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尿",共有303筆資料

「癌中之王」胰臟癌,如何早期診斷?

資深藝人巴戈2月16日因胰臟癌逝世,享壽67歲。許多名人如蘋果之父賈伯斯、體育主播傅達仁、名嘴劉駿耀,也都死於胰臟癌。胰臟癌因症狀不明顯,早期診斷困難,開刀與治療不易,因此被稱作「癌中之王」。胰臟癌早期發現1cm以下腫瘤機率約只有0.8%,究竟胰臟癌該如何確診?該怎麼判斷是不是高危險群?「少吃糖」真能降低罹患胰腺癌風險嗎?
2019-03-08

【認識兒童內分泌科】全台哪些醫院有兒童內分泌科?

什麼時候要看兒童內分泌科?當18歲以下未成年的孩童,有生長發育問題,例如長不高、性早熟等問題,甲狀腺異常、血糖異常等問題,建議可進一步帶至兒童內分泌科求診。目前常見的兒童內分泌疾病有:長不高、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性早熟等。全台哪些醫院有兒童內分泌科呢?本篇為你整理。
2019-01-16

為何會習慣性流產難生育?過敏體質孕婦該懂的「自體免疫異常」疾病!

懷孕生子、共組美滿的家庭是不少人的夢想,然而,有些夫妻卻不斷在期待、喜悅、失望中輪迴,歷經一次又一次的流產失落。門診觀察也發現,近年來越來越常見到年紀不大,35歲以下,甚至30歲以下的女性,雖然子宮、卵巢、染色體檢查都沒有異常,卻連續自然流產5~6次,直到後來才發現是自體免疫細胞攻擊胎盤胚胎,產生血栓,導致流產。醫師提醒,假如流產超過三次,就該懷疑是自體免疫異常惹禍,建議進一步抽血檢查!
2019-01-04

清潔力超強的「馬桶炸彈」,如何DIY製作?

走進廁所,看著馬桶內黃黃的汙垢和水漬,卻怎麼刷也刷不掉嗎?馬桶是排泄穢物的通道,每天都必須使用,一旦沒清乾淨,不僅容易發出異味,還有可能滋生細菌、影響健康。想要解決馬桶內的黃垢,又不想忍受刺鼻的清潔劑味道,不妨DIY自製「馬桶炸彈」!只要準備小蘇打粉和檸檬酸,再搭配喜歡的精油,就能將細菌和異味清除乾淨!
2018-12-13

攝護腺肥大吃感冒藥,如何避免「急性尿滯留」?

入秋後,天氣忽冷忽熱,一不小心就容易感冒。每當有咳嗽、流鼻水等輕微感冒症狀時,很多人都會選擇自行到藥局購買成藥來緩解,但攝護腺肥大患者服用感冒藥時得小心「急性尿滯留」,倘若尿液滯留在膀胱中,無法順利排出,不僅會感覺下腹部疼痛難耐,還有可能造成膀胱和腎臟功能的永久傷害。
2018-11-23

自我檢測,揪出身體是否慢性發炎!

慢性發炎彷彿身體著火,會造成器官、組織逐漸失去功能,導致肝炎、肺炎、腎臟炎、自體免疫疾病、關節炎、糖尿病、阿茲海默症、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2004年《時代》雜誌更將「慢性發炎」稱為人體的「神祕殺手」!究竟該如何自我檢測身體是否處在慢性發炎的狀態呢?
2018-11-01

南瓜不只防癌,還能預防攝護腺肥大?

10月31日是一年一度的萬聖節,今年搭上電影風潮,除了有家長幫孩子打扮成鬼修女外,還有人裝扮成珍珠奶茶、星巴克LOGO等搞怪造型,吸睛度十足。不過,除了扮鬼搞怪以外,南瓜也是萬聖節不可或缺的必備裝飾!但你知道嗎?南瓜不只可以用來做燈籠,還是個營養價值很高的食材!到底吃南瓜有哪些健康好處?哪些人不建議食用呢?
2018-10-31

心肌梗塞有何症狀、怎麼預防? 心臟病發如何急救?

心肌梗塞是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極端表現,一發生,病患大都來不及送醫便已死亡。有冠狀動脈心臟病危險因子的民眾,該如何避免心肌梗塞的發生?在電視或電影中,有時會看到劇中人因為急怒攻心,突然用手摀住胸口、面如死灰,送醫急救的畫面,這就是典型心肌梗塞發作的狀況。在現實生活中,不時也會聽到某某人因為心臟病發送醫或甚至突然死亡的事件,這些事情都顯示了心肌梗塞是一個必須即時處理,而且是死亡率高的急症。
2018-10-02

預防洗腎,腎臟病高危險群該知道的事

家族有遺傳性腎臟病,或健檢報告中,與腎臟相關的指數屢屢出現紅字或異常,該怎麼辦?這些數值代表什麼含意?想做深入的檢查,有哪些項目呢?日常生活又該如何保養?本篇懶人包教你保養您的腎臟健康!
2018-09-27

想減肥,3招減少含糖飲料更快瘦身

根據國健署2013~2016年「臺灣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在19~44歲成人當中,有近8成每週至少喝1次含糖飲料;進一步調查每週都會喝含糖飲料者後,更發現其每週平均喝糖飲的次數將近7次。許多人習慣口渴就喝含糖飲料,甚至有喝飲料等於喝水、喝珍珠奶茶等加料糖飲取代正餐等錯誤觀念;飲料中的高糖分、色素和香料,容易導致肥胖,並增加新陳代謝症候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胰臟癌等慢性病的罹患機率。
2018-09-05