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熟齡照護 老年疾病 手抖、喪失嗅覺恐帕金森氏症前兆,10大警訊有3個快就醫

手抖、喪失嗅覺恐帕金森氏症前兆,10大警訊有3個快就醫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409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4876
收藏 瀏覽數 : 4876
手抖、喪失嗅覺恐帕金森氏症前兆,10大警訊有3個快就醫
很多民眾發現手抖,會擔憂得到帕金森氏症,事實上,手抖因素多,感覺冷、肚子餓或緊張都是原因。此外,也並非所有帕金森氏症患者都會出現手抖現象,除了明顯的動作障礙外,嗅覺或味覺障礙,甚至便祕,都可能是帕金森氏症的前驅症狀!醫師提醒,10大警訊有3個建議盡快就醫!
 
過去帕金森氏症常被視為一種動作疾病,隨著醫學發展,對其了解逐漸深入,才發現原來帕金森氏症並不只會出現動作障礙。高雄長庚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祖功說:「非動作障礙症狀相對來說出現的更早,甚至早十年都有可能!」其中,最常見的即為「嗅覺功能下降、便祕」,再來就是「夜間睡眠時出現不自主的肢體動作」等。
 
至於為何會有這些前驅症狀,可能與腦部多巴胺代謝退化有關。目前推測,臨床上出現動作障礙時,病人腦部的多巴胺細胞已有大約六到七成退化,因此在退化的早期,就先有前驅症狀出現。

典型帕金森氏症為退化性疾病,高齡社會患病人口多

一般人心目中的帕金森氏症,其實是帕金森症候群中最常見的一種分類,屬於退化性疾病,當社會中高齡人口比例越高,患病人數也隨之提升。以台灣為例,帕金森氏症患者數量約7~8萬人,且以60歲以上為主要族群,75~80歲的年長者中,每百人約有2人罹患帕金森氏症。
 
林祖功醫師表示,如同阿茲海默症這類神經退化疾病一樣,帕金森氏症至今原因仍不明,醫界持續在「解謎」。現已知僅有3點:
 
1.與老化導致的功能退化最直接相關。
 
2.臨床上觀察,約有5~10%患者受基因背景影響,尤其是年輕時發病的年輕型患者,與基因有關的機率相對較高。
 
3.其他後天因素如藥物、病毒或細菌感染、代謝症候群或他種疾病影響,也可能導致此疾病發生。
 
由於不少疾病或藥物也會產生「嗅覺功能下降、便祕、睡眠時肢動症」等症狀,醫師在診斷帕金森氏症時,除了上述徵兆,第一步且最重要的是會先判定患者有無「動作趨緩」現象,也就是當進行重複且快速地運動時,動作有無變慢的趨勢,另外還需確認有無以下兩個附加條件中的任何一個:
 
(1) 經醫師評估後,判定有「僵硬」現象。
(2) 身體產生不自主地顫抖,尤其典型的帕金森氏症顫抖多是發生在「靜止狀態」下。
 
接著,仍需經過一連串繁複的檢查,如問診了解患者過往病史及藥物史,確認非藥物或其他疾病影響,且進行腦部磁振造影或電腦斷層等影像學檢查,排除腦部結構上或基底核血管的後天異常後,才可診斷為典型帕金森氏症。

帕金森氏症自我檢測,10大警訊有3個要就醫

雖並非所有「手抖」都指向帕金森氏症,然而,林祖功醫師表示,只要民眾對於自己出現的不自主顫抖感到害怕或擔憂,都建議就醫讓醫師評估,一方面解決心理上的不安,若真為帕金森氏症也能及時介入,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有時年長者可能對於自身異狀較不敏感,家人可協助注意長輩是否出現顫抖、動作趨緩或僵硬的「面具撲克臉」等現象。為此,台灣動作障礙學會也持續推廣「帕金森氏症自我檢測表(Parkinson's disease self-examination)」,在下列10個問題中有3個以上答案為「是」,即建議進一步求助專業醫療人員:
 
(1) 手是否曾經在休息放鬆狀態,或當手或手臂倚靠著其他東西而能完全不使力的狀態下,出現顫抖現象?
 
(2) 走路時有一隻手臂彎曲且不會擺動?
 
(3) 身體在站立或行進時會向前傾斜?
 
(4) 走路姿勢雜亂、不順暢,好像快要打結,或總是有一腳拖在後面?
 
(5) 走路步伐小且常常跌倒?
 
(6) 常覺得懶洋洋,做什麼都沒有動力?
 
(7) 頸部後方或肩膀常常疼痛?
 
(8) 刻意地避免與聊不來的朋友或家人相處?
 
(9) 說話音調變得更單調、小聲或沙啞?
 
(10) 寫字會越寫越慢或一行字越寫越小?
 
此外,林祖功醫師也提供一個居家可進行的自我檢測法,透過簡單地把手伸直,並將拇指跟食指做重複拍打的動作,持續10~15秒,若是觀察到動作變慢或幅度縮小,即建議至神經內科就診。

面對退化性疾病,需建立正確抗病心態

許多患者一旦被診斷出帕金森氏症,全家彷彿陷入愁雲慘霧中,然而,林祖功醫師強調,「只要患者配合醫囑、積極接受治療,並與醫師良好溝通,共同調整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生活品質大多可獲改善」。
 
很多患者在診間會擔心地問「現在是帕金森氏症中的第幾期?能治癒嗎?」對此,林祖功醫師的回答是「第幾期並不重要,此時此刻正在接受治療中的你,能走路,可以正常積極且安全的運動比較重要」。
 
此外,帕金森氏症是個「退化性疾病」,並不能被「治癒」,面對疾病,患者要做的還是建立「面對」與「接受」的正確抗病心態,才能盡快找到對抗的方法。用健康的態度,配合積極的運動將身體的底子打好,如此才能在現代醫療的配合下,減緩疾病的進展,達到改善生活品質,延長壽命的目的。
 
圖片來源/pexels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