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身心常面臨巨大變化與挑戰,會情緒起伏不定,父母多半將其視為成長必經過程、必然出現的煩惱,但青春期的叛逆可能是不適應的表現,很可能孩子已有身心症狀,未及時覺察而喪失協助治療的時機。根據美國一項由遺傳學研究單位於2021年發布的調查指出,有16-24歲孩子的父母僅有一半能正確判別青少年的一般行為問題和心理健康問題。
該研究對象為16-24歲青少年及他們的父母,結果發現,近1/3父母認為焦慮與擔心的現象是相同的。僅有半數的父母認為他們的孩子願意與他們分享心理健康困擾。而參與調查的青少年中有1/5表示,他們不會告訴任何人自己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困擾。
近3/4有心理困擾的青少年 希望父母能為他們尋求治療
有心理健康困擾的青少年有3/4表示,他們的困擾大多發生在18歲以前,然而,僅有一半的父母為孩子尋求過治療,近3/4沒有獲得幫助的青少年表示,希望當時父母能為他們尋求治療,這當中有超過六成說如果當時獲得幫助,也許青少年時期就不會遭受這麼多痛苦。
青春期叛逆可能是不適應的表現
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董旭英表示,父母與孩子在一起居住生活,常認為十分了解孩子的想法,也能掌握其狀況,其實往往直到孩子有心理或行為問題時,才發現不懂自己的孩子,此時就較難處理。在亞洲國家,孩童多數會依照父母的指令,到國中時出現一些衝突或反抗,父母常視為青春期的叛逆,認為時間過了就結束,但這也有可能是不適應的表現。
從分享生活開始建立溝通習慣
董旭英建議父母應從小與孩子建立好的溝通習慣,像飯後聊他喜歡的話題,避免問功課或考試等像質詢的溝通,即便分享瑣碎的事情,讓小孩慢慢地養成願意主動「聊」,之後很多想法或事情自然也會想起父母,養成願意跟父母談的習慣。
當孩子不知道如何表達內心情緒時,父母應多耐心傾聽,試著讓他多說,除了給予心理上的支持,也一併協助他釐清問題,可訓練孩子的表達、也學會判斷能力。董旭英提醒,協助孩子有時需專業的介入,可找校內導師或專輔老師幫忙,或進一步尋求醫療單位幫忙,適當轉介幫助孩子處理生活遇到的困難。
鼓勵孩子下載情緒檢測APP,定期檢視情緒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教育推廣副主任戴怡君說明,一般來說,憂鬱或焦慮的青少年看起來易怒、好爭辯或好鬥、不易集中注意力,也可能出現厭食或暴食等現象,許多症狀和青春期受荷爾蒙影響的成長反應看起來很類似,因此,父母經常無法正確判斷孩子的狀態是成長歷程的必然,還是身心疾病需專業協助,而錯失及時發現、予以協助的時機。
有研究指出,大約50%的終生精神疾病會在17歲之前發生,儘早尋求治療非常重要。戴怡君建議,可下載董氏基金會的情緒檢測APP,教孩子定期檢視自己的情緒狀態,並可參考APP提供的資源求助。判別是青春期變化還是憂鬱等疾病,可觀察症狀「持續的時間」,並與之前相比是否有所不同。
此外,如孩子不清楚如何開口表述自己的情緒,可引導他們寫下來,詢問自己幾個問題,包括:
1.發生什麼事
2.我的感覺/心情是
3.別人有了解我的需求或知道如何幫助我等
透過書寫覺察自己的情緒狀態及練習求助。
戴怡君提醒,父母也要引導孩子面對與接受自己的情緒,唯有覺察及面對後,才能找出有效的因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