母,孩子和父母的依附型態將會影響未來他和另一半的關係。
 
在寶寶哭鬧的時候,父母若能敏銳的覺察孩子的需求,例如需要換尿布、餓了想喝奶,或是想要父母抱抱,並能適當的安撫寶寶;隨著孩子長大,當孩子有異狀或遇到挫折,如在學校被欺負、考試考不好很沮喪、和朋友吵架等,父母若能敏銳的察覺到孩子的需求,適時給予陪伴和支持,比較容易培養出安全型依附的孩子。
 
2.當你情緒失控打罵孩子,請向孩子誠懇的道歉,並對孩子表達爸媽還是很愛你。
 
3.若察覺孩子因某些原因不再信任父母,不想和爸媽說心事時,開放的和孩子討論「他希望父母怎麼做」,也告訴孩子:「爸媽也在學習改變,當你想找人說話時,我們都在。」

父母不要做:

1.不管孩子做什麼都被罵:讓孩子感覺到做A不對,做B也被罵,久而久之,孩子可能會有「習得無助感」,覺得做什麼事情都是錯的,乾脆就不做了,甚至開始自我放棄。
 
2.忽略或否定孩子的需求:例如過早訓練孩子如廁,當孩子尿床時,嚴厲的責備孩子;或是當孩子遇到低潮哭泣時,沒有安慰孩子,反而指責孩子不夠勇敢、成熟。
 
3.有條件的愛:例如:「如果你不吃青菜(或是不好好寫作業),我就不愛你了。」這樣可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若不照著父母的話做,就不被愛了。這樣的孩子可能學會做一些讓父母開心的事來討好父母,以得到父母的愛,但內在卻非常缺乏安全感。
 
4.若父母對孩子時好時壞和十分情緒化,心情好,就對孩子和顏悅色,心情不好就打罵孩子,孩子可能會非常焦慮,變成「又想靠近父母,又害怕靠近」的「矛盾型依附」的孩子。
 
若父母常常忽略孩子的需求,不管孩子再怎麼表達需要,都無法得到父母的關注,孩子為了生存,可能會發展出「只有靠自己,我才能活下去」的策略,傾向假裝自己很獨立、不需要依靠他人,變成「逃避型依附」的孩子。(本文摘自《接住墜落的青少年──我與那些受傷的孩子,及他們不安的家庭》,寶瓶文化出版,蔡宜芳(諮商心理師)著)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