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互動",共有29筆資料

聯誼、相親想成功,要避開哪8大男女互動地雷?

連續假期即將到來,春暖花開季節,也讓不少單身者想透參與相親聯誼、戶外踏青等活動,認識新朋友,也期望藉著活動尋覓心儀對象,希望正緣桃花朵朵開,找到相愛的另一半。
2021-04-01

孩子常盯手機、電腦,不會影響社交能力!但其他負面影響仍要小心

暑假假期,孩子使用網路、科技產品的時間可能更長,除了擔心久坐、運動量減少、影響視力,您是否也會擔心孩子因此而減少人際互動,社交能力變差?根據一篇2020年1月發表於《美國社會學期刊》的研究指出,儘管花許多時間在智慧型手機及社群媒體上,當今孩子的社交能力與上一代其實差異不大。(延伸閱讀:不讓手機影響孩子學習,爸媽必懂竅門)
2020-08-17

情緒調節能力有問題而憂鬱?讓科技來幫忙!

健康的情緒調節包括了選擇有助於穩定情緒的活動。但是,在個人選擇的活動受到限制的情況下,例如:在社交孤立和封鎖期間,這種自然的情緒調節會受到損害而可能導致憂鬱。尤其是憂鬱症患者,情緒自我調整能力受損可能更為嚴重。這是發布於2020年4月《JAMA精神病學期刊》一份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結果。
2020-06-02

別讓「居家防疫」成了社交冷漠的藉口!宅在家不出門可做這些事,保持人際互動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多個國家發布居家令,民眾宅在家卻也展現了多種創意活動,網路上瘋傳不同國家民眾居家創意影片,例如:陽台音樂會、兩棟頂樓互打網球、舞蹈接龍、變裝秀……等。如果你經常宅在家,不妨仿效,嘗試多種活動,可保持大腦敏銳度!根據2020年2月發表於《老年醫學期刊:心理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指出,參加各種不同活動的人與沒有參加活動者相比,擁有更好的認知能力,保護我們因老化而減損的認知能力。
2020-04-27

親子間的陌生,如何溫暖?

忙碌的職業婦女下班一回到家,得趕著張羅晚餐, 之後,又得做家事及督促孩子做功課, 很想傳達愛的感受給孩子, 但何時才是拉近親子關係的好時機?
2018-12-22

給孩子一個愛的抱抱

不久前,電視畫面不斷播放一名2歲小女孩, 因單親爸爸無暇照顧,拜託鄰居以吊籠送早餐的新聞, 沒有親人的愛與陪伴,小女孩的語言與認知發展遲緩……
2018-12-20

親子互動治療,能減低兒童憂鬱症風險

年僅3歲的兒童也可能憂鬱?這種憂鬱經常在孩子上學之後再度出現,也可能在青春期和之後的生命歷程中重新出現。
2018-09-12

情緒教養的關鍵在哪?適時回應孩子的需求及重視互動的品質

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方式難為!美國發展心理學家Diana Baumrind將父母的教養方式依要求(嚴格與否)與接納(有無回應孩子的需求)程度分為四類型:①「專制型」高要求,低接納②「民主威信型」高要求,高接納③「忽視型」低要求,低接納④「放縱型」低要求、高接納。如果你是家長,你是對孩子的養養是屬於哪種方式?不過對孩子教養還一個重要關鍵,有研究指出:父母有無適當回應孩子的需求,對其心理健康影響更大!
2018-04-03

缺少面對面接觸的老人,憂鬱症倍增

一份發表於美國老年學會的研究指出,很少與親友面對面接觸的年長者罹患憂鬱症的機率倍增。研究還發現,規律地以電話或電子郵件與他人聯絡,並不能減少與缺乏親自接觸有關的憂鬱症風險。
2018-03-13

三歲前奠定基礎,讓孩子踏出學習第一步

三歲前是奠定學習基礎最重要的階段,從懷孕前情緒的穩定到出生後環境的營造,父母都是孩子人格的塑造者,多觀察孩子的喜惡,才能引導孩子快樂地學習。 漢聲電台「愛家總動員」 播出時間:89年12月11日AM10︰00~11︰00 受訪者:蘇愛秋(40年幼教經驗的資深幼教專家) 常聽人說「三歲定終身」,資深幼教專家蘇愛秋女士則認為「基礎教育得從懷孕前開始,初期的三年,孩子必須被愛得夠、玩得夠、笑得夠,才能擁有開心、樂觀、充滿自信、面向陽光的性格,穩穩地踏出學習的一大步」。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