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受胃食道逆流困擾,若不想一直吃藥,接受腹腔鏡手術,能一勞永逸嗎?
40歲的家賓是個勤快的業務,年輕時經常應酬且三餐不固定,長期下來造成胃食道逆流,飽受困擾多年,服藥也服了3年左右。因工作繁忙,在外老是忘了吃藥,且一吃藥又會引起過敏,讓他考慮是否要做腹腔鏡手術以解決困擾,但做了真的能遠離火燒心嗎?
胃食道逆流藥物副作用
多與胃腸道有關
花蓮慈濟醫院內科部主任陳健麟說,任何醫療上的藥物都有副作用,胃食道逆流症的藥物也在所難免,且主要症狀與胃腸道相關。以下3種常見藥物產生的副作用如下:
1. 胃乳片
胃乳片就是中和胃酸劑,成分通常含有電解質,例如鹽類、鈉離子,易讓身體的鹽分堆積過多,導致體內水量過多,增加高血壓或是心臟血管疾病患者的風險。
有些胃乳片含有鈣離子、鎂離子等成分,易引起腸胃副作用,例如鈣會引發便祕,鎂離子會引起腹瀉,所以使用胃乳片時,須注意自己的排便情形是否產生變化。
另外,含鈣離子的胃乳片可能會影響鈣離子的吸收與平衡,所以使用含有鈣離子幫浦阻斷劑的高血壓藥物時,應小心避免相關副作用產生。
有些含有鈣離子成分的胃乳片,可能會與口服抗生素產生藥物交叉反應,所以服用抗生素時,必須小心使用含有鈣離子成分的胃乳劑。
2. 組織胺接受體阻斷劑
臨床統計,約有5%的病患會產生類似噁心、腹痛、腹瀉、便祕。少數人會口乾、皮膚乾燥、掉髮、性慾降低、胸口疼痛、起疹子。另有少部分人會影響血球、血小板數目,造成血球或血小板計數下降,或肝臟功能出現情況,或是有些人意識狀態受到影響(頭暈、意識混亂)。上述各種反應,可能會在服用藥物後的任何時候產生,如果情況嚴重,應立即請求醫生給予協助解決。
3. 氫離子幫浦抑制劑
約5~10%服用的患者會產生腹瀉、便祕情形;也有些人服用這些藥物後引起頭痛,或發生類似過敏、起疹子、哮喘、全身水腫或呼吸困難,此時必須立即停用此藥物。
胃食道逆流無法根治
多半不建議手術治療
胃食道逆流症被歸類為慢性病,幾乎沒有「根治」的可能。即使病患在接受標準的胃食道逆流症治療後停藥,可持續一段時間完全沒有逆流的症狀產生,但並不代表已完全根治,因為一旦沒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及飲食習慣,還是有80%的病患日後再度發生症狀。
長年反覆為胃食道逆流所苦的患者,最後往往考慮尋求腹腔鏡手術治療,藉由「胃壺底摺疊術」強化下食道括約肌(賁門)功能。但手術多少會有麻醉等風險,所以除非是健康、年輕,或長期服藥但無效的病患,基於考量改善生活品質而不影響生命風險,醫師多半不建議病患動腹腔鏡手術。特別是心臟血管或是慢性肺病的病患,均不適合採行手術方式治療。
陳健麟醫師累積多年經驗發現,除了巴瑞特氏食道變形(通常是因為胃酸跑到食道轉變成慢性食道發炎,而導致食道黏膜型態改變,這種改變可經由胃鏡的檢查發現,在巴瑞特氏食道變形組織細胞切片中,呈現不正常組織型態的表現)改善效果不大外,腹腔鏡手術對改善胃食道逆流幾乎是有效,術後可直接控制胃食道逆流症狀,減少胃食道逆流的次數及吸入性的肺炎,也可停止用藥,並改善因胃食道逆流症所導致的呼吸咽喉症狀。
然而,手術後能否「一勞永逸」?陳健麟認為:「是個問號」,因為臨床上有六成病人仍建議繼續服藥,此外有極少數的患者,在開刀後十幾二十年,賁門括約肌出現鬆弛的情況,所幸,這時只要吃藥就能改善。
手術治療風險大
吞嚥困難、腹脹等後遺症
開刀除了麻醉的風險,治療胃食道逆流症的手術本身也有一定的風險,其可能導致吞嚥食物困難,嚴重時可能需要做胃鏡擴張治療,也有些病患容易有腹脹以及不容易打嗝的現象,有些病患甚至失去生理性的嘔吐機制。
研究還發現,有一半的病患開刀後有新的症狀或不同症狀產生,最近一篇開刀患者追蹤5年的研究案例,顯示有5%的患者會有吞嚥困難、7%的患者有腹脹、5%的患者需另外用手術來更正手術後的併發症、10%的患者仍需要服藥控制胃食道逆流症,但也有很多病患很滿意手術後的成果,可見外科手術有利有弊。
比較需要注意的是,腹腔鏡手術後,因為賁門括約肌會稍微緊一點,所以進食時應該速度放慢,盡量細嚼慢嚥,且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千萬不要再暴飲暴食。
感謝花蓮慈濟醫院內科部主任陳健麟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